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单元双线,凸显主题教学
——以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六(上)第二单元教材为例
2019-11-27吕华明
吕华明
(江苏省高邮市三垛镇司徒小学 江苏 高邮 225600)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依然存在着教学内容支离破碎,教学目标不清、教学方式僵化,以及工具性与人文性割裂等问题,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且难以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笔者充分利用统编教材的双线编排特点,进行单元主题教学,即把一个单元看成一个学习整体,在明确的学习目标统领下,对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和活动进行系统规划,整合设计,关注联系和发展,以清晰的路径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1.扣主题而定,整组单元预习点
预习既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课堂学习质量的关键。但在平时的教学中,许多语文老师重视的是每篇课文的预习,鲜有老师能从单元整体要求学生进行整合预习,并能设计出相应的单元预习单,导致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单元整组课文缺乏系统性,完整性。统编教材每单元前的导读,非常明确地规定了学习本单元课文需要达成的双线目标,读透导读,就能准确把握单元教学的主题目标。因此,笔者在研读单元导读的基础上,从单元整体入手,紧扣单元主题,整组单元的预习目标,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统编版六(上)第二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重温革命岁月”这一主题进行编排的,其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革命先辈们舍己为人的伟大胸怀;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为此,笔者对本单元的教材预习进行了整合:(1)识写本单元生字新词,初知本单元课文内容写了什么;(2)初读本单元课文内容,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描写的场面,感知作者是怎样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来描写场面的。这样的单元预习设计,既能紧扣单元教学主题,突出主题中的语文要素,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后续每篇课文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扣主题而教,整组读写结合点
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统编教材每个单元都对单元读写教学目标提出了要求,点明了本单元的教学主线,单元内所有内容都是围绕这这条主线安排的。如果单篇课文孤立地训练,没有一个集中点,势必费时,训练点散乱,收效不大。只有紧扣单元主题,从整体入手,根据学段特点,整合每篇课文找到单元语用训练点,才能真正把单元的习作训练落实到平时的阅读教学之中。
如:统编版六(上)第二单元导读中提出了“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围绕着这条主线,安排了《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四篇课文,这些课文都在叙事的过程中通过点面结合的写法,进行了具体的场面描写,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真切地体验和感受到了那段革命岁月的艰苦,虽然在表达方式上不尽相同,各有侧重,但都是把握住这条表达的主线的。因此,在进行本单元的教学设计时,笔者紧紧围绕这条教学训练的主线,精准把握训练目标,扎实落实训练活动,最终能使学生掌握“点面结合写场面”这一写作技巧。
3.扣主题而伸,拓展主题阅读点
紧扣单元主题,不但能够明晰单元课文的学习内容和语言训练点,而且还能引导学生积极地向课外拓展延伸。当学生学完一单元的课文时,可以借助《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的内容,趁“热”引导他们进行相关主题的课外阅读拓展,既能加深对本单元主题的理解,又能促进对语文训练点的感悟,起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
如:统编版六(上)第二单元的主题是“重温革命岁月”,在单元导读中,明确提出了 “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里”和“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的单元要求。如何进一步落实这一单元要求呢?为此,笔者设计了一个和本单元主题相配套的阅读单元——历史的声音,选取了《沁园春·雪》《绣红旗》《囚歌》《“天将午,饥肠响如鼓”》《 我们就是到这儿埋地雷的》等五篇文章,并配备了“单元导读”、“综合性学习”等相关内容,让学生通过进一步的阅读实践,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有机的整合起来,使课外阅读课程化。紧扣单元主题,拓展单元主题阅读点,既有效地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又较好地达成了单元导读中的语文要素。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决策者和创造者,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统编教材双线编排特点,紧扣单元主题,整组教学内容,放大教材的教学价值与育人功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