锤击语言细节,让信息获取能力高效生长
2019-11-27江苏省南通市八一小学
江苏省南通市八一小学 蔡 烨
随着语用理念的不断深入,阅读教学重知识轻能力、重练笔轻阅读、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越发鲜明。很多教师总是唯表达练笔是举,大有不练上一次笔语文课就不成为语文课之势。葆有这种语用训练的意识,诚然是一种进步,但我们决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语用训练,而忽视了文本信息的捕捉与提炼,导致阅读教学本末倒置,信息捕捉不全面、不深入,就会对后续语用的扎实训练造成极大的影响。
著名作家冰心老人所写的《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以细腻的笔触、饱满的热情,将自己对春天的热爱、对儿童的喜爱之情展现出来。课文中,作者对儿童和春天状态的描写非常详实而细致,教师就需要引领学生从文本表达的细节入手,在感知与品味的过程中丰富学生对文本言语信息的吸收。笔者即以《只拣儿童多处行》一文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在这一方面的实践与思考。
一、绘画涂鸦,精准反馈感知信息
对于文本核心语言的品味,几乎在所有的阅读教学课堂中都能看到,但其效果却是参差不齐的,尤其是教师缺乏高效的反馈路径。笔者以为,借助于图画鲜活的直观形式,将学生的阅读感知通过绘画的形式转换出来,不仅契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和交流动力,可谓一举两得。
比如描写玉澜堂的海棠花,作者冰心将其比喻成为“喷花的飞泉”,凸显了春天无限的生机和烂漫。教师组织学生在紧扣关键性词语之后,将海棠花开的样子描绘出来。巡视中,教师发现有的学生虽然描绘出海棠树的形态,但“喷”字的动力感没有得到真正的再现,有的学生注意描绘了绿色的树叶,还画了飘落的花瓣……这就暴露出学生对课文中“不留一点空隙”“密密层层”等关键词的理解不够充分。教师则引导学生再次深入阅读文本,孩子逐渐有了自己的认知体会:从上开到下,树叶都会被花儿挡住了;海棠花应该是一朵挨着一朵的,不能有孔隙;海棠花必须要开到树梢,才能像喷泉的样子;我们应该画出弧度来,因为树枝可能被海棠花给压弯了……学生在阅读的领悟中、在绘画的揣摩中,将文本核心语言所传递出来的信息更加精准地解读出来。
对于正处于直观性思维的小学生来说,图画的价值在于承载信息、唤醒思维。在这一案例中,教师采用了文字转化绘画的方式,将学生的关注力聚焦在文本核心语言的推敲上,让学生在绘画中获取信息,并通过绘画的形式来获取信息,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铸造良好阅读品质的极好抓手。
二、揣摩停顿,精巧体悟表达层次
语文朗读讲究抑扬顿挫,语气语调的精准是学生对文本语言感知解读的成果,节奏停顿的把握也即是对文本内在表达的层次感知的结果。
课文第三自然段以整体观照的视角描写了知春亭畔儿童“座无隙地”的场景,作者在描述时有着极强的层次感,但遗憾的是学生的朗读并没有能够顺应作者的表达思维,缺乏层次感,主要原因就在于很多学生从这句话中只能感受到“儿童人数很多”这一标签式的认知层面。鉴于此,教师再次朗读课文语段,相机思考哪些地方可以稍作停顿。学生在开始朗读时,并没有能够关注语段内在的层次结构,但在逐步深入中他们发现语段的描述并不是信笔写来,而是依循着从远到近的顺序展开的,分别描写了知春亭畔、小山坡上、湖面上的游船三个不同的地点,将“儿童的勃发生机”富有层次地展现出来。因此,不同的层次下,文字朗读就要在层次转变处做延长停顿的处理,让学生在朗读中体悟作者的表达顺序,领悟文本语段的结构之美。
在这一案例的教学中,教师并没有机械地向学生提问:这样的段落可以分为几层?每层都是描写了什么?而是组织学生利用扎扎实实的朗读,以揣摩朗读停顿的方式来判断语义,体悟层次,让学生懂得从自己表达的实际需要出发,不仅获取文本内容的信息,更需要进一步体悟文本表达的外显形式,为学生准确表意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统整对比,深入把握语言内涵
文本语言常有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揣摩语言、获取信息就是要将文本语言没有直接表达出来的内涵真正被自己所接受和理解,才能让语言信息的感知更加深入化。
这篇文章,作者冰心着力描写春天的花朵与儿童,旨在借助花朵的勃发生机来展现儿童的无限活力。文中的花朵对儿童的指向性意义,对于教师来说理解起来并非难事,但如何让小学生体悟到这一层含义呢?笔者尝试运用了对比的策略展开教学,先组织学生在自由阅读中分别勾画描写春天和儿童的语句,并将其统整起来对比思考:春天中的花朵与儿童有着怎样的共同特点。很多学生都能发现他们都是生机勃勃的,仅此而已。教师则组织学生再次朗读描写海棠花开的语段,探寻其背后所蕴藏的真实价值,并尝试将描写花朵的语言转化成为展现儿童特点的语句,在描写对象的转变过程中让学生体悟冰心笔下儿童与花儿之间的内在关联。
在这一判断中,教师采用了统整对比的思维引领学生阅读文本语言中所包含的丰富信息,将学生的思维从原本断裂的两个事物中形成交融之势,学生获取的信息不再停留在单一的维度上,而是形成更好的思维认知。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获取信息是一种基础性能力,也是核心能力。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文本语境入手,充分关注文本语言表达的细节,开掘其内涵发展,真正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