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的仿真课程系统在工程造价专业中的应用及探索
2019-11-26李晨波
李晨波
摘要:为了更好地适应建筑科学发展趋势、大幅度提升我国建筑水平,各大院校纷纷设置了工程造价专业。而为了更好地完成该类专业教学任务,还须融入更多全新的科学技术和教育理念,BIM技术就是其中的代表,虽然说该类技术宏观层面上归属于建筑类技术,不过并非完全隶属于工程造价专业领域。在阐明BIM仿真课程系统的实际应用状况、相关人才培养需要注意的要点基础上,提出了日后在工程造價专业中更好应用BIM仿真课程系统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仿真课程系统;工程造价;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9)19-0296-03
1引言
BIM就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简称,属于建筑领域中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囊括了建筑信息模型、建筑信息化管理、建筑信息制造等内容,对于建筑设计到施工所有环节都有着不可小觑的指导作用。而基于BIM的仿真课程系统,则可以令广大师生、施工人员更加全面的审视建筑整体流程,令他们在逐步学习之后,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建筑管理信息化技巧,从而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并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
2目前BIM仿真课程系统应用的实际状况
随着时代不断进步,包括建筑设计部门、施工和造价咨询等单位,都开始加大对BIM技术的关注度。主要原因就是该类技术有助于消除以往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中的种种弊端,实现了异地轻松办公、信息及时共享、和项目管理紧密衔接等目标,特别是经过项目管理协同性增强和全面信息化控制之后,更加为建筑项目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2.1BIM仿真课程系统和工程造价专业的关联
2.1.1彼此存在交叉点
BIM这类信息化管理技术的衍生和发展,都是围绕建筑行业进行的,所以说,BIM仿真课程系统能够确保和现代科学技术紧密接轨,保留严密的信息化背景。相比之下,工程造价专业自然不能和建筑行业相互脱离,其存在的价值,就是细致性研究建筑行业预算、严格控制有关工程成本,进一步换取最大化的利润和最优质的施工质量。所以说,工程造价专业理当紧跟时代发展脚步,努力进行信息化改革建设,从而大幅度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和分析结果的准确度。BIM仿真课程系统和工程造价专业彼此存在交叉点,选择进行交互式借鉴并实现共同发展,是必然的。
2.1.2BIM技术拥有较强的专业指导性
首先,BIM技术可以透过宏观层面来实现建筑信息化把控,令管理主体在深思熟虑后,拥有更加长远的发展眼光和控制能力。尽管说工程造价专业重在研究细化的知识点,且时刻呈现出计划性、实践性、专业性等特征,不过在宏观把控层面上,始终还要BIM技术进行指导帮助。
其次,BIM技术拥有三维立体化的表现功能,相比传统平面化理论会更加具体生动一些,方便使用者、学习者快速理解。
2.2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的创建状况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遗留理论内容更新进度过慢等问题,加上BIM技术应用不够成熟,未免令人对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的创建工作产生担忧。至于这方面的问题则表现为:
2.2.1对课程重视力度不足
之所以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和相关理论比较陈旧,关键原因在于教学人员和传播主体没有加以重视。在大多数教学人员看来,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的存在意义,就是辅助学生为就业做准备,因此理论教学中经常选择敷衍对待,导致该类专业难以得到理想化发展。
2.2.2教学资源和相关信息没得到及时更新
一些高校在工程造价专业中甚至没有提供完整的教材,特别是在理论知识排列上,往往欠缺系统性,根源就是在工程造价专业上没有及时做好信息和教学资源的更新工作。
2.2.3课程内容设置不够妥善
某些高校对于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不够重视,不能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加上教师也没有完全精通教材,使得课堂教学实效性难以保障,不利于持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以BIM仿真课程系统为基础进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要关注的要点
3.1信息化人才培养方面
在加大BIM仿真课程系统和工程造价专业教学的融合力度基础上,辅助学生细致性学习有关知识,从而转化成为符合国际化、信息化、先进化等要求的人才。BIM技术本身拥有较强的宏观化和信息化特征,所以说,经过BIM技术推广落实之后,可以全方位地开拓学生的信息化思维和宏观化视角,确保他们今后自觉学习更多知识并提升业务能力。
3.2数据库更新方面
在我国大学课程之中,工程造价专业始终不被看重,加上相关数据落后、教材资料更新速度不够,不利于工程造价专业深入性发展并培养出更多优质化的人才。所以说,关注BIM技术变革趋势,同步革新校内专业数据库,可以引导大学工程造价专业快速进行质的飞跃。
3.3实践应用性增强方面
工程造价专业本身拥有较强的实践应用特性,毕竟其包容的所有知识点都是为现实操作服务的,这样才可以助推建筑行业改革发展。所以,今后高校的工程造价专业,需要在强化理论基础的同时,多设计一些实践项目,积极和知名企业合作来赋予学生更多的实习锻炼机会,令学生们在多次上手操作之后,及时发现自身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并快速思考和解决。
4高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学合理沿用BIM仿真课程系统的建议
尽管说目前BIM技术日渐发达,但是应用于工程造价领域中的BIM人才数量和质量还是不尽人意,基于此,我国各大高校开始加大相关课程研究力度,如清华大学和广联达公司合作创设专门的BIM研究中心,而同济大学也选择和鲁班软件签约来合作完成BIM技术研究,除此之外,我国建设教育协会也秉承以赛促学和促教等理念组织不同规模的BIM技术应用竞赛,一时间令其余高校产生深入学习BIM技术的激情,相信至此过后,BIM技术人才的培养风潮会在高校之内普及。至于究竟如何在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中妥善性沿用BIM仿真课程系统,有关处理要点将表现为如下。
4.1提供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课前必修课设置过程中,要大力添加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图和识图、建筑CAD等基础性内容,使学生在明白BIM仿真课程系统操控原理过后,能够及时将CAD软件等二维模型转化成为三维甚至五维等立体化的建筑信息模型,为后续快速且直观的把握建筑施工流程,以及熟练性解读教材理论内容等,奠定基础。
4.2加大对双师型教学团队的改建力度
为了令BIM技术方向及时得以拓展,就要及时创建素质、规模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毕竟只有教师优秀了,培养出的学生才会更加符合社会要求。所以说,高校要集中性关注BIM技术市场的发展动态,定期组织教师参与BIM技术的学习培训和学术会议等活动,提供给他们更为丰富的BIM技术学习机会。其中表现优越的,可以考虑安排到知名企业进行实习锻炼,让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BIM仿真课程系统在工程造价教学中的应用要诀,并将这些经验快速融人到课堂教学之中,持续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强化他们的BIM技术实践应用技能。
4.3创建适当规模和设施完善的实训基地
高校教学的重点,就是强化学生的实操技能,所以,选择建设设施健全且空间广阔的实训基地,显得愈加关键。基于此,高校就要尽快透过校内和校外两方面人手。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属于基础,应该提供足够丰富的硬件资源并彰显出深人性的文化内涵,令机房、计算机、软件资源等及时更新,使BIM技术课程标准足够严谨、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更为科学人性化;而在校外实训基地搭建过程中,则要多和新兴BIM技术咨询部门、企业进行交流合作,同时赋予学生更多到知名企业学习实践的机会,令他们懂得BIM技术究竟是怎样在工程造价专业中高效率贯穿应用的。
4.4革新调整既有的工程造价专业概预算软件课程
首先,设置专门的BIM技术研究小组。须知BIM技术涉猎多种专业内容,所以说,高校有必要及时挑选出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管理等专业的优秀学生,随后组建专门的BIM技术研究小组,令BIM仿真课程系统快速深入性的融入到概预算项目之中,方便工程造价专业教师更好的创建包含工程项目整体性设计、建模算量、招投标编制、现场施工管理等内容的课程体系。
其次,开发健全的网络化课程资源。如今各个高校为了提升自身竞争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纷纷选择创建精品课程、开通微课等在线教学服务。因此,特别是在进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教学时,应该确保基于概预算软件和BIM仿真系统等来建设丰富的网课资源,方便学生在课上和课下随时观看学习。
5结语
选择推广融入BIM技术,的确能够大力助推整个建筑行业和工程造价专业的建设发展。特别是在工程造价专业课堂之中,沿用BIM仿真课程系统可以呈现出更加立体生动的模型,令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识点变得生动有趣一些,方便學生理解掌握,进而逐步转变成为社会所需的专业性和信息性人才。因此,希望日后各大高校能够不断加大对BIM仿真系统的研究力度,力求为工程造价等不同专业课程教学提供便利性支持,同步锻炼学生的理论分析和实操技能,进一步促进整个高校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