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价值及形成策略

2019-11-26叶晓艳

文理导航 2019年36期
关键词:价值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叶晓艳

【摘  要】作为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引导学生积累和掌握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是当下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本文在明确小学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教学指导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价值;教学策略

基本活动经验是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四基”教学目标之一,在促进学生形成数学核心素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其基本活动经验是小学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源头所在,是基本数学思想得以形成的起点。通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贯彻落实基本活动经验这一教学目标,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效度的提升,同样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强化其在教学中的专项研讨。

一、基本活动经验在小学数学中渗透的价值

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中,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引导学生不断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充分反映出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的重要价值。归结起来,基本活动经验在小学数学中渗透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为促使小学生综合数学素养的发展,离不开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通过引导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有利于强化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帮助他们纠正自己的学习偏差,养成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比如,学生通过参与各式各样的数学基本活动,可以辅助学生建构数学基础知识,强化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促进他们综合数学素养的发展。其二,有利于丰富素质教育。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在数学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理念,但是以往侧重知识讲授或灌输的教学形势限制了对素质教育理念的渗透,不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而通过数学基本活动的开展,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对发展他们的主体性学习能力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其三,有利于丰富数学教学的理论。通过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理念,可以深化教师对数学教学本质的理解与认识,强化其数学理论与实践教学。比如,在教学中渗透基本活动经验教学目标,可以增强教学的时间特性,促使相应的数学教学理论实现现代转型目标,从而丰富以数学活动为核心的数学教学理论。

二、基本活动经验在小学数学中渗透的对策

1.基于操作活动,丰富学生的直观经验

在小学数学教学期间,当下许多教师依旧会侧重讲授或灌输数学知识,忽视实践性操作活动的开展,不仅无法丰富学生的直观经验,也限制了他们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而如果在实际授课中灵活地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数学操作活动,就可以使他们在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获取最佳的直观资料,并且在直接进行动手行动期间体会和掌握最直接的数学经验。通过该种类型的数学操作活动,可以发展学生的感性思维,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虽然该种基于数学教学活动的方式无法使学生进行全面、深刻地感知,但却可以使他们获取更多的直接经验,将操作经验逐步内化成自己所有的数学经验。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使学生很好地掌握这些必要的数学直接经验,教师要通过深入判断、筛选与确认等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去逐步内化数学操作经验,不断丰富他们的直观经验。

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部分知识期间,教师可以转变授课模式,提供给他们直尺、圆规、线和圆片等相关材料,引导与鼓励他们大胆进行动手操作,思考如何利用这些材料确定圆的周长。通过其积极开展思考后,学生可能会想出不同的求解方法,如有的学生可能会利用线将圆围住,之后借助直尺对包围圆一圈所用线的长度进行测量,以此反映圆的周长;有的学生会利用将圆在直尺上进行滚动的方式测量出其周长;还有的学生会采取利用线测量出圆直径的几倍长度,尝试探索圆直径及其周长之间存在的倍数关系,以此找出圆周长的求解方法。通过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动手测量与探索,配合大胆的猜想与思考,可以有效启发他们的思维,帮助他们深刻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并形成最直观的判断、收获丰富的直观经验,这对后续他们学习数学新知会产生积极影响。

2.基于探究活动,发展学生的思维经验

思维经验也是一种小学生需要形成的基本活动经验,这直接关乎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发展,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授课中要注重发展他们的思维经验。而思起于疑,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经验的发展,教师可以灵活运用探究活动的教学形式,引导他们通过开展自主探究掌握必要的思维经验。在引导学生开展数学探究的活动期间,教师可以首先结合数学教学的目标和要求,为学生针对探究性课题设定相应的问题情境,引导与鼓励他们自主体验操作、探究及合作交流等教学环节,使学生体验思维的运用过程,对积累他们的思维经验会产生积极影响,最终让其可以以概念化与形式化等形式,将数学活动经验纳入到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中。

  例如,在学习“加法运算律”部分数学知识期间,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系列以数学计算题为主的问题求解情境。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分析得出加法算式中对两个加数的位置进行交换后最终结果不变这一直观数学模型,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是不是全部加法算式都具有上述这一特征?”这一话题。通过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索和分析,配合举例论证分析,可以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的开展归纳出自己的猜想,并可以以参数a和b对相关的加数进行表示,最终使学生可以将自己探究所得到的数学加法交换律以“a+b=b+a”这种抽象化的公式表述出来。通过该种探究活动的开展,可以深化学生对加法交换律的理解,同时也可以促使学生思维经验的形成。

3.基于思维活动,积累学生的策略经验

策略经验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主要包括证明、类比、归纳与总结经验等,这些经验主要形成于小学生参与的数学思维操作活动中。对小学生而言,其理性思维过程本质上就是经验的积累过程,在小学生参与活动获取经验的期间,要注意引导他们主动进行反思,促进其积累策略与经验。教师可以结合数学教学目标,灵活地设计一些有助于发展他们思维能力的基本活动。

例如,在“平均数”部分知识学习期间,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下述几个层面的数学信息来辅助学生对平均数这一数学概念及含义进行理解。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水资源这一问题,使他们意识到只侧重总量是无法解决相关问题的,还需要从人均数角度考虑问题,促使学生切实体会到平均数的价值所在。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儿童乘车免票这一数学问题,使学生再次体验平均数求解的价值,同时在这个思维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抽样的数学思想。最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该走哪条路这一基本数学思维问题。针对这一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车辆的大致通行状况,共同找出最优的通行路线。在这个思维过程中,可以使学生意识到平均数可以作为选择的一个重要依据,但是只能将其当成一般情况来看。通過上述这些思维活动的设置,可以使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帮助学生切实体会到平均数的概念及作用,使他们不断积累策略经验。

综上所述,将基本活动经验在小学数学中渗透,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丰富素质教育的路径和数学教学的理论。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促使学生拥有直观经验、思维经验和策略经验,教师可以灵活应用操作活动、探究活动和思维活动,可以使学生不断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提升他们的解题能力。

猜你喜欢

价值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