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形式与方法
2019-11-27刘华东
刘华东
(陕西汉中市城固县城关中学 陕西 城固 723200)
引言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由此可见,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已经是不容商榷的既定事实。初中语文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学生基本的课本知识,还应该注重学生课外知识的获取,为培养全方面的语文人才而努力。
1.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优势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了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了翅膀。”课外阅读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很好途径。虽然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名篇佳作,对学生的思想感情、语文素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毕竟课本上的文章是有限的,只依靠语文课本里的知识,对于初中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老师除了要注重课本知识的讲解外,还应该适当的补充一些课外知识,注重学生课外阅读量的增加,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可以增添学生写作的素材,一举多得。而且“读不尽者世上之书,明不尽者人间之理。”初中生本身的社会阅历就比较少,其自身只有不断地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才能弥补知识和社会阅历的不足,才能发现社会发展的规律,才能吸取前辈们的经验和教训,充实自身的社会经验,少走弯路。
2.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形式与方法
2.1 轻松式课外阅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初中生的心智尚未成熟,在面对大量的初中学科课本时,难免会出现心理紧张,情绪烦躁的时候,这时如果再强制性地要求学生读一些规定的课外书籍,就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得不偿失。这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生理特点,进行“轻松课外阅读”的教学方法。例如:老师可以给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如带领学生到学校图书馆进行定时阅读、在班级设置读书角进行兴趣阅读等,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课外读物,这种“放羊式”的阅读方法,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阅读心理负担,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还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自主阅读的习惯,让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外阅读中,真正的发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2 推荐式课外阅读。按“新课标”的要求,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可以根据课本上的内容给学生的课外阅读做相应的点拨推荐,让课外阅读变成学生将课内知识进行深化理解的途径,真正做到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达到阅读的目的。例如:在九年级语文下册《孔乙己》这一章节中,老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鲁迅先生的《呐喊》,让学生们感受旧社会底层人物的辛酸历程,揭露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的真情实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在学习《诗经两首》时,老师可以向同学们推荐《诗经》这一课外书籍,让学生们感受到诗歌的唯美,语言淡雅,如行云流水,又如拂面的春风,让学生们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和世间百态的深谙,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2.3 陪伴式课外阅读。老师作为学生学习上的向导,不仅传授学生基本的知识,还应该传授学生学习的方法。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什么呢?我以为是教方法、是培养习惯;不需要教什么呢?是学生掌握了方法后可以自己主动获取的知识。”在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时,老师也应该如此。语文老师可以跟同学们一起进行课外阅读,施行“陪伴式阅读”。例如:老师可以规定一本固定的课外读物,师生之间一起进行阅读、讨论。在进行课外阅读时,老师要注重言传身教,传授给学生一些课外阅读的方法。如:遇见难以理解的文章、句子、词语时,老师可以和学生共同进行相关资料的查阅、讨论,排疑解惑,引导学生不能囫囵吞枣式的阅读;在读完每一本课外书籍或每一篇课外文章时,老师和学生们可以各自写一篇小结,进行分享,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遇见优美的或者有价值的句子时,要引导学生进行名词佳句的积累,增加他们的写作素材等。这种老师示范陪伴的课外阅读模式,不仅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还能让学生有方法的进行课外阅读,事半功倍。
2.4 创造式课外阅读。“创造式课外阅读”不是指创造课外阅读的环境,而是指创造课外阅读的动力。动力是学生进行不断学习的根本,只有学生有进行课外阅读的动力时,才能持续不断的进行课外阅读,才能真正达到课外阅读的目的。例如:老师可以将班级里的同学进行分组,每组由4到6人组成,组员的分配一定要合理,要好生、差生进行搭配,然后给每组布置一个必须完成的课外阅读任务。然后老师可以根据任务完成的实际情况进行评分,获得分数最高的一组,可以进行一定的嘉奖。这样分组阅读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好学生带领差生进行阅读,提高差生的阅读的动力,而且一定的奖励制度,还可以调动学生的阅读竞争力,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阅读动力,一举多得。
3.总结
综上所述,课外阅读已经是当代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初中语文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一定要注重学生的阅读形式与方法,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的进行选择,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目的,切不可盲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