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珊瑚种子不同方式育苗技术试验

2019-11-26林传宝

绿色科技 2019年19期
关键词:容器育苗

林传宝

摘要:对草珊瑚种子采用不同方式容器育苗技术进行了试验。种子采用清水和吲哚丁酸溶液不同方式漫种,育苗试验地I、Ⅱ、Ⅲ容器育苗,营养土配置采用不同的营养土,红壤、农田土,家禽粪、牛大便、钙镁磷等配置,经过一个月的发酵成了有机质肥料。采用容器袋育苗结果显示:应用吲哚丁酸溶液浸种播种的种子平均发芽率,比清水浸种的种子平均发芽率能提高5.64%。不同原料配置容器袋育苗,试验地I一年生的容器袋苗木生长高大、径粗壮,苗高、苗径粗分别比试验地Ⅱ、试验地Ⅲ一年生的容器苗木平均苗高大提高6.86%、9.00%。平均地径粗大7.89%,10.81%。

关键词:草珊瑚种子;不同方式;容器育苗;技术试验

中图分类号:$7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9)19-0206-03

1引言

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Thunb.)Nakai)别名观音茶、九节茶、节骨茶,属金粟兰科,多年生常绿亚灌木。其树高50~120cm;茎与枝均有膨大的节,叶革质、椭圆形、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6~17cm,宽2~6cm,顶端渐尖,基部尖或楔形,边缘具粗锐锯齿,齿尖有一腺体,两面均无毛;叶柄长0.5~1.5cm,基部合生成鞘状,托叶钻形。穗状花序顶生,通常分枝,多少成圆锥花序状,连总花梗长1.5~4cm;苞片三角形;花黄绿色;雄蕊1枚,肉质,棒状至圆柱状,花药2室,生于药隔上部之两侧,侧向或有时内向;子房球形或卵形,无花柱,柱头近头状。核果球形,直径3~4mm,熟时亮红色。花期6月,果期8~10月。其形态秀丽、四季馨香,具有极高的药用、食用及观赏价值。笔者,几年来,对草珊瑚生态特征生态特性进行了解,为发展草珊瑚进行采种育苗繁殖栽培技术指导,种子采用不同方式进行繁殖育苗。为推广草珊瑚的药用、食用及观赏价值提供育苗繁殖理论技术依据。

2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万安镇石城村溪仔源,位于东经117”04'4”,北纬25°347”,属万安镇南部石城村溪仔源山。此地山峰雄峻,群山环抱,境内山峦叠嶂,自然风光独特,无环境污染,马尾松、阔叶树林木茂盛,林地湿润。土壤属黄红壤,水源充足,灌溉方便。此地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降雨量1800mm,空气相对湿度81%左右,1月份平均气温17.0℃,极低温一2℃,7月份平均气温26℃,极高温36℃,全年≥10℃活动积温7000℃,无霜期300d。一年四季分明,夏炎暑,冬霜雪,雨水充沛,干湿度明显。试验地的海拔656~662m,坡向西南,坡位下,坡度12°,适宜草珊瑚生长不同方式容器袋育苗技术试验。

3材料来源

3.1采种与储藏

草珊瑚10~12月份果实红熟时采种。采种时,把母树周围杂草清除干净,然后把黑布铺在地面上,把竹竿敲打,让种子掉在布上,再把种子检回。

种子储藏用细湿沙拌,即一层沙,一层种子,保持湿润,在翌年2~3月,取出种子播种。

3.2圃地准备

圃地容器袋育苗在一个月前将营养土配置好。营养土用红壤、农田土、家禽粪、羊大便、钙镁磷等配置,经过30d的发酵而形成有机质营养土(表1)。圃地作穴高18am左右,穴宽1m左右,穴与穴之间距离32cm。穴长根据育苗地而定,穴面先搞平整后,然后用木板压紧,在晴天时让阳光照射穴面而杀菌3d,可減少穴面虫害发生。最后把装好的容器袋袋子整齐地放在穴面并挤。每穴排好后再用清水喷湿透,使袋子里的营养土更扎实。

3.3种子处理

草珊瑚种子处理方式,其一用清水浸种,其二用吲哚丁酸溶液消毒20min后,再用用清水浸种24h,然后放在箩筐里沥水,在通风的地方催芽。每天早晚用温水喷洒,并把种子均匀翻动,观察有30%左右的种子萌芽露出胚芽来时即可播种。

3.4育苗

容器袋育苗播种时,先用清水喷洒湿透容器袋里的营养土,然后将种子点播在容器袋袋中,1个袋子放1粒或2个种子,预防有的种子未萌芽可补植。容器袋种子点播后要盖上一层火烧土。为确保种子的萌芽出土,提高种子发芽,一定要保持袋内营养土湿润,然后用塑料遮阴网搭棚,搭棚高为80~100cm,可预防长期干旱种子被暴日晒或下雨暴雨淋,减少苗木损失。

4田间管理

4.1水分管理

种子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如遇干旱,要及时灌溉浇水。多雨季节,如田间积水,要及时排除,以免引起烂根。

4.2除草

苗期要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并适当进行中耕松土。一般每年中耕3~4次,保持土壤疏松,田间无杂草。

4.3追肥

幼苗一般每15d追肥1次,待苗木生长到30cm后,每亩施用硝酸铵或尿素6~7kg,氯化钾2~3kg,对水浇施。冬季结合培土,施1次农家肥,将栏肥或沤肥施于植株根际,提沟边泥土覆盖肥料,既可保温防寒,又可促进翌春植株早生快长。

4.4病虫害防治

草珊瑚容器袋子育苗培育,抗病虫能力较强,目前尚未发现为害较重的病虫害,无需防治。

5出苗

容器袋经过1年的管理,苗木生长枝叶茂密。苗高达1.0~1.2m,地径粗3.5~4.2cm。出苗前,要浇水,使容器袋里湿润,保持取苗时苗木根系不会断掉,才能提高苗木成活率。培育苗木大苗,要分开再移植培育。

6结果分析

6.1种子发芽率分

从表2可知,草珊瑚种子容器袋育苗,种子应用吲哚丁酸消毒,再用清水浸种发芽率达93.6%,应用清水浸种发芽率达88.6%,,吲哚丁酸消毒再用清水浸种的种子发芽。比用清水浸种的种子发芽率能提高5.64%。

6.2苗木生长量分析

不同方式种子浸种播种,不同容器袋育苗原料配置不同,而培育生长的苗木生长确有不一样同。用吲哚丁酸消毒后,再用清水浸种,培育一年生的苗木、平均苗高1.14m,清水溶液浸种培育一年生的苗木、平均苗高0.93m,用清水溶液浸种培育的苗木平均高度,比吲哚丁酸消毒后清水浸种培育的苗木平均高度大22.58%。吲哚丁酸消毒后清水浸种培育一年生的苗木、平均苗径4.3cm,清水溶液浸种培育一年生的苗木、平均苗径3.4cm,用清水溶液浸种培育的苗木平均地径,比吲哚丁酸消毒后清水浸种培育的苗木平均地径大26.47%。

试验I、Ⅱ、Ⅲ:容器袋有机质配置不同,其苗木生长不一样。试验地I:容器袋苗木平均生长苗高1.1m、平均径粗4.1cm,试验地Ⅱ:容器袋苗木平均生长苗高1.02m、平均径粗3.9cm,试验地Ⅲ:容器袋苗木平均生长苗高1.00m、平均径粗3.7cm。试验地I容器袋里家禽粪配制数量多,容器袋里的苗木生长明显较好,试验地I容器袋苗木平均高,分别比试验地Ⅱ、Ⅲ容器袋苗木平均高6.86%、9.00%。平均地径粗7.89%、10.81%。

草珊瑚种子不同浸种处理,容器袋育苗适宜春节播种。种子播种后,容器袋子要保持湿润,16d左右即可萌芽、生根、出土。用吲哚丁酸浸种的种子发芽率,比种子应用清水浸种发芽率高,苗木生长效果好。应用吲哚丁酸浸种的种子发芽率,能有效地提高种子酶的活性提高种子萌发,促进根系发展,提高幼苗生长发育。

草珊瑚容器袋育苗,方法简单,试验I容器袋土配置家禽粪肥料配置比较多,容器袋子营养土发酵比较疏松,能增加容器袋里的肥力,所以试验I容器袋一年生的苗木生长苗高、径粗,比试验Ⅱ,Ⅲ容器袋一年生的苗木生长良好。草珊瑚容器袋造林成活率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容器育苗
舒玛栎轻基质容器育苗技术初探
针叶树容器育苗造林技术研究
兴隆县干旱造林综合技术措施
红豆杉容器育苗及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