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融入思政的思考
2019-11-26方月娥
方月娥
(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长沙 41015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的讲话,强调高校教育培养的是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但以前仅仅依靠思政课程进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显然达不到“立德树人”的要求。如何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结合课程知识、专业技能融入贯穿思想政治工作显得犹如重要。
1.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融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现在高职学生普遍存在不关心政治思想、文化程度不高、个人中心、看重专业课程,对规定的毛概、邓小平理论等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不感兴趣等现象,这样导致学生职业道德的缺乏、没有社会责任感、价值价观和人生观方向偏离、相应的岗位适应能力不强等等。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还是比较浓,喜欢上专业知识课程,因此将部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学生容易接受、教学成效较好。因此,为了提升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政治思想觉悟,实践课程思政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2.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人才
围绕、关照、服务学生的理念是要始终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推动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途径、方法等方面的有机融合,推动教育者之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理念、目标和途径相互融合,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3.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思政的思考
3.1 在专业课中强化“思政”观念。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故教师不但只是完成学业知识的传授,也必须肩负起培育符合时代发展相一致的高尚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要将教书与育人两个责任都要切实履行起来。“思政”工作绝不是哪一门课、哪一类老师的事情,而是全体教师的职责。所有教师都必须在相应的专业的课程中强化“思政”观念,在专业课程中树立“思政”理念,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形成全方位“思政”,全过程无死角的融入“思政”。
3.2 融合“思政”,完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大纲作为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对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做了详细的规定,起到指导教师教学的目的。在教学大纲中将“思政”目标明确的写入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融入教学内容要求中,有利于教师明确该课程的教学,也有利于教师能力的放矢,不但备专业的课还备“思政”的内容。
3.3 融合“思政”,完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活动并非个体的单独活动,也并不是仅仅进行知识的传授教育活动。在教学进行过程中,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都存在各式各样的交流和合作。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不但包含前人的智慧的结晶,也包含前人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行。课程中要根据专业课程的不同特性,主动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丰富了课程思政教学内容,通过课程教学让学生体验职业道德、团队协作、爱心奉献等观念意识,实现了课程思政成效最大化。在专业课程中将“工匠精神”融入课堂的训练实践中,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引导学生树立诚实守信、严谨负责的职业道德观。
3.4 融合“思政”,完善专业课程教学考核。教学考核不能仅仅限于对专业知识掌握的考核,必须将“思政”的考核纳入其中,才能做到全面考核学生的目标。”通过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德行”进行大数据式的考核,也有利于倒逼学生时刻注意自身的品行修养,将“外力”转换成“内因”,自觉的按高标准要求自己。
思政融入课堂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教育的需要,必须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共同作用,协调育人。所有教师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牢记这样观念,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在此过程中也要避免就“思政课”谈“思政课”,而忽略了专业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