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2019-11-26曾盐梅
曾盐梅
(江西省萍乡市萍乡实验学校,江西 萍乡 337000)
合作学习模式讲究尊重群体内每个成员的学习意见和学习成果,将合作学习模式带入到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来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出和谐活跃充满良性竞争意识的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以自学的模式主导课堂教学活动,通过答疑方式进行教学在减轻教师的教学任务的同时可以让教师了解到每一个学生群体所遇到的不同的知识疑难点,方便了教师的针对教学。以下是笔者对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简单分析和应用。
一、集思广益,共同学习
在初中阶段,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进入了顶峰时期,每个人都主张个性,在学习方面同样具有个性化的见解和认知。合作学习模式主张尊重群体内每个个体的学习思路和解决问题的不同手段以及获得的各方面学习探究成果。“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个道理言简意赅,可能群体中某个成员不注意的一点细微学习方向被同组成员扩大化进行联想和研究就会变成这个组研究的新成果。“集思广益”是合作学习模式中能够突出表现出优势之一。从多方面和多角度进行学习目标的探索,可以满足每个人对个性的主张,符合初中生身心发展趋势。
例如:在教学《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节时,为了突出班内每个同学的学习进行了如下的教学安排。首先进行问题的设置:
1.什么样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具有哪些性质?
3.如何判定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4.全等三角形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在布置完教学问题后,笔者将学生进行了分组讨论的模式进行对新学知识的探索与讨论。讨论过后每个小组选出一位同学作为代表进行问题的解答。关于问题1同学们给出的答案大部分是:能够完全重合、三个角的角度一样同时三条线长度相等等回答。关于问题4的回答就更加层出不穷,比如:两套相同品牌规格的三角板、各种相同的三角形卡片、三角形截面的锁头和配套钥匙的截面等等。通过对教学问题的解答,可以总结出一点,每个学生的思考角度有着很大的差异,那么合作学习模式下“集思广益”的特点也被同学们表现的淋漓尽致。与其说这是一堂教学课,更不如说这是学生给笔者进行教学思路和方法的拓展课。
二、合作学习,学以致“教”
新课改对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有了新的要求:将学生课堂主人的身份充分发挥起来。传统的教学课堂都是进行“填鸭式”教育,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不充分就导致学生遇到的知识难点无法被数学教师了解到,没有针对地教学就没有知识的熟悉掌握和巩固提高。将新课改的要求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把学生暴露出的知识薄弱区进行合理的讲解和巩固,使“薄弱区”变成“强壮区”。那么怎么可以将学生的知识薄弱区充分显示出来呢?解决的办法就是让学生来“教”学生,通过自身对教学知识点的认知表达出来解决他人的疑问的方法,不仅锻炼了学生自身的演讲技能,也可以让教师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做到心中有数。
例如:在《不等式的性质》一节的教学中,笔者首先带领学生进行课本知识的大概学习,找出其中的重难点:掌握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运用到实践中去。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学习本节内容,讨论结束后随机选出一位同学进行全班“教”课,充当本节课的“教师”角色。在这位同学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将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这一概念进行了多角度多方位地论证,在解答同学之间的提问时就显得能力不足,随后作为教师的笔者进行了知识的总结和答疑。通过这种学以致“教”合作模式学习的拓展活动,从本质上可以让教师了解到学生在知识了解和运用方面的优劣点,通过针对性训练,让学生可以全方位巩固所学的知识。
总而言之,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应该积极把合作学习模式运用到日常教学中,改善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减轻教学任务的实施困难性,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进而为全面培养新时代的学生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