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谈道德与法治的生活化教学探究

2019-11-27⦿丁

小学生 2019年5期
关键词:课外活动生活化法治

⦿丁 娟

学校教育的目的不只是传道受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而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键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分辨外界是非黑白的能力极差,更缺乏抵御外界诱惑的能力,所以需要学校与家长及时的关注与引导。在学校,主要靠教师的教育,尤其是《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可以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与道德素养,重要的是,道德与法治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教师要寻求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策略。

一、巧用生活化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一个好的课堂导入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沉闷的课堂变得活力四射,为整个课堂的成功埋下伏笔。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生活中也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生活化导入,为枯燥的课堂增添一份新鲜感,从而勾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主动与课堂融为一体。

例如,在教学《远亲不如近邻》一课的时候,上课铃声响起,教室里非常安静,学生等着老师开始讲课。不过教师没有开口,而是为学生播放了多媒体视频。视频中,独居老人王奶奶昏倒在冰凉的地板上,厨房里的水丝丝的冒着热气,不一会儿就将煤气浇灭了,房间里瞬间充满了刺鼻的煤气味,危险就在眼前。学生们也坐不住了,脸上一片焦虑。在这个危难的时刻,是隔壁的刘阿姨帮忙打了120,救了王奶奶一命。她的子女都在外地,多亏了邻居刘阿姨。这一个视频,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有一个好邻居多重要。此时,学生的注意力被牢牢地吸引,开启了学生学习的闸门。

虽然是一个多媒体视频,但是在生活中确实有这样的事件发生。生活化的课堂导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整个道德与法治课堂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我们相信,有了这样良好的基础,必定会有理想的结局。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增强学生生活体验

情境的创设是教学方法中的佼佼者,它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无形的将学生引入学习的境地,与课堂教学活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不具备完善的抽象思维能力,对课本中一些特定的概念理解得不透彻。有的时候,即使教师做了精湛的讲解,学生依然是一头雾水。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情境,将学生引入真实的生活场景,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掌握所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认识自己》一课的时候,教师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同学们,你们认识自己吗?”听到这个问题,学生都笑了。“老师,我都这么大了,怎么可能不认识自己呢?”老师接着说:“那么你知道自己有哪些优点,有哪些缺点吗?能不能做一下自我介绍?”开始的时候,学生还比较扭捏,说缺点还可以,好像在别人面前谈论自己的优点很难开口。于是教师为学生做了一个表率,首先做了自我介绍。这下学生被调动起来了,争先恐后地发言,教室里的氛围非常活跃。尤其是教师提议要学习别人长处的时候,学生的态度更是相当认真。就这样,情境创设与课堂学习衔接自然,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学习活动中。

可见,这种运用生活中的谈话来创设情境的方法,可以让学生顺其自然地投入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在发言和倾听别人发言的过程,可以对本课的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使课堂教学效果有了显著的提高。

三、多组织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生活实践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在课上所学知识无论多么丰富,如果不拿到现实生活中去验证,那么所学即是一纸空谈,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得越来越淡。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外活动的重要性,寻求合适的知识切入点,为学生设计合适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走进生活,领悟生活,丰富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例如,在教学《感恩父母》一课的时候,教师不仅仅在课上为学生播放了感恩父母的视频,讲述了孝顺父母的故事,还组织学生开展了一个小小的课后活动。放学后,与爸爸或是妈妈共同完成一项任务。任务可以是为妈妈做一个家务活,也可以是与爸爸妈妈的一次谈话,还可以是为爸爸妈妈洗洗脚、捶捶肩等等。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了不同的任务,并且回到学校以后进行了总结与讲述。学生们纷纷表示父母工作太辛苦,一定要做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不让父母担心。看看,活动的效果多么明显啊!

可见,一次有效的课外活动,效果要远远大于课堂上的理论讲解。在活动中,学生会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知识的含义。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多为学生设计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的品质在活动中得以升华。

总之,课堂不是学生唯一的学习场所,现实生活也是学生进行学习的阵地。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课本中抽象难懂、深奥难解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让课堂知识变得更加简单、形象、具体。同时,在生活化教学场景中,学生也会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学会学以致用。

猜你喜欢

课外活动生活化法治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课外活动类作文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