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2019-11-26马超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矛盾马克思主义特色

马超

【摘 要】 本文分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突出表现在四点: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论断,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时代理论;基于马克思社会主义矛盾理论,提出当下中国社会矛盾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提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提出人与自然为生命共同体,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构建加以了补充和创新。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

哲学是每个时代下智慧思想的精炼和凝结,因而体现出显著的时代性特征。在探究新时代下符合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坚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两个重大问题上,我国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个层面出发,结合针对的方法论,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促使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达到一个更高的高度。

一、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论断,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时代理论

就哲学发展历程而言,整个人类社会在每一个时代下,都面临着不同的时代问题。马克思、恩格斯结合唯物史观,立足于实践,进一步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者的矛盾加以阐述和分析,论述了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同时,社会普遍存在的矛盾,提出随着时代的发展,资本主义必定会逐渐走向消亡,社会主义会成为历史和社会发展的趋势所向。在这一理念支持下,马克思的历史时代理论逐步形成。同时马克思、恩格斯还提出,在目前的资本主义国家,社会表现出来的生产关系同资本主义建设需要存在相互背驰的关系。在大工业持续建设的期间,资产阶级不断消耗原本累积的生产资料和产品基础。生产必定会陷入瓶颈之中,资产阶级消亡同无产阶级胜利是大势所趋,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1]他们进一步提到,无产阶级将在持续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中,终止社会动乱,迈入全新的时代。1900年之后,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行了丰富,提出当下社会将迈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一直都是波浪式曲折的发展。自马克思主义诞生到现在,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创新提出了全新的改革开放思想路线,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散发出新的活力。事实雄辩地证明,社会主义没有灭亡,也不会灭亡。尽管社会主义国家在曲折的道路上前进,但人类社会终将进入社会主义的大趋势基本上会维持在原有程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纵观社会主义发展的500年历程,当下我国依旧停留在历史时代。[2]

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需要强调的是,在此论述的所谓“时代”,并非马克思等哲学家提到的历史时代,而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不能够将新时代同其他概念混淆,在当下,这一词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3]“新时代”更多体现了政治层面的意义,不是一个历史定义。虽然当下已经迈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然而,从客观上来看国家依旧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客观事实没有变,生产力必然要适应生产关系的发展,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的客观现状没有改变。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我国相关领导人就新时代内涵进行了意义阐述,即“三个意味着”。在此基础上,提到:“在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将对整个人类历史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4]中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是目前作为核心且坚定的发展力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 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影响是持久性的、历史性的。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开的分析和理解,需要基于马克思的大时代观,只有这样才可以客观了解到,在这个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中国共产党人所承载的重大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原有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做出的政治论断,在一定程度上就马克思时代观进行了丰富,促使其更加具有时代意义,形成新的内涵和思想,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时代思想的创新建设,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持续丰富做出了卓越贡献。

二、基于马克思社会主义矛盾理论,提出当下中国社会矛盾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位哲学家在探究人类社会发展矛盾时,结合了唯物辩证法等方法,就社会矛盾加以了规律分析,进一步形成了针对于人类社会矛盾的理论学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随着五四运动的掀起,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广泛传播,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武器并结合中国现实国情,在革命峥嵘的岁月里艰辛探索出符合广大人民意愿的革命道路,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指导理论,同时将其运用到本国建设之中,促使其实现本土化建设。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历程来看,毛泽东同志是首个针对社会矛盾概念以及近代社会矛盾问题的具体体现加以分析的思想家。我國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完成土地改革,进一步顽固人民民主政权,迅速恢复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实现社会主义的建设。毛泽东同志指出,在地主阶级、官僚主义基本铲除之后,我国工人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会越来越激化。[5]在这一分析思想指导下,党根据社会发展情况,针对过渡时期,制定了全面有效改造计划,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在社会发展之中的运用,符合我国发展特征的社会主义制度也初步形成。1956 年,在党的八大会议上,我国相关领导人客观论述了当时社会发展的情况,提出目前社会的普遍矛盾便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经济文化建设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难以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6]但随后不久,党八大二次会议进一步就矛盾加以了调整,提到对于过渡时期而言,由于社会主义尚未构建完成,此时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存在显著的矛盾冲突,因此矛盾进一步转化成为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上的斗争。[7]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错误的对当前国内主要矛盾的判断导致我国全局性的发展制约,错误的矛盾判断也使我党的发展方向走上了歪路。在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之后,原本提出的错误的社会主义矛盾被有效纠正,同时进一步给出正确的概括,提到目前社会矛盾主要还是以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8]该论断从客观上纠正了党和社会发展的路线,促使工作重心得以调整,肯定了经济建设对于我国矛盾控制而言的重要意义。

在党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升,很多技术领域已经领先世界先进水平,我国社会生产能力已经不能用落后来定义,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体现多元化特征。随着人民对于民主、法治等方面的需求持续提高,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对于我国不断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通过进一步了解我国在事业建设方面展开的变革,党十九大报告提到,当下我国矛盾更多集中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两者之间,该判断,首先从客观上肯定了改革开放对于我国建设做出的巨大贡献,另一方面也系统论述了在新时代背景之下,我国社会表现出来的显著发展特征,对于党制定社会主义发展路线、决策而言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全新的思路。这一重大论断,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三、提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

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这一理念是新时代下,我国发展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所在,也为后续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指导。“以人民为中心”强调需要将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作为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方向,一方面提高人民的发展素养,实现个体全面发展,共同富裕;另一方面将人民作为立党、执政的出发点,深入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理念。在治国政策加以制定期间,需要就群众路线建设加以考虑,肯定人民在事业发展和创造之中的重要性。客观上来说,首先,“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衍生,是新时代下内容的丰富,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民是历史发展的核心力量,决定着社会变革水平和发展现状,人类创造了历史。其次,这一发展思想,就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加以了新时代内涵。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建设贯穿了整个马克思主义探索的道路,当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人从物质到精神可以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以人民为中心”这一目标同人的全面发展理念相互吻合,两者都从根本上肯定了人民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社会建设依赖于人民,进而得以持续发展,产生的建设成果自然属于全体人民。将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加以贯穿社会建设的诸多方面,不论是经济、政治建设,还是社会、文化、生态的发展,都需要遵循这一理念,确保人民既能够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之中,又能够享有对应的建设成果。

“以人民为中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的持续拓宽。为党工作路线的确定指明了方向,肯定了群众路线和党根本工作路线的一致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认识论和实践论在客观建设之中的运用。我党从建党之初,就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一切工作的重心必须围绕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一切危害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活动要坚决杜绝。虚心向广大人民群众学习,尊重群众首创精神,自觉拜人民为师,接受来自社会公众的客观批评。“以人民为中心”这一发展思想,具体地对党发展社会的立场进行了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发展观、群众观在全新的社会背景下的丰富和创新。

四、提出人与自然为生命共同体,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构建加以了补充和创新

在马克思看来,自然是个体无机身体的组成来源。人依赖于自然而长久发展。这就是说,自然是确保人类得以生存,而不断同个体进行作用交互和影响的人的身体。不论是肉体还是精神世界的建设,都脱离不了自然界的影响,人是整个自然界的组成部分。[9] 恩格斯对这一理念加以了认同,在其著作《自然辩证法》中提到,人类不能对于自身给自然施加的影响过于沉醉,人类每一个行为的采取,最终自然界都会对人类社会进行反馈和报复。”[10]两位哲学家的思想,深刻揭示人是属于自然的一部分,人靠科技的力量违背自然客观法制去征服自然,必然会受到自然的惩罚,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有机统一的关系,自然离不开人类,人类也离不开自然。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汲取中华民族关于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智慧结晶,进一步就人与自然关系建设提出指导思想,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运用到实处。首先论述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认为,自然是人类得以形成的基础,在人类和自然之间两者相互依存,共生发展,任何影响环境和自然建设的行为,最后势必会反作用于人类自身。[11] 党十九大报告上围绕“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思想,再次提到,首先对于人类而言,必须要对自然持有敬畏、尊重之心,在这一情况下,去顺应自然的发展,保护自然不被破坏,进而实现人与自然共生理念的体现。自然对于人类而言,重要程度犹如眼睛和生命。其次在生命共同体之中,从山、水、林、田、湖层面出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目前我们需要认识到山林田湖作为生命共同体时刻影响着人类生活。人、田、水、山、土、树依次为彼此的命脉所在,山水林田湖加以开采和管理,需要严格按照自然发展的规律进行,需要从整体出发,进行自然维护工作,而不是单纯停留在种树、治水等单一层面。”[12]最后肯定了生态和文明建设之间的必然联系 “即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13] 大力倡导社会各界进行生态文明的建设,构建贯穿全民的环保、和谐的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提到,要实现绿色发展,首先需要从人类和自然关系入手,致力于构建两者和谐共生的关系。”[14]生态环境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人类依靠大自然的资源繁衍生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相协调,是改善人民生活的支撑点和重要保障。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要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要顺应大自然的发展要求,在全社会推动绿色消费方式,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我国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言尤为重要,是人类建设文明的必经之路和规律所在,体现了我国对于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规律的普遍了解,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之中的运用效果,对于我国实现民族振兴的目标具有重大意义,有助于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

【注 释】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4.

[2]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N].人民日报,2017-09-30.

[3] 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 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8-01-06.

[4]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5] 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31.

[6]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93.

[7] 刘少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工作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4.

[8] 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12.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342.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11]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0.

[12]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報,2013-11-16.

[13] 习近平谈生态文明10大金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05-23.

[14]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

【作者简介】

马 超(1990—)男,甘肃天水人,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矛盾马克思主义特色
矛盾的我
“矛盾多发”可怕吗?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恋爱中能否一直让着对方
解析对矛盾观点的几个“是否意味着”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