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兰主要病虫害及综合防治技术

2019-11-26蹇小勇梁小明

绿色科技 2019年19期
关键词:综合防治技术病虫害

蹇小勇 梁小明

摘要:指出了春兰是我国著名的室内花卉,但在栽培养护中,很容易感染多种病害及虫害,对春兰的栽培造成很大的影响。介绍了主要病虫害,如炭疽病、褐宽病、叶枯病、细菌性褐斑病、病毒病、介壳虫、叶螨及蚜虫等对春兰的危害,同时提出了春兰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供广大栽培者参考。

关键词:眷兰;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9)19-0225-02

1引言

春兰是国兰中栽培量最大的兰花种类,也是我国传统的十大名花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春兰作为室内观赏植物佳品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是深受人们喜欢的花卉。但是春兰在栽培过程中,病虫害都是比较常见的,轻者影响观赏价值,重者造成植株死亡。笔者经过多年的调查并根据自己多年的管理经验,总结出春兰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2春兰的主要病害

2.1炭疽病

又称黑斑病,是春兰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属于真菌性病害,病原是兰刺盘长孢炭疽病菌,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在叶片上产生1~2mm灰白色斑点,逐渐发展为褐色不规则斑块,后期则变化为黑色,其病斑也逐渐扩大为5~6mm,最大则可达1cm,病斑與正常组织界限清晰。该病若从叶尖开始发病,则会造成叶片前端枯死,若从叶片基部开始发病,则会造成整片叶枯死,严重时造成植株死亡。发病特点是先感染老叶,逐渐向壮年叶、新叶漫延,发病时间主要是在雨季,在高温高湿及通风不良的环境下发病严重,借助风及浇水传播漫延。由于在春兰叶片上产生大量的黑色斑块,而叶片又是春兰的主要部位,因此感染炭疽病后会严重影响春兰的观赏价值。

2.2褐斑病

也是春兰的常见病害之一,真菌性病害,病原是尾孢菌,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后在叶面产生褐色、边缘为红褐色的长条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病斑,且在病斑正反两面均能看到有灰色霉状颗粒物,其病斑先从叶片边缘开始产生,逐步向叶片中心扩展。发病特点是一般只感染老叶而新叶很少发病,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春夏季节,高温高湿环境下严重,主要借助风传播漫延。感染褐斑病后由于在叶片上形成大量褐色斑块,同样造成春兰观赏价值下降或丧失。

2.3叶枯病

真菌性病害,病原是大茎点霉菌,主要危害叶片,但因发病部位不同,表现也不同:叶尖发病时,先产生浅褐色小斑点,后转为褐色,病斑扩展速度很快,当病斑相互融合后表现为叶尖枯死,病斑与正常组织界限处为深褐色;叶片中部先发病时病斑呈椭圆形,面积较大可达2cm,中央深褐色,病斑与正常组织界限处为黄绿色,病斑迅速向叶片两端漫延,严重时整片叶枯死。发病特点是一年中有两个发病高峰期:第一次是在春季气温回升时开始发病,主要感染老叶;第二次是在夏季,主要感染新叶,借助风和浇水传播漫延,是危害较为严重的病害之一。

2.4细菌性褐斑病

为细菌性病害,病原是假单胞杆菌,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先在叶面产生水浸状长条形或不规则形的暗绿色斑块,后期病斑转为褐色或黑褐色,而且病斑漫延速度较快,严重时造成叶片呈片段状失绿。发病特点是漫延、传播速度快,以夏季最为容易发病,湿度大是发病的基本条件,借助风和叶面喷水时传播漫延,危害大,若防治不及时对植株几乎是毁灭性的。

2.5病毒病

俗称为“拜拉斯”病,属于病毒性病害,病原有多种,对春兰危害较大的主要有国兰花叶病毒、国兰环斑病毒和兰花小斑病毒三种,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后叶片上常出现花叶、条斑、褶缩、畸形和枯死等现象。发病特点是易传染,但潜伏期很长,从感染到病症显现时间:短时2~3月,时间长时需要1~2年,病症显现初期在叶片上出现褪绿圆形、长圆形或长条形病斑,颜色由浅绿色逐渐变化为浅黄色或黄白色,之后会稳定较长时间,由于颜色变化比较缓慢,往往不太引人注意,甚至有些栽培者认为是植株产生了变异,发展成了“叶艺”兰花,有很强的迷惑性,后期病斑颜色会发展为褐色,面积逐渐扩大且相互融合成大病斑,最后出现花叶、条斑、褶缩、畸形和枯死等现象,传染途径以接触性传染为主,也会借助动物的活动和栽培管理行为如浇水、工具等传染,防治难度大,无法彻底根除。

3春兰常见虫害

3.1介壳虫

介壳虫是对春兰危害最大、最常见的害虫,种类多,最常见的有兰蚧、盾蚧、条斑粉蚧和拟刺白轮蚧,虫体细小,长1.2~1.6mm、宽0.23~0.5mm,繁殖能力很强,若虫形成介壳后分泌一层蜡壳将自己固定在植物上,主要寄生于叶片、叶鞘和假鳞茎上,用刺吸式口器从植物组织中吸取汁液危害春兰的正常生长,被危害部位初期表现出褪绿变黄,后期叶片枯萎,严重时植株死亡,另外介壳虫的分泌物易招致烟霉菌的发生。介壳虫在高温高湿不通风的环境下繁殖速度更快,危害更大,且由于蜡质壳的存在,一般农药难以进入,防治困难。

3.2叶螨

叶螨又名红蜘蛛,对兰花危害大,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兰花害虫之一,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植食性害虫,成螨体长约0.4~0.5mm,生有锐利的口针,会吸取兰株叶子上的养分,导致组织干枯、坏死,防治不及时会造成植株死亡。叶螨繁殖力、适应性比较强,传播方式广,干旱炎热的气候条件下发生严重。

3.3蚜虫

蚜虫对兰花也有着较大的危害,也是发生率很高的害虫,昆虫纲半翅目蚜总科植食性昆虫,体形细小,体长1~1.5mm,利用细小口针吸取叶片中的养分,造成营养不良,以危害新叶及嫩叶为主,使新叶生长受阻,严重时植株生长停止甚至死亡,对兰花的正常生长造成很大影响;另外,蚜虫的排泄物会招致霉菌滋生,诱发黑腐病,口器会传染兰花病毒。蚜虫繁殖及传播速度极快,繁殖量大,在高温干旱的环境条件下更有利蚜虫繁殖且危害严重。

4春兰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4.1物理性防治技术

4.1.1引进、购买眷兰时加强检疫

在引进或购买春兰时一定要认真仔细地检查是否感染有病虫害,严防购入有病虫害的植株;对新引进或購买的植株,也不能急于进入温室、大棚,也不能和原有植株混栽在一起,而要先在苗圃中选一块地单独栽植,经过近20d的仔细观察,确定没有感染病虫害时再将其植入温室或大棚,如果发现感染有病虫害则一定要先采取防治措施,确定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后才能将其植入温室或大棚;家庭也要采取同样的先隔离栽植观察的处理方式,以防止病虫害的漫延传播。

4.1.2营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

加大兰盆摆放的距离,增大相互传播的难度;加强室(棚)内外通风以降低空气湿度,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病虫害的机率;在不同花苗之间采取接触性的管理措施时,在接触了有病虫害的苗木后最好先洗手再接触其他苗木,以防止病虫害借助人手相互传播;加强栽培管理促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植株对病虫害的抗性;经常清理花盆内外的枯枝落叶,以防腐败滋生病菌。

4.1.3换土

在秋季春兰进入休眠或停止生长后进行换土,这样可以去掉盆土中越冬的害虫、虫卵以及病菌,同时将花盆内外洗净并消毒杀菌,这对于在土壤中越冬和在土壤中产卵的害虫以及病原菌的防除效果是非常有效的。

4.2化学性防治技术

4.2.1病害防治

炭疽病的防治:发病初期,可以使用50%兰花炭疽灵乳油200倍液,或用75%百菌清可湿粉剂700倍液液喷洒病株,10~15d喷1次,连续喷洒2~3次。

褐斑病的防治:用75%百菌清可湿粉剂8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粉剂800倍液喷洒病株,8~10d喷1次,连续喷洒2~3次。

叶枯病的防治:用50%多菌灵800倍液或75%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洒病株,7~10d喷1次,连续喷洒2~3次。

细菌性褐斑病的防治:用20%叶枯宁可湿粉剂10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000倍液喷洒病株,7~10d喷1次,连续喷洒直至症状消失。

病毒病的防治:20%病毒A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人用板蓝根注射液100倍液喷洒病株,也可以灌根,10~15d喷1次,连续喷洒直至症状消失。

另外,新购进的植株最好先用75%百菌清可湿粉剂700倍液液喷洒全株消毒后再栽植,可以很好地预防病害的发生。

4.2.2虫害的防治

介壳虫的防治:在孵化出幼虫后尚未形成蜡壳前进行防治,可用25%蚧死净乳油600倍液或40%速扑杀乳油1500倍液喷洒植株。

叶螨的防治:15%哒螨灵乳油3000倍液或0.9%阿维菌素乳油3000~4000倍液喷洒植株。

蚜虫的防治:用10%吡虫啉4000~6000倍液喷洒植株。

5结语

栽养春兰一定要勤检查,应用综合性防治措施,做到防、治结合,在病虫害发生初期及早防治,选用最佳的防除药剂,就能有效防治春兰病虫害。

猜你喜欢

综合防治技术病虫害
探析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策略
浅谈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
南方甘蓝主要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表
林业的病虫害及生态防治研究
玉米病虫害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小麦病虫害防治的误区及综合防治技术
核桃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