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妙招激活一年级学生的数学智慧
2019-11-26陈章平
陈章平
(甘肃省平凉市华亭市教育局 甘肃 华亭 744100)
会写、会念数字,会算20以内的加减法,对于一个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很多家长会骄傲地认为孩子已经在数学学习上“先人一步”了,但事实往往是,孩子只是机械的记忆,而对其中的些计算方法、思维过程不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更不要说有数学逻辑性和科学性了,也就是说,孩子的数学智慧并没有被激活。小学是基础教育阶段,数学智慧的激活对于孩子以后更高层次的知识学习至关重要。因此,我就本学期结合我们一年级数学的小课题实验,针对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方面进行了思考和实践,下面谈谈自己的三个小“招数”:
1.学具多亮相,手脑齐动员
小学生思维的直观性占主导地位,主要是形象思维。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来培养儿童的数学语言。在教学中特别要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达到深化理解数学知识的目的。比如在学习《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时,为了避免学生死记硬背,每学一个数的分解组成,都让学生动手操作所带的学具,有时是小棒,有时是圆片,有时是三角形等,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一个数可以分成哪两个数,然后观察分析这个数的分解有什么特点?怎样能又对又快地记住这个数的分解?让孩子们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去记忆,效果非常明显。又如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孩子们通过对小棒的操作,特别是大数差几满十,就把小的一个分成几和几,通过满十捆成一捆的实际操作,孩子们对算理的理解非常透彻,因为每个人都动手实践了的,所以复述计算过程时也非常清晰。学具的有效利用,有助于孩子左右脑互用,可以帮助孩子逐渐形成对数学的形象思维和逻辑判断,数学智慧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培养。
2.图形来说话,学习趣味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年级学生对色彩绚丽,形象直观的图画非常感兴趣,它们往往最能激发学生们强烈的表达欲望。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图画,对孩了进行正确引导,让孩子们在表述图意的过程中进行数学语言的训练。由于数学语言较抽象,对数学语言的准确理解,只有在不断应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所以在表述过程中,孩子们可能出现语言不精炼,用词不当等现象,这时,教师要耐心地予以引导,使学生从敢说到会说,从那些儿童的自然语言,逐步过渡到规范、准确的数学语言。比如刚开始学习图画应用题,就注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图中画的什么?你发现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然后培养学生用三句话描述出来:图中告诉我们什么?要我们求什么?这样长期训练,把情境图或生活中呈现的问题让孩子们用口头语言完整地描述出来,或者面对一个数学问题的时候,孩子也能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形象的图画,有助于孩子更准确的理解、解答问题。图形模式与数学模式的培养不仅仅有助于孩子数学表达能力培养和数学成绩的提高,对于以后理解难度更高的数学问题也是一种基础训练。
3.小组常讨论,交流促提高
真理越辩越白,学习更是如此。经常组织孩子围绕某个问题进行讨论,让他们的“小宇宙”充分地活跃起来,也是一种可以整体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好办法。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在每个小组中选出小组长、记录员等,当学习中有疑难时,便可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讨论后请一名代表交流。
这样做,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同时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会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学习《认识图形》时,当老师和孩子们讨论总结出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方法后,要了解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检测就很困难,因此我就组织了一个小组合作交流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由四名学生站在讲台上,每人手中各执一种模拟图形,其余学生认读,并说出怎么想的。如果有孩子认错了,其余的孩子要当小老师,帮助他,多给这样的孩子练习的机会。这样给孩子们营造一个互相学习、百相帮助、互相鼓励的活动氛围,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学习效果也特别好。此外同桌交流也非常有利,也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发表见解、培养语言能力的好方法。
总之,数学智慧培养是数学教学工作中一项长期的任务。有力的培养能使学生获得数学交流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树立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听说能力,从而从真正意义上充分调动孩子们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