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的策略

2019-11-27⦿蔡

小学生 2019年5期
关键词:素质小学生语言

⦿蔡 璐

对小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小学生在充分了解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之上,日复一日地在实践中运用、表达和吸收,而形成的一种听说读写的能力。语文素质培养对于小学生学习新知识有重要的作用,它既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成绩,又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语文思维。因此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素质的培养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生的语文素质现状

从小学语文教师的反映中可以看出,小学生所具备的语文素质参差不齐,不少小学生没有养成阅读写作的好习惯,书读少而空泛,作文滥而无新意,亦不会将所学知识实际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他们对语文课有一个重要的认识误区,认为“语文是母语,不用学照样也可以考得很好”,其实不然,语文的学习是一步步的积累,这种积累的过程是要从刚开始接触语文课程开始的,并将作用于日后的语文学习中去。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素质培养所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生没有认识到语文的重要性 如果小学生没有认识到语文的重要性,那么所有的语文素质培养都是无稽之谈。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很多小学生都想当然地认为应该把学习的重心放在数学上,语文即使付出的精力少或者是不学,成绩差距也不会太大。小学生这种对语文认识的误区,严重影响了老师对他们的素质培养,在这种状态之下,老师通常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即使老师怀有一腔热血想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但如果得不到学生的响应,最终老师的热血也就会变成没有意义的。

(二)老师没有系统化训练小学生的语言能力 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将语言应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而现在的小学语文教育中,一提及到“训练语言能力”,就会被人当成是应试教育下的产物,随着人们对“训练语言能力”的不理解,老师也相继放弃了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现在的小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语言表达能力远不如人们的预期。因此,老师如果没有系统化训练小学生的语言能力,也会影响对小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

(三)小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较少 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一提到语文,就会告知孩子要多读书,但是他们并没有告诉孩子应该怎么读书。从小学语文教师的反映来看,小学生的阅读量大多局限在小学课本上,能够有意识去阅读课外书籍提升自己的人少之又少,从中也可以看出对阅读有兴趣的学生凤毛麟角。语文课本所教授的知识是有限的,远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对知识的渴望度。

尽管老师和家长一直在告诫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但是学生好像并没有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阅读是构成语文的重要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兴趣偏低,他们就没法养成快速从文中提取关键句、总结中心思想的能力,因而也就无法实现对小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

三、如何促进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文素质培养

(一)突破传统语文教学思维 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而应该遍布在人们生活的各个环节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老师在进行语文教学中,应该学会用文字的魅力带领学生领略语文的奥秘,综合运用分层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致,而不是保持传统的语文教学习惯,沿用“老师说、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语文教学的主体应该是每一位学生,是应该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为基础的。

(二)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 对学生的专项训练包括语言训练、阅读训练、写作训练三个方面。首先是语言训练方面,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创设交流环境,让不同的学生上讲台去表达自己,也可以经常性地让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学生之间探讨问题。其次是阅读训练方面,老师应该保证每周有两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到图书馆阅读课外书籍,让他们在阅读的同时,保持边阅读边摘抄好词好句的习惯,阅读课结束之后,老师应在每周即将结束的时候,选一节课让学生交流自己所看的书籍,学生在交流中不断突破自己肯定自己,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在写作训练方面,老师在系统化讲解写作技巧之后,应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即使在写作伊始借鉴别人的作品,也要有属于自己的东西,随时保持创新思维,而不应该仅仅被一个题材局限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学生重要的养成时期,此时的语文素质培养能够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老师、家长、学生都应该重视对小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

猜你喜欢

素质小学生语言
语言是刀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我是小学生
我有我语言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