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指导实验室设备维修工作

2019-11-26赵浩晖罗俊

新一代 2019年19期
关键词:设备维修以学生为中心实验室

赵浩晖 罗俊

摘 要:高等院校实验室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作为实验教学和科研的主要场地,更重要的是学生实践理论知识的主要场地。随着实验室的使用次数和使用年限的增多,实验室设备或多或少会出现各种问题,本文则运用“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法作为指导思想,组织学生安全地进行实验室设备的维修工作。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实验室;设备维修

1999年,我国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按照该计划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15%,同时进行了第一次大学扩招政策。扩招政策实施至今,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进入了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我国作为既美国和欧盟后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地区,如何让大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动者,从而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水平,一直都是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将以实验室设备维修工作的角度,尝试使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提高学生在校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法背景及概念

1952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提出“以学生为中心”观点,美国高等教育便提出以此观点的本科教育理念,从此引起高等院校的基本观念、教学方法、教育和行政管理等各种转变。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首届高等教育大会宣言中提出“高等教育需要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性视角和新模式”,同时要求国际高等教育应把学生及其需要列为首要关注的重点,学生不应仅仅作为教学活动中的被动者,而是要转变为教育活动中的变革者和主要参与者,本次大会还有针对性地把“以学生为中心”观点为基础的教育理念预言为“能极大地影响21世纪高等教育界”。

“以学生为中心”虽为教育法一种,但实质则在于“教”与“学”之间因空间和时间上的适时转变,使在教学过程中由“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即由“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向“让学生自己是发现和创造知识”转变,从“传授知识模式”向“自主学习知识模式”转变。

“以学生为中心”,实际上就是以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思考过程为中心,而在教学中不单单要做到理念的转变,还要做到从教学方的“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向学习方的“学生、学习、学习过程”为中心的转变,真正注重学生的学习和思考的过程。[1]

二、实验室设备维修的工作要求

实验室作为一个帮助学生的从理论学习到检验知识、实践操作的主要教学场地,同时也作为科研能力的主要场所,因此各大高等院校均加大实验室的建设投入。随着实验室的日常教学活动的日渐开展,科研活动的逐渐深入,实验室内的设备时常会由于机械构件运行时间长而产生磨损,电子元件由于工作次数的增多而产生损坏,电路板由于设备老旧线路氧化而产生线路问题,实验室由于日常保洁不到位尘埃增多而产生的电路短路,实验室场地由于“三防”不达标造成室内水患火患等而产生的设备耗材损毁等。

在进行高校实验室的设备维修工作时,应该以“维护”为主,“修理”为辅,提高“维护”的次数以此来减少“修理”的可能。在进行实验室设备维护工作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实验室,按实际需求建立各种合理日常管理和巡查制度,并且提高对制度的执行力,增加执行的次数和单次执行的质量,以此来减少设备的发生故障几率。而在进行实验室设备修理工作时,時常分为三步:

(一)当发现设备故障时,要详细检测设备,确认并记录故障原因,分析产生的本次故障的原因及其对设备其他组成部分的影响,根据故障设备的工作技术手册撰写维修计划,同时咨询厂家计划的可行性;

(二)当进行设备维修时,要记录维修过程,例如拆卸外壳时需给拆卸零件编号,避免安装零件时的错误操作和遗失;在更换备用部件时,要记录原部件和更换部件的厂家型号等数据;在不更换部件而对其进行修理时,要记录此部件故障点、维修步骤以便日后的维护工作展开等等。

(三)总结本次修理过程,撰写修理日记,详细阐述产生本次故障的原因、排障过程、针对本次故障排除后日常使用和维护的注意事项等。

三、“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法指导实验室维修工作的实行步骤

(一)使用提问式教学观察学生的主动性

在进行理论课或者实验课教学时,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有助于课堂上的活跃气氛和提高教学质量,预习效果对于实验课尤为显著。实验课上,当老师针对操作重点难点进行提问时,如果能与学生在预习准备的疑问产生共鸣时,学生可以立刻提高主动性。在老师进行演示性操作时,多准备与本次实验相关的日常生活遇到的问题,对学生有计划、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进行提问,既可以达到教学目的,也可以借此观察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进行领头学生的选拔[2]。

(二)组长学生的选拔和培养

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验室上课的表现,选出各班学习热情高、能力强、悟性好、有责任心同时能帮助同学、重要是具有学习主动性,表现突出的学生作为领头学生,作为下一步学生分组组长的贮备人员。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一名好组长的成长,往往不是选出来,而是靠培养出来的。在确认学生组长名单后,根据不同实验室的特性,每次进行实验项目前,先带领组长学生进行熟悉设备,对实验项目的预先操作演示,在组长学生进行项目操作时及时解决出现的操作难度和疑问等。在培养小组长时,重点应放在,带领组长学生进行日常设备的维护工作,深入讲解实验设备结构和属性,让学生减少对实验设备的陌生感提高学习和实验的主动性,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学习小组长[3]。

(三)学生学习小组的组建

完成小组长的选拔和培养后,则开始以小组长为核心,对所在班级进行拆分组合,按照班级的人数,平均分为若干小组,小组数目以实验室规模、学生人数、设备数量、专业课性质等作为考虑因素。而学生学习小组的组建,其目的是为了以点带面地提高所在班级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热情,学习效果。在每个小组的组成人员结构时,副组长应由组长和老师各指定1名进行分配,其余组员的组建以2:3的比例分别组长和老师进行分配。用这种人员比例进行小组组建,有助于组员之间的关系协调,共同进步,以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去带起缺乏学习兴趣的同学,达到掌握实验项目操作的基本目的。此人员比例分配方法,来自于步骤1中“使用提问式教学观察学生的主动性”的教学过程的观察结果,因此需要对老师的观察和整理数据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要求。

(四)以学生带学生的模式开展设备检测

各小组长课前已通过实验理论、流程和注意事项的学习和实践,当实验课程以小组长领导各小组平行形式进行时,指导老师需以学生为主,以教为辅。而当本次实验项目结束时,以小组长为首,进行对涉及本次实验项目的设备进行检测,此时小组长需在课前提交设备的检测方案、计划与科任老师并讨论可行性。同时小组长要延续在课堂上个领导作用,负责将小组成员的检测内容和步骤分配,同时记录组员提出的故障问题和维修难点。此时科任老师和实验室老师需加强小组间的巡视,及时发现小组长记录的故障问题给予技术支持、适度指导各小组的检测工作步骤,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在合适时提出对应问题,让小组进行思考、扩展起到发散学生思维。

(五)组织小组长进行设备维修

按照一般实验室管理制度规定实验设备以检测维护为主,随着实验室设备运行的次数和年限的增多,使得设备出现故障的可能性日渐增多,维修工作便变得不可避免。对于学生来说参与实验室设备的维修工作同时也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同时也是对已有知识的巩固,和未来知识的预习,更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好教学手段。首先,实验员老师要先对故障设备进行检测,计划维修方案和步骤;其次,在组织小组长进行维修时,要提前给学生描述故障设备的情况和症状,给学生制定大概检修和思考的方向;最后,进行维修时,以学生动手为主,要求学生按既定计划步骤进行维修工作,同时记录出现的难点,根据出现的难点老师提出引导性针对性的问题,指导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进行小组内和小组间的讨论和总结

在实验项目或组织学生维修设备结束后,由小组长组织各组成员,对本次学习和操作项目中出现的问題进行归纳与总结,并按照实际情况完成报告的撰写。然后分别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评分,这种小组之间存在良性竞争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水平。而教师可通过实训过程中观察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且准确地判断该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于往后的课程设计上,对普遍性知识点更有针对性地讲授。

四、成效与不足

在实训室设备维修工作中使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是有很明显成效的。从维修工作上看,有效地减少因维修人员过少造成维修周期过长;从学生参与上看,有效地明显地提高小组长的知识储备能力和领导能力,同时形成一个小组内和小组间的良性学习环境;从老师课后的教学反馈上看,能更好地掌握学生情况,有目的性地推动教学进程,完善教学内容;从实验室管理上看,能更大程度地使用实验室的课余时间,提高实验室的使用率等等。

由于实验室性质、场地和设备等各种客观存在的原因,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也很多。如教师事前准备不足影响维修工作进度的流畅性;如出现的故障超出小组长的能力范围,影响维修小组的配合;如教师现场巡视频率不够,反应能力不足不能及时处理难点故障等等。

参考文献:

[1]刘献君.论“以学生为中心”[J].高等教育研究,2012,(08):1-6.

[2]尹明花.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J].科技信息,2010,8:151.

[3]唐扬波、郑乐藩.探索“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在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3,(06):30-32,45.

猜你喜欢

设备维修以学生为中心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浅谈如何当好企业设备维修主管
“以学生为中心”食品卫生与安全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辨析判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标准应是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