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思维导图,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
2019-11-27夏丽萍
夏丽萍
(福建省三明学院附属小学 福建 三明 365000)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阅读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收集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来说,在小学阶段,培养自己的语文阅读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茂的技巧将学生放射性思考具体化,让孩子的思维变得可触,可见,可及,让老师的阅读指导更直观,具体,有效。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巧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解决学生阅读学习中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1.巧用思维导图,让师生课堂互动更有趣
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所涉及的文本体裁多样,主题不一,内容丰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灵活多变进行课堂教学,而不应以模式化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思维导图这种图形呈现方式在阅读教学中则显得更灵活多样,它把主题关键词和与图像,颜色等建立链接,让板书内容变得更具体,直观。思维导图中常用的是“气泡图”,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结合文本体裁,内容绘制出具有个性化的思维导图,如简单的鱼骨图,清晰的树状图,美丽的花状图,卡通的动物图,奇幻的城堡图,星空图……而形式多样,贴合主题的思维导图可以更大程度上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课堂互动变得更有趣。
2.巧用思维导图,让文本脉络建构更高效
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说,每篇文章都有一个中心主题,即通过阅读本文,得到了什么样的感悟。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思维导图的放射性图文呈现形式,引导学生通过主题进行发散思考,找到和主题有关的中心句子、关键词汇,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快速地把握本文的中心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例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阅读教学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课内容,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找寻关键句、关键词汇,抓住本文的中心内容,绘制出思维导图,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文章是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抓住不同季节的景物特征写出小兴安岭既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又是一座巨大的宝库的特点。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将文本内容化繁为简,让学生对于文章脉络的建构变得更高效。
3.巧用思维导图,让思维能力提升更有效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而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长大,就会有不一样的思维,这导致了学生和学生存在着一些个体差异性。对于教师来说,应正视这些差异性,在采用思维导图模式进行教学时,应引导、激励学生主动积极的思考,先在课前预习中绘制出独属于自己思考的思维导图,因为思维导图着一定的直观性,即使是语言表达能力很差的学生,也能表达自己的想法了。亦可以在课堂合作学习中群策群力,一起完善或共同制作思维导图。让全体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从而更好地发展每个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在学习《文成公主进藏》这一阅读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预习时,自己先绘制出思维导图,初步了解故事是由允婚、进藏、贡献三部分组成。再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开放性,多元化呈现的特点,在课堂合作学习通过思维碰撞一起完善思维导图的支点,通过图文具体,直观,有效形成知识网络,进一步引导学生在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去体会文本人物品格,情节特点,情感波动,写作方法,表达自我感受等,进而达到了解民间传说的写作特点,学会讲故事教学目的,让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变得更有效。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利用“思维导图”这一教学手段,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和方式,帮助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高质量的阅读,进一步拓展阅读思维空间,加强阅读方法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