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对策探讨
2019-11-26周爱斌
周爱斌
(江西省丰城市洛市罗山小学 江西 丰城 331107)
新课程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与传统教学形式相比,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的地方,在新课程环境下,我们更要注重孩子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自主学习,获得新知。
小学数学教学是一种活动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实施多种方法,创设情景和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灵活变化的练习教学手段与方法,科学的评价学生。那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呢?
1.组织教学,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教师的课前准备态度决定着学生的课堂学习态度,所以课前教师需精心准备的内容很多。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首先,要指导学生充分地预习。预习时让学生自己先找出本节课的重点,自己通过自学掌握的知识及本课的疑惑,找出疑难之处,尝试解决后作好记录。这些预习将有力地促进学生自学。其次,钻研教材和把握教材。这是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要靠教师钻研教材,通过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来确定教什么,也就是解决教学内容的问题。把握教材不仅是指理解教材中的每个知识点,更是对教材的整体把握,这就要求教师熟悉本学科的课程标准,了解教材编者的意图,清楚整个学段教材的逻辑线索,能够把前后相关的知识整合起来。
2.给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是现代课堂教学"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具体表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看作是具有独立主体意识、有独立人格尊严的人。他们有共性,也有个性。要让学生在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我,获得成功的体验,还要重视学生潜能的发掘。
过去,我们总想把自己的学生都培养成统一的、整齐的合格产品,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实践证明,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的。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给予学生最多的应是鼓励、尊重。师生之间是一种理解、信任、民主合作的关系。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以及思维的结论,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他们可以提出与教师或其他同学不同的见解,并阐述自己的正确理由。他们既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思考问题,又不担心由于未学会或答错题而受到批评、羞辱或责骂,他们甚至能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超前思维,使个性得到全面发展,逐步成为创新人才。
3.教学方法的改进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是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课改下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有效、合理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好,学得主动、生动活泼。教育改革新思想、新观念,只有真正融入教师的脑海和行动中,融入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通过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积极的创造性的参与,其生命之树常青。虽然新课改搞了几年了,但是我们老师在课堂上讲解课程内容是依旧沿用以往的教学思维,对学生进行评价也采用试卷,考得好的学生就是优秀学生,考得不理想的学生就是差生,这种评价方法是不可取的。教学目标也不十分明确,教学措施也不十分科学,最终导致教学效果的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老师就应该转变教学观念,紧跟时代,根据班上学生的实际水平讲解不同层次教学内容,最好进行分层教学,对不同的学生采取分层布置作业,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
其次,加强课堂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设置作业时,我将繁杂的教学知识融入到学生喜欢的游戏中,这样加强课堂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如在教学“除法”时,我给同学们设置了一个这样的作业题:“请你回家,将家中的苹果平均分给你的家人”,自己设置题目,自己解答,结果在第二天的课上,学生们都把自己的小手举得高高的,等待着回答,这充分说明作业的设置直接关系到学生学的情况。
4.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发展,保证学生学习数学有兴趣
兴趣是学生认识需要的情趣表现,是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心理基础,是学生注意的重要源泉,是儿童喜爱并全身心投入某种学习的动力。一要创设能激发学生乐学的问题情境,触发学生产生探求知识的愿望,诱发出探索思维的活动,从而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与认知因素和谐发展,相互促进。二要创造操作情境,使学生想学。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我们如果将学生的“动”迁移到学生的“学”上,就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适当增加一些学生动手实践的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不管运用怎样的教学方法都要切实地考虑学生的需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情想,选择合适、有效的教学方法,大胆创新。不同的学生拥有不同的个性,教师尤其是新手教师更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的一切,加上一系列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