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名著专题阅读教学策略
2019-11-26朱慧敏
朱慧敏
摘要:互联网为现代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无限空间,特别是借助于移动终端,来实现专题化名著阅读,为学生拓展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升阅读品位奠定基础。教师在专题化名著阅读教学中,应构建线上线下“双课堂”,如何通过专题化阅读活动,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发学生阅读思考,真正促进学生深入阅读名著,提升名著阅读成效。
关键词:初中语文 名著阅读 “双课堂”教学
新课标倡导“强化课外阅读指导,丰富课外阅读活动,为学生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氛围。”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学生课外阅读教学提供了信息支撑。特别是通过大数据平台、移动终端,精心构设自主的线上名著阅读环境,增进学生在线交流与沟通,真正让学生走进名著、沉浸经典中。本文将着重从自主阅读、整体感知,构建话题圈群,实现在线交流,突出个性展示,促进学生探究,通过线上线下“双课堂”,让学生能从名著阅读中获得感悟、理解,增进思维认知和判断力。
一、把握互联网阅读的特征,构建名著阅读三重境界
在互联网背景下,对名著阅读而言,无论是体裁、内容都要体现一定的层级性、开放性、综合性。如《朝花夕拾》是具有回忆性的散文集,文学性、思想性兼具,也凝聚了作者对社会、对人生、对时代的严肃思考,尤其是在语言艺术创作手法上更具有独特的魅力。学生通过利用互联网,搜集与之相关的阅读材料,来加深对名著作品的理解。同时,教师在向学生推荐名著阅读时,还要强调阅读方法的多样性。如《汤姆·索亚历险记》,可以通过观影方式,了解原著改编的影片,感受其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还可以阅读专著中节选的“精彩片段”,让学生进行探究、思考、交流,回忆自我童年生活,寻找阅读感悟;还可围绕作品的写法,引领学生展开“读写活动”,促进阅读向写作教学的延伸。互联网背景下的名著阅读教学,教师要把握三重境界。
一是设置开放的阅读情境。对初中生课外阅读,不能固化阅读任务,反而引发学生的抑制情绪。倡导学生自主去阅读,通过设置问题,来促进学生走进名著。《西游记》作为家喻户晓的名著经典,很多学生都通过电视、漫画等方式接触过、了解过,对一些精彩的章节更是耳熟能详。可以依托互联网平台,设计具有开放性、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诱发学生参与名著阅读,驱动学生自主探究、思考和解决阅读问题。互联网丰富的阅读资源、便捷的阅读途径、多样化的阅读方式,打通了课内外阅读通道,也让学生能从中提升阅读理解力和文学鉴赏力。如在“三打白骨精”一节,作者通过对孙悟空心理描写,来增进学生的内心体验。一打,激怒唐僧的埋怨;二打,紧箍咒让孙悟空疼痛难忍;三打,其危险更大。面对妖怪的穷凶极恶、变化多端,孙悟空对师父的忠心与关爱,反而更像圣人。
二是搭建虚实结合的深度阅读氛围。鼓励学生阅读名著,从名著阅读中获得真情实感,提高阅读质量。良好的阅读氛围,既能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更能发挥网络化平台的教学优势,让学生沉浸在阅读中。在《西游记》网上阅读实践中,相信让学生阅读多次后,学生会进入自觉阶段,因为已经陶醉于书。每当唐僧被妖怪抓走后,接下来就要问自己:“孙悟空这次又该去请哪位高人来降服此妖?”这些猜测与疑问,将会激励学生深度阅读。
三是为学生创设属于“我”的个性化阅读环境。在互联网阅读环境中,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开创属于学生自己的阅读环境,带领学生创建个性化阅读方式。如在解读孙悟空时,可以设置不同形式的阅读汇报会,鼓励学生从发现、理解、创造、应用中学会阅读。整个《西游记》中,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经历了无数的灾难和险恶,对学生而言,阅读的过程也伴随着自己的成长。校园生活里有喜有哀,也有学习的曲折与惊险。结合名著阅读来进行课下讨论,联系生活,启发不同见解,增进阅读体会。
二、构建自主阅读平台,促进学生整体感知名著
与传统的课下名著阅读相比,依托互联网平台,借助于线上阅读,来实现对名著的专题性阅读,挖掘名著的丰富内涵,激活名著阅读的学习趣味。平时,可以通过“名著推荐”活动,结合学生学习进度,倡导课外名著整本书阅读;也可以通过“思考交流”活动,针对名著展开简要人物分析,对名著的“精彩片段”进行讨论,增进阅读感悟;还可以分析名著的语言特色、写作手法,通过“写作”活动,来增进读写结合,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增进学生对名著阅读的整体感知中,着重从三方面来推进:一是联系名著,阅读名著原文,把握名著主要内容及故事情节;二是设定阅读任务,制定阅读计划,促进学生有序阅读;三是预设阅读提问,设置专题性阅读讨论活动,让学生结合纸质书、电子书、影视剧等多种名著媒介,来拓展和加深对名著人物、故事、情节、语言特点的理解,夯实名著阅读成效。最后,引入网络化阅读平台检测活动,可以通过学生阅读心得体会,也可通过监控学生的阅讀进度、效果,来指导学生提高阅读质量。
为了更好提升学生阅读整本名著的兴奋点,结合互联网,引入闯关题及阅读平台的数据排行功能,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点赞、评价,激励学生的阅读热情。根据闯关题,每一题都对应不同名著、不同章节的主要人物、故事和情节内容。通过阅读名著来回答问题,增强了学生阅读名著的自律与自觉,也很好地实现对学生阅读进程的良好反馈,督促每个学生都能逐步完成阅读任务。在故事会应用中,通过阅读体验,对所阅读的内容进行整合、捕捉、筛选、提炼,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对人物、情节的生动描述与表达。这些语音在上传时,学生可以反复操练,上传最满意的音频文件,提高学生的语言概括与整合能力,增强口语表达信心。
三、创建话题圈群,增进学生在线交流与深度阅读
在创设名著专题阅读氛围中,对一些中篇、长篇名著,为了增强学生的阅读信心,借助于互联网平台,创建名著阅读话题圈群。如针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著阅读,设置精读“筑路圈”,通过对名著人物、故事的提炼,设定不同的问题,引领学生把握作者的写作手法,强化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刻化与理解。在引领学生阅读《水浒传》时,设置“水浒群”,并设置关于小说精彩片段的阅读问题,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智取生辰纲”等。通过问题设置,让学生能对《水浒传》的名著精华进行学习、理解,促进阅读知识迁移。同样,在名著阅读指导中,了解人物、情节,往往是阅读的表层信息,还要鼓励学生深度阅读,把握名著的精神内涵。对《西游记》阅读,通过网络引入《<西游记>漫话》《解码<西游记>》《煮酒探西游》等经典解读范本,让学有余力的学生,从多种名著解读中了解思想精髓,多角度、全方位地探究名著的写作技法,促进学生从浅层阅读走向深度体验。
利用互联网来拓展名著阅读,还可将阅读展示融入其中,让学生通过阅读,写名著阅读感悟。围绕名著人物、情节、语言手法,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在阅读《格列佛游记》后,开展主人公性格的讨论,并对作者的讽刺写作手法进行交流;在学习《汤姆·索亚历险记》后,组织学生探讨“成长的烦恼”活动,对照作者及作品,反思生活与自我;在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报告会、专题交流会、朗诵会等活动,实现线上阅读与线下活动的深度融合,加深学生对经典名著的学习、理解。
参考文献:
[1]魏立邦.一枝一叶总关情——浅谈初中语文情感教育教学[J].甘肃教育.2018(20).
[2]陈莲红.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训练[J].学苑教育.2018(22).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青岛城阳附属学校)
责任编辑:邓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