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协同体育浅谈小学体育课堂管理的必要性
2019-11-26高恂
高 恂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江苏 苏州 215228)
一、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课堂管理概述
体育课堂教学管理是按照体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体育课堂教学工作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评价的过程,它以不断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为目的,实行全程性管理。小学体育课堂管理就是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实施的管理,主要针对的小学生,需要管理的细致具体。
二、小学生自身可塑性的需要
根据体育新课程标准将小学生的学习划分为三级水平,水平一到水平三分别相当于1-2年级、3-4年级、5-6年级。这三级水平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划分的,是逐级提高的。水平一学生的身体骨骼开始茁壮成长,下肢的增长比下肢要快,肌肉发育不完全,含水分较多,肌纤维较细,关节囊韧带薄而松弛,关节的活动范围较大,但是牢固性较差,容易发生脱臼,依据上述身体特点,水平一小学生不宜进行剧烈的运动;水平二学生的身体素质指标都有所提高,速度、腰腹力量、柔韧、速度耐力素质指标是水平二学生的敏感期,该时期学生的骨骼可塑性较大,要注重身体姿势的培养。该水平的学生感知觉的无意性和情绪化比较明显,注意力不够稳定、持久,但兴趣非常的广泛,依据上述心理特点,练习的时间不宜太长;水平三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的最高峰时期,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较快,是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大好时期,依据以上特点可以加大相应的练习容量。综上所述: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相应的阶段性,小学生的身心是发展的可塑性强,这就需要体育课堂管理,教师通过管理学生、管理教学内容、管理教学组织方法、管理器材,使其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充分的发挥体育教学的作用,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服务。
三、小学体育课堂环境复杂性的需要
体育课堂教学是由室外课教学和室内课教学组成,主要以室外课为主,是以身体和思维共同参与的一项特殊的活动,活动中除了要教给学生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外,还要教给学生锻炼身体的能力及适应社会需求的各种体育娱乐活动能力。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的特殊性也反映了复杂的体育课堂教学环境,首先体育教学课堂多以室外为主,风、温度、阳光等天气因素都会影响体育课堂教学的开展,不同的天气条件需要设计不同的运动负荷,需要对学生的运动量进行合理地控制。其次体育教学课堂场地亦是复杂,学生体育技能的学习要借助运动器材的辅助,往往是人手一件,体育器材的引入同时也带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而安全是小学体育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保证,因此需要教师对学生练习行为进行监督,唤醒学生的安全意识,保证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四、儿童协同体育模式的协作性需要
儿童协同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统筹有利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各个因素,协同进小学体育课堂中,辅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如小学体育课堂与音乐学科的协同,小学体育课堂的准备部分可以协同音乐组织学生做准备活动,优美的旋律带给学生听觉的刺激,激发学生运动的兴趣,使学生迅速地进入运动准备状态。基本部分可以协同音乐,根据音乐的节奏快慢强弱控制学生的运动负荷,以此来调节学生的练习时间、休息时间、练习强度,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地调节学生的练习与休息,调动学生的练习热情。结束部分可以创设舒缓的音乐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放松学生的身心。然而这样的协作过程是复杂的,需要教师实施相应的管理、控制、引导、评价。小学体育课堂不是某个学生个体的课堂,而是集体的课堂,儿童协同体育模式下学生学习过程更多的是学生间的协作过程,然而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协作意识是小学生比较欠缺的,所以需要学生实时地进行引导,管理学生的协作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的协作意识。
五、小学体育课堂管理的动态性需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发展的、运动的”,小学体育课堂管理也是运动的发展的。对于体育教师而言,每个教师会教很多个年级、班级,而每个班级的学情是存在差异的,相同的管理策略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班级,更何况不同的年级了,因此小学体育课堂管理是变化的、动态的,而恰恰是这种变化的小学体育课堂才更需要体育教师的管理。
结语
小学体育课堂由学生、教师、教材、教学环境等构成,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可塑性及课堂教学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小学体育课堂需要管理,而基于儿童协同体育模式下的小学体育课堂,更加注重学生生的主体性,利用多因素的协作共同促进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于课堂教学管理的需要更加迫切,小学体育课堂管理的动态性也需要管理者的参与,才能促进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因此,基于儿童协同体育教学模式下,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施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