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典叙事诗词中的暗示技巧
2019-11-26焦健
内容摘要:中国古典叙事诗词佳作中有不少暗示成分,作者将大量信息和情感隐藏在语言、行为、场景之中,并通过这些元素的相互组合,制造出巨大的空间供读者品味解读。
关键词:叙事诗词 暗示 语言 行为 场景
中国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之一,即充满了暗示性。作者将一些信息包藏于字句当中,由读者去挖掘,去发现。而在这个寻找的过程里,读者得到了审美的感受。在以叙事为主的诗词中,隐藏的意义可以通过语言、行为、场景等多种渠道进行表现。
一.语言暗示
在一些以问答为主的叙事诗词中,作者通过对话间的“留白”,给读者留下思索的空间,暗示出诸多隐藏的内容。其中颇有代表性的一首诗是贾岛的《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这首诗写的只是诗人和童子的一番问答,“问童子”的具体内容,作者并没有交待,但读者可以通过“言师采药去”的回答,推理出诗人问的问题应该是“你的师傅在不在?”诗人的第二个问题,在诗中也没有交代,但童子既然回答“只在此山中”,那诗人问的自然应该是“你的师傅去哪里了?”诗人的第三个问题也是通过暗示手法表现出来的——童子的回答是“云深不知处”,那诗人自然问的是“他去到了山中哪里?”所以总的说来,这首诗共有三组问答,而作者仅通过童子的三个答句,便暗示出了自己的三个问句,达到了言简意赅的艺术效果。另外,对于诗人的情绪,诗中也是有所暗示的。“松下问童子”点出偶遇相问之情景,既然相问,作者心中自然是有所期待的。“言师采药去”的答句却写出了作者寻隐者不遇的尴尬处境,这时作者的心情自然是转为失望。接下来,“只在此山中”的答句又给了诗人一丝希望——或许沿山路走一小段便可遇见隐士呢!可是童子“云深不知处”的答句又再次令诗人的希望破灭,只留下无限惆怅。
唐代诗人王维的五言古诗《送别》也有极强的语言暗示性,诗中写道:“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此诗虽短,却颇有耐人寻味之处,第一,已然到了“下马君饮酒”之时,才“问君何所之”。也就是说,诗人在送别前竟然还不知道友人将去往何方。此问以反常之道暗示出诗人潇洒率性的品格;第二,友人的回答也是随心所欲的,归隐的原因竟然仅仅因为心中“不得意”。这个回答极其简单,不合常理,直接抛开了红尘世俗中一切挂碍。所以此处答句仍以反常之道暗示出友人的品格更加超逸绝伦;第三,“但去莫复问”一句可作友人说的话,亦可作诗人说的话,这句话将世俗中的安慰、劝勉、批评、鼓励一并排除,行“送别”之事却不言“送别”之语,暗示出的是两人的真诚、洒脱以及默契。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名作《如梦令》采取的也是问答体式,词中写道:“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作者酒醒之时,先问卷帘之侍女,而作者却将问的内容隐去,给读者留下了品味的空间。后句“却道海棠依旧”有好几层暗示,第一,暗示内容。从侍女的回答可看出作者的问题是“海棠花怎么样了?”第二,暗示情怀。词人宿醉刚醒却只关心海棠,这体现出作者的文人雅意。第三,暗示态度。从“海棠依旧”的回答可以看出侍女无所用心,随意敷衍的慵懒态度。侍女的庸俗与作者形成对比,更凸显出词人的高雅。第四,暗示语气。词中连用两个“知否”,起到了强调作用,暗示出了作者认真的表情和语气。第五,暗示心性。“应是绿肥红瘦”将海棠的状态描绘得如此细致。未见花却知花之状态,这又暗示出作者纯洁而细密的心性。
二.行为暗示
一些叙事诗词以描写人物的行为为主,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往往通过描写特别的行为,暗示出各方面隐藏的信息。如唐代诗人王翰的《凉州词》写道: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第三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向来是世人推崇的名句,这也是缘于行为中暗示出的诸多内容。第一,“醉”说明众人尽兴畅饮,所以“醉卧”体现出众人豪爽开朗的品格;第二,身处前线竟能饮醉,这说明战士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有着视死如归的气魄;第三,“醉卧沙场”的行为暗示出战士无处栖身的处境。酒醉之后只能就地而卧,说明塞外生活环境十分恶劣;第四,“君莫笑”的嘱咐暗示出将士们心中亦知自己行状荒诞,那为什么还要如此作为呢?结合末句“古来征战几人回”不难想见,这是因为他们知道在前线作战,性命朝不保夕,故行妄诞之事以遂有生之乐。所以蘅塘退士在《唐诗三百首》中评此诗曰:“作旷达语,倍觉悲痛。”
晚唐诗人杜牧的《山行》亦为佳作,诗中写道: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首句即写出了诗人行程,“远上”点出路遥,“寒山”点出地僻,“石径”点出坎坷,“斜”字点出难行。而面对如此险径,诗人仍要进行“山行”,这暗示出作者为了游赏山景而不顾艰险,进一步体现出文人之雅意。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亦写诗人之行为,而这其中又暗示出一种怎样的心境?王维曾经写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作者漫步至水尽之处便不再执着寻觅它路,而是席地而坐,观赏云起之景,这是何等的随遇而安。杜牧此诗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并未疲惫,只因见到山上的红枫叶,便不再继续前行,而是停车玩赏,其中体现出的不仅是枫叶的美丽,更是诗人的自适。
宋词中也有颇多佳作,能通过人物的行为暗示出丰富的内容。如李清照的《点绛唇》,便通过词中人物的一系列行为,表现出少女微妙的心灵世界。词中写道: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首句“蹴罢秋千”并不出奇,但“起来慵整纤纤手”便耐人寻味——纤纤素手固然是褒奖之语,但用在自己身上,却十分独特。从“慵”的神态,“纤纤手”的自谓,可以体会出少女时期的李清照爱美而又自恋的心态,饶有意趣。下片一连串的行为描写更有神韵,“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看见客人来到,为什么吓得只穿着袜子拔腿就跑,以至于金钗都从头发上溜下来了呢?这显然是心慌意乱的表现。此处行为与后面的“和羞走”共同暗示出客人身份特别,应是词人尤为要好、倾慕之君子。正因为这个原因,“客”才能如此輕易见到闺中的作者,作者也才会在见到“客”的时候如此羞涩。“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本来是含羞躲闪的作者,到门口却不走了。回首嗅梅的动作暗示出作者丰富的心灵世界——“回首”是不舍得离开,在偷看对方;“嗅梅”则是借助鲜花展现自己美好的一面给对方看,同时利用“梅”与“媒”的谐音,暗示出心中美好的愿望。
三.场景暗示
还有一些叙事诗词以描写场景为主,作者将情感和信息隐藏于场景的发展变化之中,读者需仔细品读方能解悟。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此诗叙写的是诗人送别友人的过程,并没交待具体的语言和行为,但“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场景暗示出作者依依难舍的心情。若非如此,作者怎会凝望友人那一叶小舟越来越远,逐渐消失于碧空尽头呢?“唯见长江天际流”明写长江流逝于天际的景象,却暗示出诗人伫立于江岸之畔遥望远方的神态。友人的船明明已经看不见,但诗人却不忍离开,依旧出神地望着远方。若无深情厚谊,又孰能致此呢?这首诗利用外在的场景,既暗示了人物的神态形貌,更暗示了人物的心理情感,以外写内,尤为出色。另如诗人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下江陵》)、“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等名句,都可作为此类“场景暗示”的佳作进行审视。
实际上,大部分诗词中的场景都是跟人物的行为结合在一起的。作者通过它们的交融,可以暗示出更多的内容。如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诗中写道: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诗中,第一和第三句写的是场景,第二和第四句写的是行为。它们交织在一起,暗示出许多内容。第一,暗示身份。诗中并没交待人物身份,但“天阶”是皇宫中的石阶,结合“银烛”、“画屏”、“轻罗小扇”等周遭事物,不难想到此诗描写的是一位宫女。第二,暗示处境。流萤纷飞之处必然野草丛生,这位宫女既在宫中失去自由,又伴荒草而居,自然生活是孤独凄凉的了。也正缘于其孤独的处境,她才以团扇扑萤,以消永夜。第三,暗示心理。一方面,孤独的处境带来的自然是寂寞的心理。另一方面,以“轻罗小扇”扑萤,又暗示出其精致的生活态度。再者,“夜色涼如水”还象征了其心理上的悲凉。还有最后一点,“坐看牵牛织女星”体现出了这位女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之情。不难看出,这首诗只写外在的场景和人物行为,却暗示出了大量文字之外的涵义。唐代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亦然,诗中写道: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此诗第一句和第四句写场景,第二句和第三句写行为。短短二十个字,却暗示了战争的局势、人物的精神状态以及人物能力。首先看局势,昏暗的树林前,一阵风带来的草木之声竟能令将军产生草木皆兵的错觉,引弓发箭。诗中的场景配合人物的行为,生动地暗示出当时的战况是多么危急。再看人物的精神状态,之所以“草惊风”,自然是由于“风惊人”,这体现出将士紧张的精神状态。另外,之所以要等到“平明”才去寻找“白羽”,自然是因为在黑夜中,将士们摸不清敌人的情况,不敢轻动,生怕中了埋伏。从这里可以体会到战士们夜不能寐,严防死守,在焦虑中等待天明的心情。而最后一句对将军的能力进行了暗示,将军在黑夜中射出的箭,竟正中被疑为敌人的石头,这暗示将军箭法高明;另外,石头何其坚硬,将军射出的箭竟能“没入石棱中”,这又写出了将军的孔武有力。
(作者介绍:焦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