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的探究
2019-11-27何静
何 静
(重庆市荣昌区宝城初级中学校 重庆 荣昌 402400)
引言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生存的根基,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纽带,积极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在促进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的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并且可以从国学经典中汲取营养,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就“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开展经典诵读教学的探究”这一问题,进行详细阐释!
1.导入情境,产生共鸣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天真活泼、热情奔放、积极向上、情感丰富,但是缺乏一定的情感体验,诵读经典是丰富其情感体验的有效途径。在生活和学习一切都处于快节奏的当今时代,诵读国学经典可以让学生保有一份难得的安静。在开展国学诵读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并与作品产生共鸣,鼓励学生通过大胆的朗读,来到达事半功倍的朗读效果。例如,在诵读曹操的《观沧海》一诗时,先从诗歌描绘的景象着手,把学生引入一个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阔大的自然情境,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生发为祖国雄伟壮丽的大好河山而自豪的情感,以此来感染学生,把自己置身其中,通过老师的引导和自己对情感的把握和酝酿,来塑造角色,想象自己在碣石登山望海,借助雄伟壮丽的景观,来抒发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也就是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后,以诗人的作品为基础,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
2.多种方法,磨砺诵读
作为语文老师,要加强对经典诵读的重视,并为学生做出良好的示范。其一,多种媒体综合运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逐渐走进了课堂。作为新时代的语文老师,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这一手段,为学生创造诵读经典的新契机。在实际的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以电影、朗诵、录像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诵读教学,并建立语言实验室,对学生进行诵读训练。其二,采用多种方式训练诵读。在实际的诵读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可以变换多种方式,即全体齐读、小组读、分角色读、领读、分合读、自由读等。其三,融入语气词,升华情感。在诵读过程中,老师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根据国学经典的情境、感情和态度,适时加入一定的语气词,比如说叹息、笑声、质疑声等,以此来表达情感的起伏,并收到良好的诵读效果。总之,通过多种诵读方法,反复练习,不断磨砺,可以提升学生的诵读水平和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
3.拓展故事,加深感悟
大多数初中生都比较钟情于故事,在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述某一国学经典背后的故事,来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的感悟,以此来丰富学生诵读时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诵读变得更生动、更具感染力。例如,在进行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的诵读训练时,作为语文老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述一下有关陆游的故事,一向主张打仗的诗人陆游,一生都想让国家完整,到死都不放弃。陆游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但是由于秦桧的陷害,无法走入仕途。陆游是一个诗人,却对战争具有敏锐的视角,可惜一生不被重用,反被奸臣诬陷而惨遭被贬。即使到了68岁的高龄,爱国情感丝毫未减,日思夜想报效国家。学生通过对陆游一生坎坷遭遇的了解,会与诗人产生共鸣,诵读时更能把握诗人的一腔悲壮!
4.融入表演,升华体验
初中生大都活泼好动,因此比较青睐活动教学。在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组织角色扮演的活动,来加深学生的体验,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激发学生对文本进行思考和探索,运用其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揣摩角色心理和语言。例如,针对《愚公移山》,我们可以让学生自愿报名,分别扮演愚公、愚公的妻子、智叟等角色,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不同人物的情感体验。对于扮演智叟的学生,我们会重点针对“甚矣,汝之不惠”这一句,让学生思考,该用何种语气,同情还是嘲笑?对于扮演愚公的学生,我会引导他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愚公在回答智叟的问话时,应该是征询的语气,还是强烈、坚决的语气?通过老师的引导,以及学生自己的揣摩和思考,使的他们能更加准确地把握各自的角色,并且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扮演角色情感。这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开展经典诵读的教学模式。
结语
总而言之,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文化结晶,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智慧和民族精神,在诵读的过程中,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激发其自身的民族自豪感,促进其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并以此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