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举措推进印企环保升级
2019-11-26
进入10月以来,一系列关于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相关政策纷纷出台。2019年10月1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10月11日,陕西省大气污染治理2019~2020年秋冬季攻坚行动工作部署会议召开;10月25日,山东省印发《关于组织实施2019~2020年度重点行业秋冬季差异化错峰生产的通知》。与此同时,《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注意到,除大气污染防治加强之外,关于危废的相关政策也相继出炉。10月18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提升危险废物环境监管能力、利用处置能力和环境风险防范能力的指导意见》,福建、山西、山东等地也出台了相关管理意见,加强了危废的监管力度。
可以看出,随着绿色环保逐渐成为刚性需求,印刷产业面临的环保课题也逐渐发生变化:大气污染防治不断趋紧,危废处理的规范管理、监察强度、处罚力度不断升级。
督查力度加大 自动监控成重点
2019年6月,生态环境部下发了《关于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夯实应急减排措施的指导意见》,明确了31个行业的适用范围、生产工序、产排污环节,以及减排措施和核查方案,并将包装印刷行业适用范围修改为:塑料包装印刷、彩盒印刷、印铁制罐、标签印刷。但不适用于书报刊、本册平版印刷,无VOCs排放的数字印刷及其他生产工序。
监管重点由“天上转到地下”趋势明显
10月18日,《关于提升危险废物环境监管能力、利用处置能力和环境风险防范能力的指导意见》出炉,该意见旨在进一步提升危险废物环境监管能力、利用处置能力和环境风险防范能力,并将在2025年年底建立健全危废监管体系。
自动化、智能化转型削减环保成本
当前,我国规定企业产生的固体废物必须交由有处理资质的第三方处理,但目前国内废弃物处理商的处理能力有限,水平参差不齐。且更让人头疼的是,国家可以提供废弃物处理资质认证的机构有限,如在北京地区,危废是由北京金隅红树林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生态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两家企业上门有偿回收处理。虽然各地也在积极增强废弃物的处理能力,但是仍然严重“产”不足需,有些企业每年有3~5个月时间都找不到合适的第三方来处理废弃物,导致处理成本也长期保持在高位。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危废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相关危废种类的不断细化,企业所承担的固废成本也将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