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手段”和“目的”同行
2019-11-26胡余芳
胡余芳
摘 要: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承担着德育的任务。本文以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教材为载体,梳理了一些思想性强和教育性强的教学设计,以期实现数学学科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达到德育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数学课;德育;教学设计
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同样承担着德育的任务。笔者常常会在解读教材时发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載体,也常常会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思想性强和教育性强的应用情境。现将一些浅薄的认识付诸文字,以此抛砖引玉。
一、溯源——培养科学的精神
数学是积累的科学,在人类的生产和实践中,总是不断地提出并解决新的数学问题。在数学课堂中,通过生动具体的教学活动,还原数学家的精神,再现数学曲折发展的历程,让学生历经数学知识再创造的过程,是数学课堂渗透德育的有效路径之一。
例如,在教学二下“10000以内数的认识”一课时,我们可以发现数从“石头计数”、“结绳计数”和“刻痕计数”——罗马数字计数——中国古代的算筹计数——延用至今的阿拉伯数字计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生动、丰富的素材,引导学生运用合理的计数方法,感受“万以内数”的形成过程,追寻“十进制”计数法的文化价值,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成长性和建构性,这无疑是对学生一次思维的历练和智慧的启迪。
所以,在数学课堂中采用溯源的方法,将冰冷的、形式化了的数学知识恢复为当初被创造时的火热的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意识,认识到数学的价值,进而充分认识生命的价值,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理性精神。
二、求真——追求知识的真理
求真是数学的生命。在数学课堂中,重视数学的求真精神,激发学生的求真意识,引导学生养成独立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教育学生客观公正地看待事物,是数学课堂渗透德育的有效路径之二。
例如,在教学四上“商的变化规律”一课时,引导学生先根据隐含了“除数不变”、“被除数不变”和“商不变”规律的计算练习,进行猜想“有什么发现”,再进行验证和归纳,可以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是联系、全面、发展的体验。同时通过“怎样验证?需要怎样的例子?”等问题的探讨,摆脱了“举例验证匆匆过场”的陋习,提升了验证过程的价值,使得“求真”的过程更加多元、准确和完整。
所以,引导学生叩问数学之真,是数学的秉性,更是数学的文化品格和灵魂,有利于学生在掌握具体的数学知识的同时,养成独立地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求真习惯,进而培养出坚韧执著、正直诚实的性格品质。
三、寻美——提高审美的情趣
数学发明创造的动机常常因美而生,数学家总是尽力追求数学理论和方法的优美。在数学课堂中,引导学生发现、感受、表现、创造美,获得美的享受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数学课堂渗透德育的有效路径之三。
例如:在教学二下“认识轴对称图形”一课时,对称概念就是从自然事物形状抽象而来的,是人们对自然界美丽的追求和反映。因此,教学中通过学生熟知的具有对称特点的蝴蝶、蜻蜓、老鹰、风筝等图片图案,结合动画的演示效果,向学生展示美丽的轴对称现象,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结合“建筑”、“科学”、“艺术”领域中对称现象,不仅开拓学生的视野,还使得单调的内容变得丰富多彩,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应用价值,帮助他们练就一双善于发现美、欣赏美的慧眼。
所以,让学生在美的情境中学习数学、鉴赏数学的美,就会产生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吸引他们集中注意力、增强观察力、提高想象力、发展思维力,进而感悟出人生的真谛,陶冶出高尚的情操。
四、激情——增强爱国的情感
古往今来,中国数学有着灿烂的历史、伟大的成就,教科书中就编写着很多具有说服力的史料。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这些史料,巧妙地对学生进行唯物辩证主义、爱国主义、民族自尊等的思想教育,也是数学课堂渗透德育的有效路径。
例如:在教学六上“圆的周长”一课时,我们就不得不介绍“刘徽、祖冲之”了。刘徽开创了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割圆术”,从直径为2尺的圆内接正六边形开始割圆,依次得正12边形、正24边形……割得越细,正多边形面积和圆面积之差越小,从而科学地求出了圆周率π=3.1416的结果,奠定了此后千余年来中国圆周率计算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之后祖冲之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领先世界1400余年。可以想见,每每介绍到这里,学生们就充满了民族自豪感,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爱国热情。
所以,像这样结合数学知识介绍祖国的历史、人物、信息等内容,能让学生体会到祖国的兴衰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有了这种体会,学生就会更加热爱祖国,更加认真学习,进而更加努力地去实现中国梦,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教育家赫尔巴德曾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只是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果我们有计划、有步骤地渗透德育教育,必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让我们努力实现“手段”和“目的”同行,去探索更灵活、更有效的德育教育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