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微课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2019-11-27⦿田樱
⦿田 樱
为了打造高效音乐课堂,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借助微课来实施生动的教学,轻松解决课堂当中的重难点,拓展、灵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微课的深入解析中,实现对音乐作品的有效理解。因此,教师要善于用微课这种现代化的教学形式,去趣化和生动课堂,引导学生高效学习。
一、化繁为简,用微课解决难点
音乐课堂的难点教学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教师可以结合微课教学活动来巧妙解决音乐教学中的重难点,让学生在轻松中学习和认知,将繁琐的问题变得简单,提高学习的效率。微课的设计要精巧,教学形式要体现趣味、生动性,要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儿童化的语言和拟人化的手法来实施快乐的教学,高效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解决重难点的教学,在授课之前针对这一部分制作了生动的微课,用微课去解决教学当中的难点,帮助学生实现轻松的学习。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第一句是一个弱起小节,这一部分的节奏是歌曲学习的一个难点,教师结合微课展开科学的认知,将节奏精准的把握。为了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教师在微课的设计中,采用动画的形式,用学生们喜欢的动画人物来展开趣味的教学,让他们积极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微课中设计指挥的相关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看指挥精准歌唱,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在微课的辅助教学中,学生们对歌曲的弱起小节有了正确的认识,并结合指挥的手势,展开歌曲接唱的练习,将歌曲的难点轻松解决,实现化繁为简的有效教学。
音乐课堂中的重难点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剖析,微课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实现了科学教学的目的,它将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帮助学生轻松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二、创设情境,用微课拓展思维
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运用微课去创设情境,带领学生感知无限生动的课堂教学内容,激发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实现全方位的拓展,打造魅力课堂。为了让课堂教学更加的趣味生动,教师可以在授课之前进行精心的设计,让他们借助微课的内容,去感知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为实现情感歌唱做好充足的准备。
例如:在学习歌曲《红星歌》时,教师在课堂中借助微课来实施教学,创设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们进一步感知音乐作品的情感,达到情感歌唱的目的。教师在上课之前针对歌曲《红星歌》展开资料的搜集,将相关电影《闪闪的红星》的精彩视频节选到微课当中,来创设课堂的情境。学生们在视频的观看中,了解影片的主题,感知旧社会生活的艰苦,为后期歌曲当中的情感把握提供帮助。微课视频的介入让音乐课堂更加的丰富多彩,学生们在视频的观看中获得了更多的相关信息,对理解歌词内容,把握作品主题,有显著的辅助作用。利用微课来创设情境,是一种直观而又生动的办法,教师借助影片的视频资料来帮助学生走进过去的生活当中,了解旧社会生活的艰难困苦,感知共产党的恩情似海深,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党情怀,引导学生有情感的进行歌唱。
为了帮助学生实现情感歌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微课进行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生动的微课视频中,进一步拓展思维的广泛性,感知歌曲的内涵思想,实现声情并茂的演唱。
三、加强理解,用微课深入探究
微课教学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手段,为了帮助学生更深一步的理解音乐作品,教师可以结合微课展开作品的深入探究,帮助学生从多方面去走进音乐作品,获得更多的信息,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让音乐教学进行得更加生动。微课的内容要灵活,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展开有效的拓展,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探索和学习。
例如:在欣赏傣族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时,教师在课堂中开展了微课的教学,将课堂之外的一些知识搜集到微课当中,带领学生去深入探究,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如,教师结合《月光下的凤尾竹》这首歌曲,展开了傣族风情的学习,利用微课去了解傣族的风土人情,激发学生内心对傣族这个民族的喜爱之情。同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深入感知傣族音乐的风格特点,结合音乐作品,展开傣族舞蹈的欣赏,制作了关于傣族舞蹈的微课,引导学生在舞蹈视频的学习中感知傣族音乐柔美婉转的特点,帮助学生精准把握音乐作品的情感表现,提升学生音乐的欣赏能力及表现能力。学生们在生动的微课引导下对音乐作品有了更加全面的认知,为音乐作品的情感把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现了对学生音乐表现力的提升。
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音乐作品,教师在课堂中开展了一系列生动的微课教学,引导学生在各个音乐板块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帮助他们更深入的理解音乐作品,顺利高效的完成音乐课堂的教学任务。
总之,在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开展微课教学活动,借助微课去解决教学当中的重难点,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帮助学生深入感知歌曲情感,促进学生全面学习、科学认知,通过各种内容的微课教学,去打造高效的音乐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