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教学如何提升学生节奏感

2019-11-26何建军

读与写 2019年10期
关键词:节奏感器乐音乐课

何建军

(甘肃省嘉峪关市逸夫小学 甘肃 嘉峪关 735100)

引言

从古至今,我国教学模式一直以来处于顺应时代趋势的状态,然而不变的是数千年以来秉承的教育理念。我国教学理念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孔子时代,因而一直以来我国许多优秀杰出的教育家秉持“教书育人”的理念,将各个时代的教学模式发扬光大。而小学音乐教学作为为学生今后成人打下基础的正确导向的基础性学科,其教学的意义则是引导还是儿童的学生去推开实践与感知的大门。音乐是一种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它无法离开发声、操作与感知,因此“节奏感教学”作为小学音乐教学的基础,能够有效对学生进行实践与感知的基础培养训练,从而为今后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节奏感的培养在小学低段音乐课中节奏训练的重要性

1.1 音乐课中的节奏学习具有人文性。音乐作为艺术的表演发展分支之一,现代以来一度被娱乐等理念所代表,然而追溯其根源,音乐的本质是代表了当下社会意识形态。早在我国久远的奴隶制社会时期,其杰出音乐代表巨著被孔子赞为“诗三百,思无邪”,因此音乐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具体体现,也是国家政治性质的一种文化符号。音乐作为传承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历史长河的源头或者是看不尽遥远的未来,音乐都是作为当下社会意识形态被各个国家、民族与群众注入新的活力与新的思想。因此,音乐具有社会意识性却又不分国界,音乐具有思想表达能力却又不分民族,可以说音乐本身具有极其鲜明的人文性质,尤其是在儿童教学的小学文化浸染氛围中,对小学生起到正确认知的引导显得极其重要[1]。

1.2 小学音乐课的节奏训练有利于审美性能力的提升。小学音乐课的节奏训练是作为小学生接触音乐课程的基础教学目标,也是小学音乐课程教学对儿童进行启迪的引导方式。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以“育人”为核心,而音乐等艺术形式的教学课程,则是以“美”育人。因此,小学音乐课是对儿童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进行引导、提升的一个过程。而“节奏感教学”是音乐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成分,因此小学生对于“节奏感教学”的训练往往代表了其对音乐的鉴赏过程。小学生通过“节奏感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艺术的鉴赏能力提高到一定的地步;而鉴赏能力的提高,则是对学生思维能力与感知能力起到一定的帮助[2]。

2.如何培养小学低段学生的节奏感

2.1 器乐演奏有助于音乐节奏感的培养。近年以来,许多家长逐渐重视对于孩子的艺术浸染,学校中有许多孩子被家长送去学习古筝、钢琴、小提琴等乐器,这使得学校中存在一部分小学生对于节奏感训练更为得心应手。在小学音乐课堂上,音乐教师也可以通过器乐演奏的方式从而帮助小学生音乐节奏感的培养,学生可以通过课堂上教师的实时演奏来感知节奏。同时,学生可以通过模仿教师演奏的方式来训练音乐节奏感。通过课堂上观察教师器乐演奏的方式不但能锻炼学生的感知能力,还提升了学生对演奏动作尝试的实践能力。在实践演奏的过程中,学生将掌握节奏感的把握,从而将感知能力与实践能力相结合,达到“音乐育人”的教学目的[3]。

2.2 肢体语言有助于音乐节奏感的培养。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肢体语言亦有助于学生对于音乐节奏感的培养,学生通过掌握各种动作,让身体与音乐节奏产生配合,互相协调,从而达到节奏训练的教学目的。而教师可以通过器乐演奏或声乐等方式辅助学生教学,从而避免学生肢体语言单一致使节奏感训练陷入过于劳累乏味的教学氛围。在奥尔夫、柯达一、达尔克罗兹等国外优秀的音乐教育体系的指导下,采用教师器乐演奏与学生肢体语言的配合式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完成音乐节奏的训练目标[4]。

3.结束语

我国近代以来对于小学音乐教学提出了教学新目标,在“以人为本”的基础理念的引导下,现代小学音乐教学逐渐将重心从传授音乐技能转移到了感知实践教育为目标。教师通过器乐演奏、肢体语言等有效教学方法培养小学生音乐节奏感,避免处于儿童时期的小学生节奏概念模糊与节奏不稳等常见问题,从而达到教育儿童审美性能力提升与人文性共鸣的双重目的。

猜你喜欢

节奏感器乐音乐课
中国器乐表演艺术研究的理论建构
音乐课中集体舞教学的思考
喜欢的课
小学音乐课合唱训练现状及改进
《节奏的美感》教学设计
《节奏的美感》教学设计
媒介视角下中国民族器乐的传播和发展
众生相
大合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