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生活化素材积累策略探究
2019-11-27曹宽如
曹宽如
(湖南省益阳市益师艺术实验学校 湖南 益阳 413000)
1.从生活中发掘素材的意义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在写作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在生活中寻找素材,虽然学生的生活没有烽火硝烟和离奇经历,但是很多学生却依旧从平平无奇的生活里发现了不一样的“亮点”,不起眼的小事在他们的笔下变得标新立异含义深刻,他们用文字将这些小事变得生动形象,用笔赋予了他们生命。当然这些生活经历是每一位学生都经历的,为什么有的学生就可以独具慧眼将这些生活中精彩的片段“摘了”出来,但是也有的学生有条件看过了中国的大好河山却也只能做两手空空的渔翁呢?
经过这么多年在教学中的研究可以发现,作文在语文这一学科里占据了大半江山,作文是否写的好直接关乎到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这就要求学生要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才能在平凡的生活里发现不平凡的美,其次要反复练习和不断修改,并且要学会将自己的体会传播出去,去感染和激励更多的人。
2.从生活中发掘素材写作的策略
2.1 运用生活化教学帮助学生拓宽素材积累渠道。教师运用生活化教学即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让学生可以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的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得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教师运用生活化教学帮助学生拓宽素材积累的渠道。写作素材的积累不是一两天就可以完成的,它具有长期和持续两大特点,教师要帮助学生拓宽积累素材的渠道,语文教材中的选文都是适合学生阅读和学习的,所以教师可以将这作为一个渠道,其次在生活中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课外活动、郊游、电视和游戏等活动中积累素材,例如在《济南的冬天》一课的学习中,如果学校有条件可以组织学生去济南近距离观看,或者通过电视等渠道了解济南的冬天。教师引导学生在课文的学习时将好的段落和词句摘抄背诵,或者通过电视、手机等渠道了解到关于描写美丽的冬天的片段都可以记下来日后在写作中可以变成自己的话进行引用。
2.2 运用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发挥素材积累的作用。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特点,教师在教学时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为他们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教师要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要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长处和弥补学生在学习时的不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进行写作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还要发挥学生素材积累的作用。学生要学会科学灵活运用自己积累的素材,将积累和写作进行有效结合。例如在《雨的四季》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研读文章,体会作者用笔之腻感受作者描述的雨季。学生在阅读中品味作者诗化的语言,感受其想象和联想的魅力之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把自己在日常里看到的雨描写出来,让学生对素材的认知更加实践化,从而形成良好科学的作文素材积累的方法,同时为学生日后写作打下良好基础。
2.3 运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事物。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教学方式和教学课堂也有了质一般的飞跃,多媒体技术逐渐走进学生和教师的视野。教师利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声音、动画和视频将信息综合处理在课堂上给学生教授,将原本枯燥乏味的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第一册《春》的学习中,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学生对作者的情感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课文描写的饱受严冬寒冷的人们最渴望春回大地的情景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严酷寒冷的冬天,以及朱自清先生用孩子般的心灵和借用孩子的眼睛展示的江南特有的春天景象,生活中的冬天和春天,书中朱自清先生描写的江南的冬天和春天,教师都可以利用多媒体将这些一一展现给学生,帮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事物。
3.总结
书写文章离不开学生日常的素材积累,学生写作教师要有效地教学和引导,素材积累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和提升写作能力的重要举措。引导学生从平凡的生活中发掘写作素材,通过生活积累日常写作的灵感来源。所以语文教师在开展关于作文教学时,就要将作文素材积累教育和引导作为重要基础,要帮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中的事物,还要为他们拓宽素材积累的渠道和发挥素材积累的作用,从而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