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数学操作性学习有效指导
2019-11-26林素琴
林素琴
(清远市清新区第一幼儿园,广东 清远 511800)
传统的幼儿数学教学一般采用教师展示、讲解,让孩子通过记忆来掌握某个知识点,重视计算能力的培养,但是对于幼儿数学思维的关注极为欠缺,幼儿的知识获取相对被动,感受不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而操作性学习活动的开展,让幼儿通过亲手操作材料,在摆弄、观察物体的过程中把数学学习变成一种直观、有趣、具象的操作行为,了解数学学习的实际意义,有助于提升幼儿思维能力、认知能力、观察能力的发展。所以操作性学习活动的展开对幼儿数学教育的意义深远,但是操作性学习活动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导教育者的重视。
一、幼儿数学操作性指导教学的现状
(一)数学操作材料单一
在以往传统的数学操作教学中,大都是让幼儿停留在桌面操作,每人一套数字卡片,这些单一的操作材料从小班用到大班,不断重复的出现在数学学习的活动过程中,即使这样的方式,幼儿也是通过实际操作去感知数学知识,但是材料额单一会逐渐降低幼儿的学习兴趣,失去主动操作的欲望,自然数学操作教学的效率大打折扣。
(二)数学操作形式单调
许多教师在开展数学操作活动大多喜欢采用验证式操作教学,一般是教师给学生进行操作示范,然后让幼儿通过模仿教师的行为,去验证结果最后分享交流。这种操作形式表面上是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但是幼儿的思维却没有得到拓展,活动开展的形式过于刻意。
(三)数学操作目标统一
在数学操作的目标制定过于统一,于是很容易忽视不同幼儿的个性差异。比如在分类教学中,全班幼儿使用的分类盒完全相同,教师给每个幼儿分配相同大小、相同形状、相同颜色、数量相等的图形,按照教师的统一要求,进行统一分类。幼儿难免会人云亦云,模仿周边小朋友的行为去完成任务,这样的形式难以让幼儿的个性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
二、幼儿数学操作性学习指导策略
(一)提供适宜的数学操作材料,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操作材料是操作数学活动的基础,决定活动开展的成败。首先,在操作材料的投放上要注重趣味性和应用性并重,幼儿首先对操作材料感兴趣,才能更好参与活动。比如针对小班幼儿,在材料提供上色彩鲜艳、便于操作、最好是可以与情景创设相结合。其次,操作材料要具有多样性和多功能性。具体来讲多样性就是可以围绕同一教育内容提供出不同的操作材料,功能性是指同一操作材料可以适用不同的教育活动。两者的有机结合可以最大限度的增加操作材料的教育容量。比如在“看一看,分一分”的分类教学活动中,所提供的操作材料可以包括:铅笔,书包,苹果,积木,香蕉,娃娃等等,最后通过“小司机送货到家”的游戏形式来巩固幼儿对物品的分类知识。
(二)灵活选用数学操作形式,有利于促进幼儿数学素质的发展和提高
幼儿数学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是多方面的,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具体需求,丰富操作数学指导的形式,把探索性、验证性、比较性和创造性的操作活动形式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在活动中发挥综合优势,真正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能力。比如大班教学“数的组成”时,教师可以采用探索性的操作形式,引导幼儿亲自去探寻数学知识,去发现每个数都包含着多种组成形式的奥秘。在中班开展“相邻两个数的比较”操作活动时,教师可以采用比较性为主的操作教学,让幼儿通过自己探究或与其他小朋友交流去感受相邻两个数多一或者少一的关系。再比如学习“等分”的操作活动中,可以采用创造性较强的操作形式,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思维,创造出多种不同方法的等分。
(三)创设探索性益智区,有利于满足幼儿个体发展需要
高水平的学前教育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性差异。每个幼儿自身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在同一时间段的表现不尽相同,作为教师要以尊重幼儿个性差异为基础,引导其在自身基础上不断进步。具有探索性的益智活动对幼儿来说充满着新奇和挑战。于是在制定操作性数学活动时,可以创设探索性的益智区,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头脑并用,更好的满足不同幼儿个体求知欲,并在数、形的感知过程中逐渐培养自主思考的习惯。教师有意识的给操作材料赋予趣味性,让游戏始终贯穿在活动过程中,从而让幼儿摆脱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在轻松的环境、愉悦的心情,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去感知理解数学。
结语:
简而言之,操作性数学学习指导一改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操作操作材料,灵活运用多种数学操作形式,创设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鼓励幼儿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索知识,逐渐形成探索,发现,内化的学习模式,成为快乐知识的探索者,从而实现学前教育科学施教,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