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留守儿童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2019-11-26陈竹

新一代 2019年19期
关键词:人际交往能力农村留守儿童表达能力

陈竹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一直以来就是一个相对综合复杂的社会问题,其涉及到政府、学校、企业和家庭等众多方面,需要社会各个部门的统一协调,共同作为。本文笔者以农村留守儿童人际交往能力为研究对象,分析如何培养农村留守儿童人际交往能力。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环境

前言

农村留守儿童一词大家并不陌生,但也并未真正了解。笔者在多年教学中发现,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有一个特别明显的问题就是内向、沉默寡言、不善言谈、不喜交际。显然,这与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背道而驰。所以,如何让农村留守儿童善于交谈,敢于交际就成为了我们农村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以环境为依托,创设和谐学习环境让学生想表达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无形的动力,当孩子兴致勃勃去干某一件事情时,才会有良好的情趣。所以要想培养农村留守儿童人际交往能力,我们首先得让学生开口说,主动说,大胆地说,对交往这件事感兴趣。那么,问题的核心就落在的学习环境的创设和优化。对此笔者综合前人的经验总结了如下方法:

一是创建“心理护师工作室”。儿童心理教育是比较重要的教育方法,主要是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设置的。“心理护师工作室”主要是由专业的心理护师组成,定期为留守儿童开设课程,给予心理指导和辅导。心理护师会根据儿童性格特点准备各式各样的设备,比如心理沙盘、涂鸦墙、玩偶、各种小人书、玩具等,和儿童边游戏边交流,让儿童在玩乐中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心理话。心理护师一般每周开设3-5次谈心谈话活动,第一时间了解儿童的学习、生活、情绪、交友、身体等方面的情况,交流感情,培养儿童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

二是创建爱心小屋。设立专项资金,创建爱心小屋,为留守儿童撑起“保护伞”。“留守儿童爱心之家”室内场地建设标准要大于50平方米,配备课桌椅、水、电、暖、通讯、网络等设施,分区域进行特色布置,包括通话区、游戏区、学习区、档案区等等,打造出一个具有“家”氛围的场所。学校还可以通过提供亲情连线、学业辅导及动员组织义工开展各种形式的帮扶活动,让孩子们得到温暖和关怀。

三是创建亲子基地。亲子阅读是家长与孩子作为同伴一同阅读的形式,可以引导孩子与家长分享阅读体验,让家长帮助孩子培养起阅读习惯,在此过程中建立密切的亲子关系。创建留守儿童亲子书阅读体验基地,将基地打造成为温馨、舒适、有爱的场所。学校定期组织教师、爱心志愿者参与到亲子阅读中去,帮助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读书中培养自信、自立、乐观的人生信仰。

二、以主题活动,指导留守儿童学习交往

3-13岁儿童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面临自我意识、情绪管理、人际沟通、社会适应等多方面的成长问题。针对儿童这一身心发展规律,我们认为开展多样化主题活动也是培养留守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关键策略。

首先可以举办“亲子运动会”,组织全校儿童及家长开展了“亲子运动会”,以学校会为组织,向留守兒童捐赠运动服;以县妇联为组织,向巾帼志愿者征聘“爱心爸妈”志愿者,在亲子运动会中,让“爱心爸妈”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结对,模拟家庭亲子运动会,一起参加各种亲子运动项目,零距离的接触增加他们之间交流的机会,在留守儿童和。爱心爸妈”之间架起浓浓的亲情桥梁,指导儿童学习与“爱心父母”的交往,让留守儿童们充分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其次是开展“家庭故事”比赛活动。家庭,是儿童首先接触的环境。家庭,是儿童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讲述家庭故事,是儿童打开心扉,让老师和同学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家庭的过程。教师要为全体儿童树立一个理念:不管家长在不在身边,家庭永远是最温暖的地方。通过一次面对面的讲述交流,给儿童相互认识和了解的机会,开展讲故事比赛,讲述自己的家庭故事,发展儿童的口语表达能力,为儿童友谊加深提供活動基础,为留守儿童学习交往奠定基础。

家园同步,强化留守儿童的交往能力

留守儿童的交往能力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帮助和共同努力。一是学校要建立“有效链接”。充分发挥学校先进网络设备的优势,由心理护师通过专用微信和QQ账号,定期组织留守儿童与远在他乡的父母进行视频通话,以“亲情热线”的方式让父母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抚慰留守儿童孤寂的心灵,使孩子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从而促进他们健康快乐成长;同时也给在外的父母带去了温暖,进一步增进家长与留守儿童之间的情感。同时,还要建立“家长微信交流群”,为留守儿童及父母提供在线咨询、平时家园沟通等服务。二是学校要建立“成长档案”。为每位留守儿童建立一个“个人成长电子档案”,将儿童的成长足迹以丰富多彩的文字、照片、录像、声音等形式,形象、直观地记录在上,呈现在留守儿童与家长面前。为家长与孩子之间创设优质的沟通平台。通过录制VCR的形式将“留守儿童”的点滴与家长的期盼记录下来,存入“档案”,在孩子与家长倾听各自心声的过程中,拉近彼此的距离,进一步发展儿童的交往与表达能力。三是学校要提供“理论基础”。学校要邀请专家为“留守儿童”监护人开展家教知识讲座。广泛宣传正确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力促祖辈家长的教育意识产生变化,能正确区分爱和溺爱的界限,懂得爱要适度,给孩子们开创一个崭新的心理安全教育的氛围和环境,让他们健康成长。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农村留守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立足点在学校,但共力却是家庭和社会。作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不断拓宽教育渠道,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多元教学模式,号召社会力量,积极得到家庭支持,从全方位角度落实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促进儿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佚名.国外共情训练理论与实践对我国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8,45(9):106-117.

[2]张娜娜.农村留守儿童言语交际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儿童言语交际能力的发展结构[J].特立学刊,2013(6):38-41.

猜你喜欢

人际交往能力农村留守儿童表达能力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解析中学英语中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策略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加强联想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