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究
2019-11-26王燕辉
王燕辉
(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启慧小学 福建 晋江 362200)
引言
数学是一门理论引导实际的学科。学习数学的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如何学会应用。数学源于生活,数学的知识不仅源于生活更确切的来说是高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数学就是人们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能够融入生活中的数学,会加深学生对数学记忆,以及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可以化枯燥为生动,给学生时间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树立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信心和意识,使生活问题数学化。故此,我们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要培养学生们将数学运用到生活中的思维方式,使教学更有效,最大程度实现因材施教,让学生们学有所成。
1.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教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数学教育只有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才能将数学的意义运用出来,让数学回到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更好地将数学教学和生活实际相结合,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践与探索机会,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活跃课堂气氛,并教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数学问题,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能够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方式能够极大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教学生活化教学的具体措施
2.1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做到学以致用。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自己动手,体验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抽象的数学问题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的责任不仅是诱发学生解决现实问题,更侧重于培养学生从众多条件,众多信息中挑选出最为重要的条件和信息来解决现实问题,体验用数学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与快乐。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数学信息,面对现实问题要想着从数学的思维来解决,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将问题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意义。
2.2 运用数学思维来构建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数学源于生活,我们做的每道数学题都可以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数学题与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能够激发学生的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会增加学生对小学数学的爱好程度。对于小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以及获得的尝试,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在日常的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去拓展学生认识数学并发现数学的空间想象力,并重视日常生活中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的积累。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利于激活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3 巧妙设置问题,开拓学生大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思,联想导入新课。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巧妙的提出实际问题,如为什么避雷针铁塔要做成三角形?为什么铁门要造成四边形?为什么车轮要造成圆形?给你一根木棍就可以测出一座高楼的高度,这样做有何用意?设置悬念,激发他们探索隐藏在表面现象背后的秘密,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数学知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学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或者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也可以让学生试着设计一些小东西。学习了平均数,可以让学生试着举行某些比赛,让学生试着去计算,去当个小裁判。
2.4 引导学生进行课下讨论。课下讨论与课上学习不同,具有宽松的讨论氛围,学生有高涨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传授知识的难易程度,将班内学生分成几个课下讨论小组,对知识进行深度探究,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锻炼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一定要定期对课下讨论小组的探究结果进行检验,这样可以保证课下探究的高效进行,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得到锻炼。与此同时,对学生的谈论方法进行指导和帮助,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结语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现数学知识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有机整合,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认识生活,从而不断体验数学的价值与魅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