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机及分析化学》微课设计方案研究—以“缓冲溶液及其缓冲原理”为例

2019-11-26周逸轩赵正鸣王玉新

山东化工 2019年21期
关键词:缓冲溶液分析化学课件

周逸轩,赵正鸣,王玉新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台州 318000)

目前,我国高职高专药品生产技术专业大多开设有《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该课程作为大一新生的必修基础课程,网络教学的多样化给其课程改革和探索工作提供了机遇和挑战。以“四大平衡”与“四大滴定”的整合为方案进行建设与改革。结合微课、网络平台等互联网手段,提高了教学效率,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4]。

作为多年从事《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工作的人员,发现《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欠佳,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学生掌握较差,导致一些学生对于完成课后作业有困难、感觉无从入手。这归根结底是由于学生存在对基础知识学习兴趣不浓、基础理论掌握不够等存在问题[5-7]。如果引入微课教学形式,将知识点分解后进行逐一讲解,节目时间短,教学内容突出明了,方便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上观看和学习,不仅适合学生选择性、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也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点和练习课后作业。

1 微课教学目标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 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知识点片段视频,但同时还包含与该知识点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这是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表现在:①解决微课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有效对接的问题;②解决微课应用平台功能不够完善的问题。

借助录屏软件和视频摄制技术,开发和制作《无机及分析化学》一系列微课,可以辅助日常教学,丰富教学形式,巩固基础知识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同时能够更新老教师教育理念,促进教学团队研究、视频摄制和课件制作等能力;并且《无机及分析化学》微课视频开发与制作技术能够借鉴、拓展到药品生产技术产业其他课程。

2 微课案例设计

现以“缓冲溶液及其缓冲原理”这一知识点为例,详细阐述微课设计思路及微课设计教案:

2.1 微课设计思路

1)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摄入酸性或碱性的实物,人体的血液保持pH值为中性?旨在让学生思考实验结果的原因所在,为课堂内容做铺垫。

2)设计实验:常温下,取三杯相同的纯水(50 mL)溶液编号为1号、2号和3号,分别向2号和3号纯水溶液中加入一滴(约为0.05 mL)NaOH (0.1 mol/L)溶液和一滴(约为0.05 mL)HCl (0.1 mol/L)溶液,用pH计分别测定记录;再取三杯相同的HAc-NaAc溶液(50 m L,各组分浓度均为0.1 mol/L)编号为1号、2号和3号,分别向2号和3号HAc-NaAc溶液中加入一滴(约为0.05 mL)NaOH (0.1 mol/L)溶液和一滴(约为0.05 mL)HCl (0.1 mol/L)溶液,用pH计分别测定记录,其实验结果如表1。

表1 缓冲溶液实验结果

3)原理解释:通过实验现象解释缓冲溶液的概念,并且阐述缓冲原理。

这种具有能保持pH相对稳定性能的溶液(也就是不因加入少量强酸或强碱而显著改变pH的溶液)叫做缓冲溶液。缓冲溶液中的共轭酸和共轭碱能够分别中和滴入的OH-和H+,极大的减弱其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

4)解释引入问题:正是由于人体血液中存在的缓冲溶液,所以摄入酸碱性食物,并不会改变血液的pH值。

2.2 微课设计教案

具体的教案设计详细方案如表2所示。

表2 缓冲溶液及其缓冲原理微课设计

表2(续)

2.3 实施微课教案与方法

2.3.1 实施方案

微课的实施由规划微课、设计与制作微课、应用微课以及评价微课四个环节组成,如图1所示。其中评价微课后,要将评价结果进行反馈,以促进微课持续完善和改进。

图1 微课实施方案

2.3.2 实施方法

根据在教学中存在教学难点、疑点、重点,确定微课的开发的一系列微课题。针对每一个微课题设计优秀的微课方案。将制作好的微课课件提供给学生学习,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修改调整,最后确定优秀的微课课件。对微课课件进行分类,形成系列微课件,上传到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

猜你喜欢

缓冲溶液分析化学课件
现场操作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绿色分析化学实验改革
基于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几种缓冲溶液简介及应用*
预防医学专业基础化学缓冲溶液pH教学总结
基础化学缓冲溶液教学难点总结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课件综述——《识字三》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中药学专业分析化学基础课的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