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穿石的守望
——浅谈班主任德育教育的策略
2019-11-26唐素贞
唐素贞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第七中学,浙江 杭州 321004)
一、德育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德育教育开展必须清楚目前德育教育的现状,德育作为班主任工作中的核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高中学段德育过程出现了一些我们不得不引起重视的问题:第一,部分班主任德育观念的不完善,有的甚至认为无为而治,自由发展,这样的观念导致学生有才无德、无才无德的现象在社会上频频出现;第二,德育教育开展往往滞后,很少有班主任防患于未然,一般都是事情发生酿成后果时才开始重视,重视也很少重视到道德问题上,只是针对本件事情进行处理,没有当成生成资源对其他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第三,德育教育手段比较单一,通常是口头责骂,或简单粗暴惩罚,效果欠佳,往往造成学生的仇恨心理,德育不成反而造成恶果。
现状的不乐观需要我们高中班主任加强重视,教师育人为本,班主任的工作离不开德育,实践经验证明,重视德育教育的班主任在管理班级上得心顺手,学生也能有很快的成长进步,相反,忽视德育教育或对德育没有足够重视的班级,班级凝聚力涣散,纪律差,氛围乱,出错多,成绩差,结果差。
二、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前提——发挥自身示范作用,以身作则,以心换心,以德育德
信息社会的教育教师凭借见识渊博很难让高中学生服从。因而,在此现状下,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成为吸引学生的关键,一个对待事情坚守正义,坚持正确价值观的班主任更容易影响学生道德的完善。相比,现实中一些班级班主任,对待学生矛盾不分对错,一意孤行,与任课老师相处态度不良,这样的班主任影响学生的交友观、是非观,这样的班主任也很难得到学生的信任与服从。
具体措施:教师提升自己综合素质,做好榜样:教师应该不断加强学习专业知识教学技能,不断加强对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解运用,教师的榜样作用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应该是这样一种状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二)思路——"知情意行"阶段走,态度品德不落后
"知情意行"四个环节应该循序渐进,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应该通过价值澄清、科尔伯格道德两难问题等手段培养学生的是非观;在道德情感的培育中班主任可以用自己的情感感化学生,可以丰富学生的道德观念或者创造情境激发其情感体验;而对于道德意志的形成,班主任要做的是,课上课下加强道德意志的锻炼,比如抗诱惑等等;最后道德行为的形成需要班主任采用斯金纳的强化原理进行行为塑造,也可以教会学生进行自我强化,对学生的道德道德行为进行适度奖惩。
总之,高中生的态度品德培育是需要长期努力,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分为"依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应该有足够的耐心帮助学生把正确的"别人的规则"变成"自己的规则"。学生犯错是正常的,对待学生的错误行为,班主任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醒悟,认识错误,为了防止反复,班主任应该帮助学生切断不良诱惑或者故意提供来转变他的错误行为,最终让他们彻底走出错误形成完整的自我观念,实现全面成长。
具体措施:高一上学期班会等课,开展各种话题的班会,帮助学生提高道德认识;高二在班级文化建设里设置德育奖项,由学生评选,以此加深道德情感;注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及时鼓励或批评,实施强化或抑制等。
(三)核心——奏响班级主旋律,打造班级文化,关注群体心理
教师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利于德育教育的进行,人群中会有这样一种心理:从众心理。教师可以把握人心理从众的特点予以学生教育,比如制定班级道德考核标准,所有成员共同遵守,对考核标准的态度决定其个人在班里的受欢迎程度。也就是谁不遵守规范,谁就会受到班级舆论的压力和批评,成为班级里不受欢迎的人。这要的做法是利用个人为了维持群体认可必须去内化正确的道德规范。
具体措施:班主任应该积极建设班级文化,让班级文化渗透到每个学生的道德成长中,定期开办班会,听取班委会成员的实况反馈,听取每个学生的成长汇报,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内心道德的成长变化,发现自己道德上的最近发展区,实现自我监督,自我成长。班主任在实际中需要做到的是找准方向、确定目标、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对待班里支持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再接再厉,对于班里犯错的学生尽最大可能进行德育教育,对于班里的犯错“顽固派”分子,选择“孤立”等多种方式帮助其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加强道德修养,减少犯错,做道德的文明的人。
(四)手段——精准定为学生个性,因材施教,德育应该找"痛点"
在心理学上,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气质,气质的类型包括: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不同气质有着不一样的外显表现,比如胆汁质类型的学生是学校犯错群体中较多的一类。这类学生脾气差,极端性强,经常处于干劲十足或者情绪低沉状态。他们三分钟热度,经常控制不住情绪而大发脾气伤害到其他学生却全然不知。
对待胆汁质类的学生进行德育,班主任应该对其先讲道理,耐心说服,态度要平静、安详、严格,培养他在耐心、沉着和自制力等方面的修养。不能在人多的场合进行批评他们,表扬也要适度,否则适得其反引起骄傲自满。
具体措施:原则——每个学生的个性气质不一样,所采取的德育手段也不一样,德育的进行绝对反对"一刀切";前提——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把握学生道德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操作——班主任应及时学习心理学相关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在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学生",及时解决问题,掌握"个性化"的德育方法,找准学生心里的弱点,因材施教。
(五)借力——定位学生交际圈,收拢群体小头目
在一个大的集体中,常常内部有多个小集体,每个小集体成员因为一样的目标,或者一样的爱好,类似的家境等等因素聚集在一起,这样的小集体给他们归属感,安全感。这样的小集体也可称为小团体、小群体。在班级的小群体当中,有的小群体呈现亲集体的表现,支持班主任工作,与班级建设站在同一战线,这样的小群体是值得鼓励。但也会有偏离集体的小群体,在班级中就是喜欢捣乱的这一类学生组成的小群体。这一类小群体有其专门的核心成员,其他附属成员对核心成员会拥护,模仿。
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应该通过观察等方式掌握学生的小群体性质,成员等。对有可能发生恶劣事件的小群体的领头人进行"特殊照顾",这里的特殊照顾是指采取一系列宽严相济的有效手段赢得这些小集体核心成员的信任,把偏离集体的小群体带回正轨,从而更为有效地影响整个班级德育的发展。
小群体改善措施是班主任德育的突破点,是德育教育较为省时间有效率的措施,这种措施类似于“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班主任征服一名小群体头目相当于征服了一个小群体,逐个“击破”,在全班形成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