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9-11-26杨永军

读与写 2019年21期
关键词:读图导图初中生

杨永军

(陕西省宝鸡石油钢管厂职工子弟学校 陕西 宝鸡 721000)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运用地图能力是初中地理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地图中富含的大量地理信息在日常生活中和各个领域中都具有十分重要且广泛的价值。同时,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学好地理知识,提升地理学习效率,并且形成地理学习基础思维是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生核心素养的必备条件和必经之路。因此,在初中生地理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十分重要。

1.现阶段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地图信息获取能力薄弱。地图中涵盖着世界板块分布和区域链接以及城市交通等等丰富又复杂的信息,这些信息都高度浓缩在了一张小小的平面地图中。因此,地图上面的每一块区域都涵盖了大量丰富而有用的信息。学生在进行地图信息获取的时候十分不熟悉,找不着北,理不清头绪,地图信息获取能力低下。

1.2 学生缺乏地理读图兴趣。由于地图中涵盖的信息十分广泛,并且也复杂难于操作。加之教师在教授的时候形式单一,死板,内容枯燥无味,导致许多学生对于读图信息的获取学习没有兴趣,上课走神,不愿意花费时间熟悉地图结构信息,导致学生读图效率十分低下。

1.3 学生缺乏地理读图思维。学生在进行地理读图学习的时候,由于缺乏相关的读图技巧和读图思维的训练,导致学生读图效率低下。教师在进行学生地理读图教学的时候,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读图能力,而是直接告知学生地图中的位置信息,学生课后对地图信息习惯死记硬背,长久下来,学生地理信息越学越多,经常出现记混,漏记,错记等现象。学生没有掌握真正的地图学习技巧,导致地图读图学习越来越吃力,事倍功半。

2.核心素养下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策略

2.1 地图概况引导式说明,激发学生读图兴趣。地图的读图学习是初中生应该重点学习的地理知识。而在进行复杂,繁多的地图信息学习之前,教师应该做好地图概况引导式说明,让学生大概了解地图中涵盖的信息和地图的功能等等,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对读图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初中地理学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中,教师应该以引导式的教学方法,告诉学生各个国家地区的分布特点,并且用地球仪做示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描述和确定地球上的区域和板块。进而引出经纬度知识点,让学生学会在地球仪中寻找经纬度,并且明白它们的分布情况和使用技巧。以此让学生初步了解地图和地球仪的大概使用方式和信息分布特点,激发学生的读图学习兴趣与思考欲。

2.2 地图信息思维导图制作,引导学生整理思路。在学习了地理读图技巧和大量信息后,教师需要借助思维导图工具引导学生进行信息分类和整理,以免学生将信息错记,漏记或者思维混乱的现象出现。教师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完成地图信息的整理和归类,使学生掌握自主整理和归纳的能力,并且提升地理读图效率。

例如,在学完《地球和地图》一个大章节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制作一个关于读图知识,包括地图阅读技巧,地形图判读,以及地球运动特点和地球仪的关联的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先自己制作,而后进行小组探讨,查漏补缺,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和归纳,形成完整的思维导图。

通过思维导图的制作和完善,学生不仅能够清晰每一个章节中的知识点的关联和层次,还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运用于制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和交流讨论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2.3 微课获取地图进阶信息,提升学生信息关联能力。教师在进行学生地图信息获取能力培养的时候,也可以在微课中录制关于这些地理信息之间的关联进阶课程,作为学生的课外补充知识让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去广泛涉猎。

例如,在学习完成南北地区的自然特征知识后,教师可以在微课中录制关于南北方地区自然特征的对比和特征成因的阐述,开拓学生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对地形的形成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从而提升学生对于地图信息特征形成的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地理读图能力基础素养,从本质上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3.结语

总而言之,在核心素养下培养初中生的地理读图能力,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掌握地图的实际运用能力,形成地理学习兴趣,还能够通过巧妙引导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归纳和总结,交流讨论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和精神,培养学生形成地理读图基础思维,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新课改环境下的又一重大教学突破。

猜你喜欢

读图导图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谈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读图
读图
读图
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