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发展对策

2019-11-26

读与写 2019年2期
关键词:科学课科学探究

彭 舒

(贵州省湄潭县永兴镇流河渡小学 贵州 湄潭 564100)

1.关爱有度,创建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热爱学生是教师崇高的职业道德,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一个对学生冷漠无情的人是根本无法实行教育的。没有爱心,就不能掌握成功教育的方法;没有爱心,就没有健康发展的学生。教师要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处处为学生着想,使学生认识到教师的理解和关怀。这样能换来孩子对教师的喜爱和信任,这不但能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创造性,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发挥学生学习的潜能。而且,这也是教师教育教学获得成功的前提和需要,它能在教育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创建起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做一个深受孩子喜爱的教师,教育教学的效果就达到了一半。

关心热爱学生最好的层次应该是通过老师的努力,为学生创建一个安静的、有思考更有思想的学科学、用科学的教学环境。有人考察过国外的小学科学教学,他们发现儿童上科学课时总是很安静,说话声音很小,这既是个人素养的良好表现,也反映了教学状态之有序。我们的儿童并不是天生就是个吵闹者,他们小时候也会一个人安安静静地摆弄玩具,也会用半天时间痴迷地看小蚂蚁爬动……浸泡在科学的世界中乐此不彼。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安静沉稳的心态有利于孩子提升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孩子天生是个探究者、倾听者,自然,回归安静的课堂更有利于孩子进行探究活动。

2.精心呵护,营造喜爱热爱的科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动力,是学生求知的向导,也是学生成才的起点。只有不断激发起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各种科学的探索活动中,并自觉地学习自然科学知识。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一位教育者应该研究的课题,也是每一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注重的问题。为此,教师要不断学习,增强科学知识的储备量,同时努力探索科学课堂教学的艺术性,营造兴趣盎然的科学教学格局,使科学课堂生动活泼,神密有趣,科学课探索活动自然就会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好奇感。这样,就能使学生被科学探索活动所深深吸引,并对科学课发生浓厚的兴趣,继而产生盼望上科学课,渴求体验亲自动手探究科学知识的过程,逐步增强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可见,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重要的方法和手段。

3.尊而不“纵”,呵护神奇神秘的探究情趣

小学生对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好奇心,是培养学生科学兴趣最好的心理基础。教师要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自觉地亲近教师,主动地接受教育。孩子天生就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新鲜感,常常问这问那,提出很多稀奇古怪的问题。面对学生的各种问题,教师应精心呵护、循循善诱,并抱着极大的热忱,耐心地予以解答,细心地指导他们如何寻求答案的方法。学生体会到教师这样尊重他,也会更加信任教师,尊重教师,并主动地投入到科学探究学习中来,让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和保护。只有真诚的关怀和尊重学生,相信他们的力量和能力,才能促进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自觉地亲近大自然,把观察身边的各种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当成自觉的行为和习惯。

但是,尊重绝不等于放纵。科学课因为实验较多,老师只要稍有不慎就会“失去管控”或者“强加干涉”。科学课“有序”与“和谐”无疑是相近的两个词。课堂做到了和谐自然也就有序。之所以无序,正是因为课堂中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音符:不懂谦让,不肯倾听,不愿协作……,这些现象多了,教学秩序便无法保证,更别谈教学的灵动性和流畅性了。

4.导而有“法”,牵扶体会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现代科学知识和科学结论是科学家们通过艰苦的努力,经历了无数次的观察实验才得出来的。纵观当今质量压倒一切的教育现状,很多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一般不会将精力花在吃力不讨好的过程与方法的科学探讨上,只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前辈总结的结论上。笔者认为,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让教育真正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引领孩子重视科学探究中的过程与方法,像科学家那样去亲身经历、体验发现的过程,指导孩子们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一步步深入探寻科学的结论,让学生动手去实践对能力的提升自然胜过纸上谈兵。

5.放而不“松”,培养合作共赢的团队精神

在科学教学活动中,小组合作是主要的探究学习方式,它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将孩子分配在一个个小组里进行探究活动,在小组成员间构建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成员之间要相互激励,相互促进。这就要求每个孩子要与同伴进行协商,要认真听取和尊重小组内同学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分工合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集中集体的智慧完成好小组的探究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在这种环境氛围里学习,能使学生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感受到与他人合作的愉快,从而对新知识的理解更丰富、更全面。合作交流,与人分享这也是科学探究和人类生存的一种必需的素养。

总之,在学生科学学习活动中教师要组织、引领好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要与学生平等参与学习科学的活动,要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给予充分的关注、理解和尊重,并自觉成为学生学习的亲密伙伴,以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去影响孩子,使学生对科学领域有初步的了解,并学习一些最基本的科学知识,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探究科学知识的方法,建立一些最基本的科学观点,形成最基本的科学态度,以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猜你喜欢

科学课科学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上一堂动森科学课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为一二年级小学生准备科学课
科学课教学反思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