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数学思考,凸显教学价值

2019-11-27强兆琴

小学生 2019年5期
关键词:个位乘法乒乓球

⦿强兆琴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是数学教学价值的根本所在。而数学的产生源于思考,思考是数学最本质的特征,数学教学应立足数学思考,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思考元素,以思考为核心设计教学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充分凸显教学的价值。

一、基于教材文本,挖掘思考元素

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最直接关注的是那些显性的知识和技能,隐藏在教材背后的一些操作经验、思维活动经验等,往往容易忽视,因此备课时一定要认真研读教材,挖掘思考元素,充分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思维提升。

苏教版三下第三单元有这样的练习:

1.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式,并说说缺少什么条件。

(1)桃树有52棵,梨树有三行。桃树比梨树多多少棵?

(2)学校买了18袋乒乓球和9个篮球。乒乓球的个数是篮球的几倍?

其中第(2)题,我创造性的把它用在了三上“倍的认识”部分:

学校买了18袋乒乓球和9个篮球,________,乒乓球的个数是篮球的几倍?

学生完成后,我引导他们思考:每袋球的个数为任意整数时,乒乓球的个数都是篮球的整倍数,知道为什么吗?

这个时候学生重新观察、分析条件,找到了数字之间隐藏的倍数关系。

显然对教材进行这样的处理后,更加突出了习题的思考性,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不由自主地去观察、思考,找出隐藏的关系,并且能深入分析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让他们从观察与思考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体会到了多观察、勤思考的重要性。

二、关注学习主体,激发数学思考

教学中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客体或对象,也是教学的直接参与者,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充分关注学习的主体,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影响着学生的求知欲、自信心,决定着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身心发展水平。没有学生的主观努力,教师教得无论多好,学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最终也达不到教学目的,无法体现教学的价值。在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时,由于计算教学非常的枯燥,学生不感兴趣,计算的正确率还很低。为了打破这一尴尬的局面,我进行了如下设计:

先计算,再板书计算方法:从个位乘起,乘到哪一位就把积写在那一位的下面。

引导思考:为什么一定要“从个位乘起”?从高位乘起难道不可以吗?

对于这个问题,学生几乎从来没有思考过,一下子激起了他们的好奇心,他们把上面三题从高位开始计算,得出结论:“从高位乘起”和“从个位乘起”计算的结果一样,并且计算都一样的方便。

我趁热打铁:既然计算结果一样,计算过程也同样的方便,为什么我们还一直强调“从个位乘起”呢?

这个时候全班都陷入了思考,终于有孩子发现了说:老师,这三道算式都是不进位的乘法,如果是进位乘法,“从高位乘起”就不方便了。

我当然没有错过这个绝佳的教育契机,追问:为什么进位乘法,“从高位乘起”就不方便了?

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们开始了“进位乘法”的学习,学生从不感兴趣,到兴趣盎然,其实就源于对“为什么一定要从个位开始乘起”的思考,这样的思考,学生不仅想“知其然”,更想“知其所以然”,如此充满着思考的学习是高效的,学习体验是愉悦的,既完成了学习任务,也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凸显了教育的价值。

三、雕琢学习活动,加深数学思考

在教学中,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自己去经历、体验、发现,在“做”和“思考”的过程中,学习知识,积累经验,提高能力。可以说学习活动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如何设计学习活动,才能引起真正的学习呢?我认为具有思考价值、充满思考元素的活动,才能促进学习活动的真正发生。

苏教版三下“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课,有位老师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活动:

要给面积15dm2的窗户配一块玻璃,选择下面哪块玻璃比较合适?

一:长4分米,宽3分米 二:长8分米,宽2分米 三:长6分米,宽3分米

学生计算后发现第一种面积小于15dm2,第二种和第三种面积都大于15dm2,可以选择,但是第三种浪费的更多,从经济成本去考虑,选择第二种更加合适。

接着教师又引导学生进行了更具思考性的探讨,出示了这个小窗户:一个“长5分米,宽3分米”的小长方形。

学生立刻发现刚才的选择不合适,尽管面积接近15dm2,可是玻璃的宽小于窗户的宽,只有第三种才更为合适……

一个经过精心设计,认真雕琢的学习活动,把思考性放在第一位,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的思考才具有实际的意义,这样的学习活动才是有生命的。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时机,在有思考价值处用力,以发展思维、提升学习能力为突破口,激活学生不断“内化”知识、形成技能。没有数学思考就没有真正意义的数学学习,作为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应关注学生数学思考的过程,努力创设良好的思考环境,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不断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力度,感受数学思考的魅力,使学生成为会数学思考、乐于数学思考的人。

猜你喜欢

个位乘法乒乓球
算乘法
乒乓球悬浮术
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跳舞的乒乓球
把加法变成乘法
乒乓球瘪了怎么办
个位与十位的故事
个位与十位的故事
个位与十位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