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 妙趣横生
——浅谈如何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9-11-27商茜
商 茜
(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南阳小学)
语文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它融入我们的日常交流中,融入我们的个人素养中,融入我们的人格建设中,甚至融入我们民族精神的传承中。而它也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千百年来不可计数的中国人,那一个个高贵的灵魂又将自己的万千情思融入文字,流芳百世。
作为教师,当我们满怀激情地为孩子们打开这扇神秘而雄伟的大门时,孩子们首先看到的却是陌生的方块字,难解的古人情。面对那一双双澄澈的眼睛,我们多怕他们就此却步。每一位教师都在自己的课堂上竭尽全力地讲解课本上的知识,小心翼翼地呵护孩子们的兴趣。
每一节语文课我们都全情投入,而有时抓住契机再进一步,也许会横生妙趣。
1.在生字教学中以巧妙的造字方法为契机,引领学生体悟汉字的魅力,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在以生字教学为主的低年级,孩子们凭借自己超强的天赋,每日识记大量生字,作为教师的我们,除了讲解基本的“加一加”“减一减”等方法外,不妨在合适的时候再进一步,既可以助孩子一臂之力,又能增强他们对汉字学习的兴趣。
记得在学习“本”字的时候,我曾问孩子们:“这个字怎么记呢?”“木加一横。”聪明的小家伙们几乎异口同声。但这还不够,我还想更进一步。于是我问:“知道为什么这一横要加在木字的下部吗?”孩子们陷入了沉思,多可贵的沉思呀!我默默地等待……果然,不多时,有孩子举起了小手:“如果加在上面就念末了。”是呀,多有趣的变化呀,一笔换了位置,就变成了另一个字。我快乐地讲解了“本、末”二字的本意,并在黑板上写下了小篆的“木”字。“孩子们,这像什么?”“大树。”“对,这就是以前的‘树’字。我们学过这种由画演化而成的文字,还记得吗?”好多小家伙喊了起来:“象形字!”真开心,他们居然还记得。“今天我们来了解另一种造字方法,叫‘指事字’。这种字的关键就在一笔上,这一笔指向哪里,就表示哪里。比如——”我在“木”的下部加了一横。“本。”孩子们快乐地叫起来。“为什么横在下面?”“树的下面就是树根,刚刚老师说“本”的本意就是树根。”多好,有理有据!我在木的上部加了长横。“末!是树梢!”孩子们开始抢答了。我们都笑了,无比快乐。汉字真有趣,让人喜爱!在这样的氛围中,我又介绍了成语“本末倒置”。看到有几个孩子拿起铅笔,一本正经地在书上抄下这个成语,我不禁莞尔。孩子们,也许你们会记住这个成语,那很好;也许你们会忘记这一切,那也不要紧。我只希望能在你们的心田中播下一颗中华文化的种子,让你们看到汉字的魅力。相信这小小的种子,通过我们不断地滋养,必将生根、发芽。
2.在古诗教学中以关键词句为契机,带领学生进一步走进诗人的心境,达到情感的升华,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
诗词总是令人沉醉,面对那些经典诗句,与千百年前不朽的灵魂对视,我们必然心潮澎湃。但实际教学中,我却感到,很多时候同学只能理解诗词大意,很难体会诗人情感。此时,如果能以关键词句为契机,进一步把学生带入诗人的情感世界,与诗人同喜同悲,便可达到情感的升华。
在教学《清明》的时候,我和孩子们了解了节日的风俗,解释了诗句的含义,分析了诗人的情绪。但是听着他们努力忧伤的诵读,我觉得我应该还能做点什么。“孩子们,伤心日、伤心人、伤心雨,欲断魂的杜牧为什么要‘借问酒家何处有’呢?”沉思,我喜欢这课堂上短暂的沉思,这说明他们在思考、在分析,更在体悟。一会儿,一个个答案便出来了。“下雨了,他很冷,想暖和一下。”“他走了很久,累了,想休息。”“他没带伞,得避雨呀!”我笑着一一肯定了这些回答,合情合理。终于,最动人的答案出现了:“他很伤心,想喝酒,让自己少伤心一点儿。”这个回答显然让全班怦然心动,大家的目光看向回答者,继而表情暗淡、默默不语。“是呀,他冷呀,累呀,要避雨呀,但他此时最深的感受是——痛,心痛。亲人离世,永无相见之日,深深思念只能埋在心底。如此哀伤让人无法承受,那就喝酒吧,让酒消除这心中的愁苦。”我动情地说道,并在黑板上写下“借酒消愁”。同学们自发地读出了这四个字,那沉重的声音是之前没有的。我立刻转身,看向那一张张凝重的小脸。“孩子们,这么哀伤的杜牧,喝了酒会开心起来吗?”“不会。”“怎么会呢?”“也许会哭呢!”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我静静地看着他们,终于有了结论:喝再多的酒都没有用。“是呀,喝再多也不能消除心中的愁苦,反而会激起心底的回忆。”我在“借酒消愁”的后面写上了“愁更愁”。孩子们不禁一遍遍读着这句话,有的在诗的旁边抄下了这句话。看着他们紧锁的眉头,我轻轻地问:“谁来读一下这首诗?”听着他们动情的诵读,我知道,他们看到了一千多年前那个行走在纷纷细雨中的哀伤诗人,他们明白了杜牧的愁绪。
3.以课堂随机生成的师生对话为契机,进行知识的迁移,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产生浓厚兴趣。
叶圣陶的《荷花》一文,因文辞优美,想象丰富被选入教材。在课堂上,我们一起了解了荷花的姿态,感悟了花苞的生命力,正沉醉于叶老的想象中。“还有谁会来,会告诉‘我’什么?”我抛出这个问题,欣赏着孩子们的奇思妙想。有个孩子说出了老鼠,还带来了不好的情感体验。我引导他,文学作品想表达荷花的美,就要选取那些美丽的、快乐的事物。于是,变成了“小老鼠来到岸边,告诉我奔跑的快乐。”“这就美极了啊!”大家越说越美,小脸上充满柔和的微笑。这时,一个声音响起:“蟑螂来了,告诉我下水道……”显然,他并没有想好,只想标新立异,可是……唉,我脱口而出:“大煞风景。”没想到孩子们居然追问什么叫“大煞风景”。好吧,我在黑板上写下了这四个字。“指损伤了美好的景致。多美的荷花、多可爱的小动物,可是他的回答让我觉得美丽不见了,好心情也没有了。大煞风景就是比喻败坏了好的兴致呀!”看着孩子们似懂非懂的样子,我决定举例说明。于是我在黑板上写下了“焚琴煮鹤”。一番讲解,大家都笑了,那个说出蟑螂的孩子也笑了,说自己果然说得不好,要说一个不大煞风景的。“小燕子飞来,告诉我燕窝的温暖。”我鼓掌,大家也笑着鼓掌。
语文博大精深,魅力无穷,在教学实践中,能“进一步”之处更是不胜枚举。我想,只要我们留心,在课堂上多想一分,多走一步,定会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为学生打开学习中华民族文化的兴趣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