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段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策略

2019-11-26张晓宏

江西教育C 2019年11期
关键词:小学低段学习习惯策略

张晓宏

摘要:小学低段儿童各方面尚处于适应阶段,其学习习惯也在逐渐形成,可以说,刚入小学开始的一两年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期,但在我国的教育背景下,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家长和学校过分关注儿童学习成绩而忽视学习习惯的养成。因此,根据小学儿童不良习惯的影响因素探究相应的策略是当前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关键词:小学低段    学习习惯    策略

叶圣陶先生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可见良好习惯对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2011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总目标第三条提出“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也提出“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因此,教育教学中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低段儿处于各方面塑造的關键期,如果能在他们刚入学的一两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无疑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小学低段儿童常见的不良学习习惯

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在研究中通过对小学低段儿童的观察和访谈,发现他们的不良学习习惯表现在课前、课中和课后。

(一)课前的不良学习习惯

一是课前知识准备缺乏。在观察中发现80%以上的儿童不会自觉主动地进行课前相关知识的预习,只有当老师提出“硬性要求”后才会提前预习,而且预习的质量也不尽如人意。二是课前活动准备不足。比如在上课铃声响之前,低段儿童对下节课需要用的学习工具、课本等往往不做准备,导致教学之前的课堂混乱。从混乱到有序不仅要占用教学时间,而且会影响教学质量。

(二)课中的不良学习习惯

一是上课专注度不足。大部分儿童在上课的十到十五分钟内专注度尚可,之后就表现为各种注意力分散的状态,如坐立不安、不断地弄铅笔橡皮、翻开抽屉、和旁边同学说话、看向窗外、作埋头沉思状等等。二是课堂纪律意识淡薄。对于刚入学的低段儿童来说,课堂纪律是挑战他们的重要课题,小学相对安静、规律的课堂教学与幼儿园自由的游戏活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很多儿童表现为不适应也是常态。这种常态在儿童身上表现为不举手就随意插话、在老师没有要求的情况下擅自翻开课本、在老师讲重要内容的时候他在做作业等违背课堂规律的事。三是儿童不正确的书写和坐姿等。如书写笔顺错误,不正确的书写姿势,眼睛离书本距离太近、胳膊抬太高导致无法驾驭铅笔,坐姿问题导致的字体歪斜等,长期下去必将影响身体正常发育。

(三)课后的不良学习习惯

一是作业完成质量不理想。大部分低段儿童没有养成完成作业后要检查的习惯,导致错误率较高,还有一部分儿童作业态度不够认真,字迹模糊,敷衍了事,这些直接影响教师第二天上课的进度。二是课后复习习惯缺乏。家长和学生都只把家庭作业作为知识巩固的环节,如果教师不布置课后作业,他们就不做任何复习。真正有效的学习应该是,每天针对课堂学习的内容进行有规律的阅读、计算等进一步巩固知识。

二、小学低段儿童不良学习习惯的成因分析

每一个儿童的成长,都必须经历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的洗礼和熏陶,除此之外,儿童自身的因素也是影响成长的原因之一。

(一)家庭因素

父母是儿童的启蒙教师,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最初环境,与家庭有关的一切都会影响儿童习惯的养成,其中家庭教养方式和家庭环境氛围是影响儿童发展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在家庭教养方式中,忽视型的父母任孩子自由发展,在缺乏监管的绝对自由时空里,儿童自身没有足够能力养成良好习惯;控制型的父母过度严格让孩子觉得压抑,长此以往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性也将丧失;溺爱型的父母纵容孩子的不良习惯,被孩子牵着鼻子走,从而使儿童的不良习惯根深蒂固;民主型父母愿意与孩子沟通,更有利于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

陈鹤琴说:“一个阅读的环境造就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引用到当前的环境,可以说一个喜欢玩手机的家庭环境造就一个喜欢玩手机的孩子。当前,很多父母下班回家后的绝大部分时间与手机“沟通”,只是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帮助孩子一起完成作业,而不是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二)学校因素

教师是学校和学生之间的纽带,是学校中对学生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因素。有些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认为培养学习习惯是家长的事,作为教师只要关注学生的分数,提高分数才是重中之重,从而忽视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指导。而有些教师自身事务繁多,只疲于应付各种任务,没有多余时间关注孩子习惯养成之事。还有一些教师对自身要求较低,上课经常迟到、早退或缺课,随意指责批评学生,不顾自身形象,对学生不公平等都会降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

学校的环境氛围也会影响儿童习惯的养成,在一个到处看不见垃圾,师生、师师、生生都彬彬有礼的环境氛围中,一个乱丢垃圾、说脏话的人就会显得格格不入。但目前很多学校比较注重显性的、可以作为衡量学校质量指标的物质环境的布置,而忽视隐性的心理精神环境对儿童的影响,一些素质相对较差的教师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儿童自身因素

刚入小学的儿童存在衔接方面较多的问题,表现在儿童身上其一是自控力较弱。与幼儿园较宽松自由的环境相比,小学对儿童提出了更高的纪律和规章制度要求,这使得刚入学儿童较难适应。其二是儿童对良好学习习惯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小学低段儿童心理发展还不成熟,自我意识较弱,很难把目前的习惯与未来自身发展联系起来,还需要成人的监督和管理。

三、小学低段儿童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策略

针对影响低段儿童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因素,家庭、学校和儿童自身在各方面都应作出努力。

(一)家庭方面的策略

家长的监管在儿童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一,家长要做好监督和引导。如对孩子出现不良的书写姿势要及时纠正,告知不良姿势给他带来的不良影响,当孩子纠正后应及时给予表扬,并激励其继续保持,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当孩子按时完成作业有困难时,家长可与孩子一起设计一份每日计划表,监督和帮助孩子按照计划表完成任务。其二,家校联系,形成合力。养成低段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只靠学校或家长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家长和学校携手,共同完成这一使命。针对低段儿童存在的问题,学校可通过家校委员会、家校通、定期家长会、离校沟通等方式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基本情况,这样家长就可以有针对性配合学校教育教学的相关内容指导孩子。同时家长也需要经常与教师沟通,把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及时告知教师,从而形成合力共同监督和引导孩子,这对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无疑是事半功倍的。

猜你喜欢

小学低段学习习惯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试论体育教学中语言的巧妙运用
敢“问”路在何方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试析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
初中英语教学漫谈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