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教学法中的课程策划
2019-11-26辛沁庭
辛沁庭
摘 要:课程策划对于教师来讲,可以更好的帮助教师完成有关教学内容的讲授,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教学活动促进了教学内容的展开,同时也是高等教育法中课程策划的基础,一直深受教师的重视,为了能够更加顺利的展开教学,也为了更进一步的促进学生的发展,课程策划一定要具备一定的合理性。
关键词:教学法;课程策划;原则
一、课程策划的目的
讲到课程策划的最终目的,无非就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将有关的教学过程进行记录,另一方面就是为学习过程做一个导航。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有一个节奏的把握,节奏过快或者过慢都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而课程策划则能够帮助教师解决这方面的问题,让教师能够如期的进行教学任务的跟进。这样一来,并不代表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里不能够与原定的计划相脱离,毕竟作为一名教师,要时刻将学生的实际需求放在首位,一些原定的教学计划因此而搁置也是在所难免,一切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久而久之,教师在坚持课程规划原则的基础上,就会发现所讲授的教学內容有重复的情况,因为课程策划本身就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为了能够达到初期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在此过程中不断寻找论证。
二、有效课程策划的原则
教学目标的不同使得课程策划会出现一定的差异性,在一些情况中,许多个教学小目标会与课程目标在同一个教学模块共同完成。当然,在多数情况下,还是只能够完成一个教学目标。虽然某些因素会致使课程策划发生变化,可是有关的授课方式及课程策划都要遵循以下原则,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一般都会预先做好准备来应对有关的新知识,学生很多的技能都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并在有效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够获得,通常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会在其展示学习成果的过程中表现的相对明显。
三、课程策划的基础
(一)连接活动
良好的连接活动能够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站在教师的角度来讲,在教学活动中要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紧紧抓住[1],不断激发其获取知识的兴趣,要知道连接活动,不只是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的新知识,还需要学生能够通过所学知识与新知识的连接来反映出一定的差距性。另外,要将学习目标表达清楚,让学生能够明白每次出勤的意义,在整个活动中,学生需明白教学的中心是自己,而且教学环境需要双方进行互动。
(二)发掘活动
在教学法中,发掘活动的特征表现为关联性、主旨性以及互动性。发掘活动首先应该将有关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时间、地点反映出来,因为课程策划是直接受到学习环境和学习人数影响的。其次就是允许互动,如果学生能够由始至终都保持清醒的头脑来参与此次教学活动,说明对此次教师所创建的学习环境是非常认可的,最后就是授课方式的多样化,相对单一的教学模式久而久之会使得学生产生厌恶情绪,但是在原有的模式中将授课方法变得更加多样化,则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说发掘这个词相对陌生,那么讲课一词教师就会倍感熟悉了,传统的课堂中,教师讲,学生被动的接收知识,虽未经大众的认可,可是这种模式却一直沿用至今,教师很主观的将自身的个人想法放到学生中,认为在自己身上生效的方法在学生身上同样能够奏效,殊不知,相比之下,课程策划才会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三)实践活动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样可以通过不同的实践活动将其激发出来,在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来调整教学进程,而学生也能够在活动中将自身所掌握的技能展示出来。作为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发挥出自身的指导作用,在实践过程里,教师要对学生的进度进行实时的监察,从而在适当的时候为其提供意见,而且这是一个相对灵活的过程,教师要保证自己能够自觉的参与其中,最重要的还要与前期的发掘活动进行有效的连接,这样才能够更加贴近初期的教学目标[2]。此外,实践活动最好紧接着发掘活动之后开展,因为曾有研究表明,在人的大脑中,一些信息在成为永久性的记忆前,只有六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去对这些信息进行更改,因此,教师要把握最佳的时机。
(四)评估活动
评估活动需要在学习目标完成的阶段来展开,此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做一个详细的了解,并且由此判定学生是否为下一个阶段的学习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与此同时,评估活动也是教师对学生最终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的一次能力考察。
四、总结
本文通过阐述课程策划的目的说明了教学法中课程策划的重要性,虽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都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但是相关课程策划的内容却可以帮助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更加顺利,希望对此教师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
参考文献:
[1]宋海洋.香港职业教育体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7.
[2]杨铭德,王晓伟,吴水田.文科实验课程教学中的创新创业教育——以广州青年创新创业展览会为例[J].高教学刊,2019(05):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