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密宗《七羅刹母供養儀軌》與佛教的吐蕃化❋

2019-11-26

中华文史论丛 2019年3期

才 讓

提要: 通過對P.T.307《七羅刹母供養儀軌》的録文、翻譯和釋讀,初步認爲“十二丹瑪”(“丹瑪”又意譯爲“地母”或“地祇”)這一組女神的具體名號,是從“七羅刹母”演變而來,即後世將同一女神之不同異稱,又視爲不同神靈之名稱,最終使“十二丹瑪”之名稱得以落實。P.T.307反映了吐蕃末期就有蓮花生降伏鬼神故事之流傳,而且本土的神靈以佛教護法神之面目進入了佛教,亦即吐蕃時代就已開始了佛教的本土化進程。

關鍵詞: 七羅刹母 十二丹瑪 蓮花生 朗·貝吉僧格

P.T.307爲卷軸本(另一面是漢文佛經),字體爲有頭字(正楷),但前後略有不同,可能出自兩人之手。卷子前部殘缺,後面完整。P.T.307屬於密宗文獻,内容大致有四種。其中,第一種無題名,《法藏敦煌藏文文獻》根據内容定名爲《七羅刹女供養儀軌》(本文將“女”改譯爲“母”)。雅各·道爾頓(Jacob Dalton)在《蓮花生傳説在西藏的早期發展: IOL Tib J 644 和Pelliot tibétain 307的研究》一文中,(1)Jacob Dalton,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the Padmasambhava Legend in Tibet: A Study of IOL Tib J 644 and Pelliot tibétain 307,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24.4(2004),pp.759-772 .對P.T.307中有關蓮花生的傳説進行了考察,翻譯了P.T.307中相應的文獻段落,並初步斷定與寧瑪派密續經典《秘密藏續》有關。但該文對P.T.307中的其他部分未作研究,也未涉及該文獻所反映的與“十二丹瑪”之關係。本文在借鑑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現存P.T.307之全部内容進行譯解,並進一步探討相關的問題。

一 録 文 和 翻 譯

(一) 録文轉寫

現存《七羅刹母供養儀軌》共存三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内容較爲接近,屬於獻供祈願辭。第二部分,分别介紹了七羅刹母的名號和形相。現分三段加以録文(轉寫),凡拼寫明顯錯誤者,在其後括注正字。

第一段現存十行,其中前四行有殘缺。文體屬於偈頌體,每句七字。

1. □□□□□□□(2)以□表示闕文。/□□□□’dul mo/rdo rje ’od chags gshegs su gsol/

2. □□□□’phro ’du can/dam tsig nyams pa srag byed cing/bka’ las

3. □□□□□/□□□□gshegs su gsol/mched la gdung(gdud) zhig dam la gnan(gnas)/

4. □las ma ’da’ dam tsig can/skyabs las ma g.yel ’bar tshogs rnams/zla ba mchog brgyad lag na thogs//

5. nyid kyi dam tshig dus la bab//rdo rje spun dang theg pa la/gnod pa’i dgra bgegs gtan nas phyung //thams cad gachig

6. su bsdus nas ni/rdul phran bzhin du slag du gsol/’bar ma nyi ma ’i zhags pa can/’bar ma mye

7. khyer glog ’phring ’dzin/’bar ma gshin rje ’i skar mda’ gtong /’bar ma srin mo ’i mdung thung ’phen/’bar ma klu mo

8. ’i lce ’bebs ma/’bar ma rlung bdag ral gyi sgra//’ab(’bar) ma ’jigs byed khyung thogs ma/’bar ma gthum mo ban

9. glang sna/sbyor dang sgrol gyi bdud rtsi mchog nyid kyis //pho nya dam tshig skongs mdzad cing /bcol pa ’i phrin las

10. tshul bzhin mdzod//’bar ma ’i gdan la gshegs su gsol/

第二段寫在七個格子裏,分别録文如下:

第一表格中的内容:

1. //rdo rje kun grags ma/

2. sku mdog nag mo mang dgyes saM thugs daM

3. skongs na na bza’ dar ma gsol/rgyan gzhan

4. yang sna tshogs kyis brgyan pa/gzugs mdzes

5. shing sdug par ston/myi dgyes thugs daM ma

6. skongs na nag mo ral ba can dre’u la bcings

7. kong la de mo zhes kyang bgyi/’di bdun gyi

8. gtso mo lags/

第二表格中的内容:

1. rdo rje kun tu bzang/

2. sku mdog dkar mo

3. cang shes dkar po ’i

4. gdan la bzhugs shing

5. thugs dam kha chu la

6. dgyes/sha myed gangs

7. dkar zhes kyang bgyi/

第三表格中的内容:

1. rdo rje kun gsal ma/

2. sku mdog snar mo nag na bza’

3. gtsos gsol/rta sngon po la

4. bcibs/lha ri g·ya’ mo skyol sil

5. zhes kyang bgyi/

第四表格中的内容:

1. /rdo rje ye shes mchog/

2. sku mdog snar mo na bza’ sna tshogs

3. gsol/mdzo mo sprul te bcibs/

4. brda’ la brtsan mo zhes bgyi/

第五表格中的内容:

1. rdo rje sgron ma/

2. na bza’ gtsos(btsod?) gsol

3. gdan/smyan sprul te

4. bcibs/kha rag khyung

5. btsun zhes bgyi/

第六表格中的内容:

1. rdo rje ‘od chags ma/

2. sku mdog dmar mo na bza’

3. gtsos gsol/gdan khri

4. ’bri kham yu sprul te bcibs/

5. byang gi gser tang yi ge ’khor

6. ’dul ma zhes bgyi/

第七表格中的内容:

1. rdo rje g.yu sgron ma/

2. sku mdog sngon mo gdan khri

3. rta sngon po sprul te bcibs/

4. lho ’i ting ting zhes bgyi’o/

第三段之文體散韻相間,録文如下:

1. //’di bdun yang mkha’ ’gro ma zhes kyang bgyi/ shug ’gro ma zhes kyang bgyi/mchen mo bdun zhes kyang bgyi/ srin mo

2. chen mo bdun zhes kyang bgyi//thog ma ni dkyir ’khor rnam gnyis bshams shing byung ba dang/ ma tang ru ta bthul

3. ba ’i le’u dang las//dam stsal zhing las su bskos te//dur khrod chen po phye(phyed) dang bdun srung ba’i srungs mar//he ru kas bka’

4. bstsal to//de yang chen chung ’dra’ ba’i tshogs so//de slad chad ni dpal gyi yang gzungs dam pa’o//de ’i ’og du ni rgya gar

5. gyi mkhan po pad ma saM ba ba dang / rlang dpal gyi seng ge gnyis kyis btul cing dam brnan te//bod khams kyi

6. bdag mo ’di rnams lag du rdo rje byin nas rda rje ‘chang gi gral du ming btags so//de nas gzhung bzhin gsang sngags

7. sgrub pa rnams kyi mthu dang stong(sdong) grogs bgyid pa dang / bod khams mthar mi ’jig pa ’i srungs mar bcol zhing / sring mo

8. yang yin/che je chen mo rnams kyIs zhal gyis bzhis shing/ daM bcas so// dam tshig kha chu la dga’/ mchod pa lhag ma

9. la dgyes so/bsgom ba dang rdzas dag nan tan cher bgyi ’tshal//phyag mtshan yang ’jigs tshul sna tshogs pa thogs so//

10. bar ’ga’ ni phyag mtshan sdug cing mdzes pa thogs so//bdag nyid chen mo rdo rje kun grags ma/gangs dkar

11. sha myed rdo rje kun tu bzang / dpal ldan lha ri rdo rje kun gsal ma/brda’ la btsan mo rdo rje ye shes mchog/kha rag khyung

12. btsun rdo rje sgron ma zhe’o/ byang gi gser tang rdo rje ’od chags ma/lho ’i ting ting rdo rje g.yu sgron ma//sems can

13. ’i don phyer ’phags pa ’i spyan sngar khyed/ dam bachas khas ’ches gang yang de ltar bgyi/dkon mchog bslus

14. sam/yang na dam nyams na/ rang rgyud sreg cing dmyal me skyi g.ya’ ba ’o//’jigs chen mi bzad de soms

15. ’dir gshegs la/zhi/ rgyas/dbang dang/ mngon spyod las kyi rnams //rdzogad par mdzod la

16. skyon myed grub par gyis//dpal cen rdo rje sems pa’i//sku gsung thugs kyi byin rlabs las//sku las sprul pas

17. rnam par rgyal//gsung las sprul pas rta mgrin ’phags//thugs las sprul pas /dpal cen te//dpal chen shri he

18. ru las//dbang phyug ma ’i bskor pa ni//mthing ka mchog bsnams rdo rje gas(gsang) yum//gser gyi ’od ’phro mda’ ’phen ma/

19. dmar mo chu srin rgyal mtshan ’dzin//nag mo ral pa thod pas ’gying//gtum mo zhes sdang spu gri so//’bar ma mye

20. lce ’phreng ba can//khro mo dgra sta phyag na bsnams//khwa tang mtshon cha ’i char ’bebs ma//sbyor dar sgrol gyi bdud rtsi

21. ’dis//ma mo dam tshig skongs mdzad cing//bcol pa ’i ’phrin las tshul bzhin mdzod//dkyil ’khor gsang bar gshegs su

22. gsol // dpal cen shri he ru la ’phra men ma ’is bskor pa ni//sing ha gsod byed seng ge kha//kri ta khrag

23. ’thung bya rgod mchu//bya gri mgo gcod stag gi so//kang ka tshe ’phrog dur bya ’i gdong//sri ka dur rkun wa ’I sna//ka ka

24. rgyu ’dren bya rog spar//shwa na sha ’drad spyang mo gdong//u lang smes ’phrog ’ug pa ’i mgo///sbyor dar sgrol

25. gyi bdud rtsi ’dis//’phra men dam tshig skongs mdzad cing// bcol pa ’i ’phrin las tshul bzhin mdzod//

26. ’bar ma ’i gdan la gshegasu gsol//(3)《法藏敦煌藏文文獻》(5),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頁17—18。

(二) 譯注

第一段:

□□□□□□□

□□□□□伏母,

金剛發光願降臨。

□□□□□□□

□□□□射收者,

燒毁違背誓言者。

從語教□□□□

□□□□願降臨。

敬重同胞遵誓言,

□不違背具誓者,

皈處不亂諸怒母,(4)怒母: 藏語爲’Bar ma,’bar有燃燒之義,ma有母、女之義,表示陰性。此處’bar ma指一種女性神靈,暫譯爲“怒母”。

手中持有八勝月。

汝誓已到兑現時,

金剛昆仲和佛教,

損害敵魔從根拔。

請將諸魔合爲一,

殛毁如同微塵般。

怒母具太陽繩者,

怒母攜火持電鬘,(5)《具誓護法傳》中作kLog spin ma,意譯“電雲母”。

怒母施閻羅流星,(6)《具誓護法傳》中作sKar mda’ ’phen ma,意譯“擲流星母”。

怒母擲羅刹短矛,(7)《具誓護法傳》中作Srin mo rlung nag,意譯“羅刹黑風母”。

怒母降龍女舌母,(8)《具誓護法傳》中作rLung mo lce ’bibs ma,疑’bibs是’bebs之誤,意譯“風母降舌母”。

怒母風神寶劍聲,

怒母怖畏持鵬母,(9)《具誓護法傳》中作gNod sbyin khyugs thogs ma,疑khyugs是khyng之誤,意譯“夜叉持鵬母”。

怒母忿母黄牛鼻。(10)《具誓護法傳》中作Ba glang sna ma,意譯“黄牛鼻母”。

和合解脱勝甘露(sbyor dang sgrol gyi bdud rtsi mchog nyid kyis),(11)sbyor dang sgrol: 又合成爲一個詞,即sbyor sgrol,指男女間的交合。拉喇嘛·意希沃曾指責sbyor sgrol的修法爲非法。

使者意願能滿足,

所托事業如理作,

怒母之座請降臨。

第二段:

金剛普稱母,身黑色,歡喜或心意滿足(相者),着絲綢衣服,(12)絲綢衣服: 原文作na bza’ dar ma,其中dar ma意爲“壯年”,敦煌文獻中又以此來音譯梵語“達磨”(dharma),故雅各譯爲dharma robes(法衣),筆者以爲此處dar ma應指“絲綢”。並戴其他各種飾品,顯現美麗身形。忿怒并心意未滿足(相者),身黑色,具辮子,乘騎騾子。又名工拉第穆,是七母之首。

金剛普賢母,身白色,以白色駿馬爲乘騎,心意喜口水(?),(13)口水: 原文作kha chu,有雪山水、口水等義,此處所指意義不明,暫譯爲“口水”。又名夏梅崗噶(意譯“白雪無肉”——譯注)。

金剛普明母,身黑色(?),(14)黑色: 原文snar mo nag,其中snar mo之義不明,暫譯如上。着羚羊(皮)衣服等,(15)羚羊: 原文作gtsos,疑是gtsod(羚羊)之誤,下同。乘騎藍色馬,又名拉日雅莫覺斯。

金剛勝智慧,身黑色(?),着各種衣物,乘騎化現雌犏牛,又名達拉贊莫。

金剛燈母,着羚羊(皮)衣服,寶座即乘騎化現盤羊,(16)sMyan: 疑是gNyan之同音字,gNyan即盤羊。又名喀若羣宗。

金剛成光母,身紅色,着羚羊(皮)衣服,寶座即乘騎化現無角褐色犛牛,又名北方之色當益格科第瑪。

金剛玉燈母,身藍色,寶座即乘騎化現之藍色馬,又名南方之廷廷。

第三段:

此七位,亦名空行母,亦名力行母,亦名七大母,亦名七大羅刹母。首先,將兩種壇城排列起來(dKyir ’khor rnam gnyis bshams shing byung ba)。《調伏魔自在天》第一品中,(17)此爲經典名。原文作Ma tang ru ta bthul ba ’i le’u dang,其中Ma tang ru ta是梵音之轉寫。Ru ta亦是不規範的梵語拼寫,指大自在天(印度教中的濕婆,亦是佛教之護法神)。《吉祥燃燒忿怒母續》作Ru tra。Ma tang之義不明,應是自在天名稱之組成部分,或爲Mdan之誤,意譯爲“魔”。dang應是dang po(第一),即指第一品。嘿汝噶作了指示,(18)嘿汝噶: 意譯飲血,又指勝樂金剛,或爲忿怒神之總名。此處指金剛薩埵化現的忿怒本尊相。令(她們)立下誓言,並委任職責,即擔任六個半尸林的守護神。復次,成爲大小平等之團體。自此以後,亦作吉祥者(嘿汝噶)之賢德明妃。(19)dPal gyi yang gzungs dam pa’o: dPal指dpal he ru ka,gzungs在此句中的語義不明,疑是gzungs ma之略稱,有“明妃”之義。此後,印度之親教師班瑪薩巴哇和郎·貝吉僧格二人予以調伏,並令(其等)立下嚴厲誓言;給吐蕃地方的這些主宰母手中授予金剛,並置於持金剛之列而起名。之後,囑托(其等)要對按經典修習密咒者,助之以神力,做助友,並擔任使吐蕃地方未來不遭毁壞之守護神。(七羅刹之小者)妹妹亦是如此,長者大姐等口頭允諾,(20)che je chen mo: 其中chen mo 的含義爲正妻、正妃,此處譯爲大姐。立下誓言。(其等)心喜口水,供養物喜殘餘物。修習和供物等應認真對待。(其等)手中亦持令人恐怖的種種標幟,間或手中亦持美觀漂亮之標幟。

大主宰母金剛普稱母,

崗噶夏梅金剛普賢母,

具祥拉日金剛普明母,

達拉贊莫金剛勝智慧,

喀若羣宗金剛燈母者,

北方色當金剛成光母,

南方廷廷金剛玉燈母,

爲益有情於聖者座前,

所立誓言允諾般行之,

若騙三寶或不遵誓言,

燒毁汝身獄火令戰慄,

思此恐怖難忍臨此處,

滅業增業懷業和誅業,

圓滿行之無過而成就。

大吉祥金剛薩埵之身口意之加持中,身之化身尊勝,語之化身馬頭聖者,意之化身大吉祥,即大吉祥嘿汝噶,其之周邊圍繞之自在母:

持藍寶金剛密妃,

放射金光射箭母,

持摩羯幢紅色母,

髮辮盤頭黑色母,

嗔恨利刃忿怒母,

燃燒火焰具珠鬘,

手持戰斧忿怒母,

兵器雨降喀燈母。

和合解脱此甘露,

鬼母心意能滿足,

所托事業如實作,

願降臨秘密壇城。

圍繞大吉祥嘿汝噶之鬼母:(21)鬼母: 原文爲Phra men ma,《藏漢大辭典》釋爲“化爲人形的女鬼”。《具誓護法傳》釋爲此等身形爲忿怒相,頭部爲動物,故名Phra men ma。此處指八大鬼母,分别爲獅頭、虎頭、狐頭、狼頭、秃鷲頭、尸鳥頭、烏鴉頭、鴟鳥頭。據《具誓護法傳》,八大鬼母在密法中各有功用和象徵意義,如獅頭者能壓服分别心,虎頭英勇,狐頭精於方便,故能消滅藴魔等等。

能殺僧哈獅子口,(22)僧哈(Sing ha): 梵語之音譯,意譯“獅子”。

飲血智達鷲鳥喙,(23)智達(Kri ta): 梵語之音譯,意譯“秃鷲”。

斷頭夏芷虎之牙,(24)夏芷(Bya gri): 梵語之音譯,規範的藏文梵字拼寫是ByAg+h+ra,意譯“老虎”。

奪命崗噶尸鳥臉,(25)崗噶(Kang ka): 梵語之音譯,規範的藏文梵字拼寫是Kang+ka,指能吃尸的大鳥,或譯爲大烏鴉。

掘墓釋噶狐之鼻,(26)釋噶(Sri ka): 梵語音譯,規範的藏文梵字拼寫是SrI gA la,意譯“狐狸”。

招財嘎嘎烏鴉爪,(27)嘎嘎(Ka ka): 梵語之音譯,規範的藏文梵字拼寫是Ka kA,意譯“大烏鴉”。

啃肉夏娜母狼臉,(28)夏娜(Shwa na): 梵語音譯,規範的藏文梵字拼寫是Sha na kha,意譯“狗”。

奪汙烏龍梟鳥首(smes ’phrog)。(29)烏龍(U lang): 梵語之音譯,規範的藏文梵字拼寫是U ling+ga或u lu ka,意譯“貓頭鷹”。smes ’phrog: 疑smes應是sme,同於dme,意爲“污垢”、“骯髒”。’phrog意爲“搶奪”。

和合解脱此甘露,

鬼母心意能滿足,

所托事業如實作,

怒母於座請降臨。

二 所涉内容與相關神靈之來源

這部密宗文獻的内容雖顯得有點凌亂,但重點講述了七羅刹母(又稱爲空行母等)的名號等基本信息和如何成爲佛教護法神之事,以及對她們的獻供祈願。儀軌所提到的神靈,均在寧瑪派密續經典中可找到來歷,以此可揭示她們的身分。

其中,第一段用偈頌體寫成,裏面的部分祈願辭與第三段中的完全一致,因此二者是有關聯的。只是第一段前部殘缺嚴重,對其淵源之研究造成了困難。第一段提到的女神,統稱爲’Bar ma,本文譯爲“怒母”,共有八位。内容即獻供祈願,要求她們遵守立下的誓言,將敵魔擊爲粉塵,完成所托事業。此八位怒母屬於一組護法神靈,源自於佛教密典。寧瑪派密典《吉祥燃燒忿怒母續》(dPal’barkhromo’irgyud)言大自在天之屬下毒害三界,時諸佛不忍,遂以變化身調伏諸魔,其中普賢佛變化爲一切忿怒之殊勝嘿汝噶,有二十一首和四十二臂;佛母普賢母變化爲卓達夏日南夏瑪。佛父佛母無二之界中所出五種姓佛變爲智慧嘿汝噶佛父佛母十尊,如毗盧遮那佛父佛母變化爲布達嘿汝噶佛父佛母,佛父消滅了大自在天,佛母消滅了其妻子。關於八怒母如何被調伏之事,内云:

護方八羅刹母八怒母中,東方有衆多不可思議之尋香城,尋香王之女名“怒母具日繩者”,手持日光繩,將三千世界或三界持而吞食。導師普賢之心中出噶沙(ka+sha)字,於此變化出名“能燃具日光繩者(sPor byed nyi zer zhags pa can)”,行與彼相符之行爲而予調伏,置於不可回轉之地,命其爲利益未來一切有情,而作奴僕和奴僕之奴僕、傭人和傭人之傭人、眷屬和眷屬之眷屬。如此,在東南有衆多仙人之城中,有火神吴噶尼(Ag ne)之女名“怒母攜火持電鬘(’Bar ma me khyer glog phreng ’dzin)”,(30)Me khyer: 指螢火蟲,此處直譯爲“攜火”。對此餓鬼道之能仁焰口母(餓鬼王——譯注),變化爲名“能燃攜火持電鬘”而調伏,如上置之。南方有衆多閻王之城中,有閻王之女名“怒母暴母擲短矛(’Bar ma gtum mo mdung thung ’pnen)”者,人道之釋迦能仁變化爲彼怒母而調伏。西南羅刹城中,羅刹尼熱日雅(Ne ra ri tya)之女名“怒母閻王寶劍發(’Bar ma gshin rje ral gri’i skra)”,地獄道之能仁變化爲彼而予調伏。西方有衆多水神之城中,有巴日娜(Ba ru Na’i)之女名“怒母遥響金剛鈴母(’Bar ma rdo rje dril ’khrol ma)”,對此能行法(chos bya ba mo)之普賢母心間出阿(a)字,從阿字變化出“能燃遥響金剛鈴母(sPor byed rDo rje dril ’khrol ma)”而調伏。西北方位處有衆多風神之城堡,風神巴丹(Ba dan)之女名“怒母夜叉持鵬母(’Bar ma gnod sbyin khyung thogs ma)”,天道之能仁變化爲彼怒母而調伏之。北方夜叉固貝熱城中(Ku be ra’i),有夜叉尤拓建(dByug tho can)(之女)名“怒母無礙施流星(’Bar ma thogs med skar mda ’gtong)”,對此非天道之能仁變化爲彼怒母而調伏之。東北方居住衆多妖魔之城中,貝丹(dPal ldan)之女名“怒母黄牛鼻(’Bar ma ba lang sna)”,對此畜生道之能仁變化爲彼怒母,拍打(Rdeb)世間帕喀夏木(PAka+SHa,印度、泥婆羅生長一種特殊的樹木——原注)而調伏之。(31)《吉祥燃燒忿怒母續》(dPal ’bar khro mo’i rgyud ),百慈藏文古籍研究室編《舊譯密續集彙編》(snga ’gyur rgyud ’bum phyogs bsgrig bzhugs so),na函,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頁17—19。

可知八怒母原是八護方神之女,因行惡業而分别被教化六道之能仁佛等所調伏,而調伏之方式是諸佛化現同樣的怒母,可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通過諸佛之調伏,使其等性情發生轉變,從行惡者變爲服務衆生者。

上文提到的八怒母與敦煌文獻間可對照如下:

P.T.307《七羅刹母供養儀軌》《吉祥燃燒忿怒母續》怒母具太陽繩者(Bar ma nyi ma i zhags pa can)怒母具日光繩者(Bar ma nyi zer zhags pa can)怒母攜火持電鬘(Bar ma mye khyer glog phring dzin)怒母攜火持電鬘(Bar ma me khyer glog phreng dzin)怒母施閻羅流星(Bar ma gshin rje i skar mda gtong)怒母無礙施流星(Bar ma thogs med skar mda gtong)怒母擲羅刹短矛(Bar ma srin mo i mdung thung phen)怒母暴母擲短矛(Bar ma gtum mo mdung thung pnen)怒母降龍女舌母(Bar ma klu moi lce bebs ma)怒母遥響金剛鈴母(Bar ma rdo rje dril khrol ma)怒母風神寶劍聲(Bar ma rlung bdag ral gyi sgra)怒母閻王寶劍發(Bar ma gshin rje ral griI skra)怒母怖畏持鵬母(Bar majigs byed khyung thogs ma)怒母夜叉持鵬母(Bar ma gnod sby-in khyung thogs ma)怒母忿母黄牛鼻(Bar ma gthum mo ban[ba]glang sna)怒母黄牛鼻(Bar ma ba lang sna)

從以上表格中的對比看,除P.T.307中的“怒母降龍女舌母”(’Bar ma klu mo’i lce ’bebs ma),在《吉祥燃燒忿怒母續》作“怒母遥響金剛鈴母”(’Bar ma rdo rje dril ’khrol ma)外,其餘七位女神之名稱基本相同。“怒母閻王寶劍發”(’Bar ma gshin rje ral gri’I skra)之“發”(skra),在P.T.307中作“聲”(sgra),疑skra(發)是sgra(聲)之誤。此“八怒母”亦見之於《具誓護法傳》。

第二段是七羅刹母之簡介,包括名稱、别稱、身色、穿着和騎乘。皆有兩種名稱,第一種是源自於印度的女神名,第二種是吐蕃本土神靈名。其中,第一種名稱亦見之於《吉祥燃燒忿怒母續》,兹將相關材料摘譯如下:

復次,於世間有羅刹之使者七位大羅刹母,傳播疾病並食肉,即大羅刹母貪婪(Srin mo chen mo brkam ma)、大羅刹母極爲貪婪(Rab tu brkam ma)、大羅刹母污垢發聲(Dri ma ’don pa)、大羅刹母持碗(Phor thogs )、大羅刹母福基母(g·Yang gzhi ma)、大羅刹母能催母(sKul byed ma)、大羅刹母能瘋母(Myos byed ma),此等七位傳播疾病和各種瘟疫,將一切有情大肆殺戮。因此,大吉祥(指嘿汝噶——譯注)的心意智慧之變化中,出現七個吽字,從七吽字中,出現七位秘密母,即金剛吽稱母(rDo rje hUM grags ma)、金剛普明母(rDo rje kun gsal ma)、金剛普賢母(rDo rje kun bzang ma)、大金剛母勝智慧(rDo rje chen mo ye shes mchog)、金剛成光母(rDo rje ’od chags ma)、金剛光明母(rDo rje ’od gsal ma)、金剛玉燈獨辮母(rDo rje g. yu sgron ral gcig ma)等七位,顯現出與彼等(即七羅刹母——譯注)相一致之行爲,施放各種疾病,但僅僅是施放(的景象)而無實際的施放;殺衆多有情,但僅僅是殺(的景象)而無實際的殺生。從而鎮伏諸羅刹母的神力。(32)《吉祥燃燒忿怒母續》,百慈藏文古籍研究室編《舊譯密續集彙編》,na函,頁38—39。按此,七羅刹母是本尊之化現。

現將兩種文獻中的七羅刹母的名稱對比如下:

P.T.307《七羅刹母供養儀軌》《吉祥燃燒忿怒母續》金剛普稱母(rDo rje kun grags ma)金剛吽稱母(rDo rje hUM grags ma)金剛普賢母(rDo rje kun tu bzang)金剛普賢母(rDo rje kun bzang ma)金剛普明母(rDo rje kun gsal ma)金剛普明母(rDo rje kun gsal ma)

(續表)

從上表看,P.T.307中的第一位羅刹母作“金剛普稱母”(rDo rje kun grags ma),《吉祥燃燒忿怒母續》中作“金剛吽稱母”(rDo rje hUM grags ma),有一字之差。第五位羅刹母“金剛燈母”(rDo rje sgron ma),後者作“金剛光明母”(rDo rje ’od gsal ma),有所差别。其餘則基本相同。

《具誓護法傳》對七羅刹母的來源亦有簡要記述,言具善大自在天(觀世音之化身)所調伏之神靈中有七鬼母,分别是金剛普稱母、金剛普賢母、金剛普明母、金剛智慧母、金剛成光母、金剛射光母和金剛玉燈母。其中,金剛智慧母在P.T.307中作金剛勝智慧,二者應是同一神靈;金剛射光母(rDo rje ’od ’phro ma),P.T.307作金剛燈母,二者名稱略有區别。可見三種文獻中最大的差别是第五位羅刹母的名字。

P.T.307之第三段内容比較複雜,有七羅刹母的來歷介紹,又有獻供托付事業等内容,及圍繞嘿汝噶的女神等。圍繞在嘿汝噶周邊的女神有八鬼女和八魔女,其中“八魔女”亦見之於《吉祥燃燒忿怒母續》和《秘密藏續》,(33)《秘密藏續》(gSang ba’i snying po de kho na nges pa’o),百慈藏文古籍研究室編《舊譯密續集彙編》,na函,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頁303。前者還記述有八女神如何調伏“八魔女”之事。兹將名稱對比如下:

①大狐面母(Wa gdong chen mo)①釋拉(Sri la): 梵語音譯,規範的藏文梵字拼寫是SrI gA la,意譯“狐狸”。

(續表)

P.T.307中“八鬼母”的名稱是梵藏兩種稱呼的結合,《吉祥燃燒忿怒母續》中梵文音譯名和藏文意譯名稱是分開的。二者的梵文拼寫均有不規範處。P.T.307中的“啃肉夏娜母狼臉(Shwa na sha ’drad spyang mo gdong)”,《吉祥燃燒忿怒母續》作“羅刹鬼母衆尸母(Srin mo phra men mang ro ma)”,又稱狗首者、夏娜米卡(Shwa na mu kha)。“夏娜”是梵文之音譯,其規範的拼寫應是“夏娜喀(Sha na kha)”,指“狗”,P.T.307中則稱爲“母狼臉”,或許是翻譯之誤。《秘密藏續》中的八鬼母名稱,應是簡稱。相比而言,P.T.307中的名稱與《吉祥燃燒忿怒母續》所載更爲吻合。此外,八鬼母作爲大自在天的眷屬,常見於相關的文獻中,寧瑪派特别重視的密宗經典《一切如來之心意秘密智慧義之精要金剛莊嚴密續成就瑜伽之教言遍集明經大乘現觀法門極莊嚴經》第27調伏所有妖魔品中,(34)《一切如來之心意秘密智慧義之精要金剛莊嚴密續成就瑜伽之教言遍集明經大乘現觀法門極莊嚴經》(De bzhin gshegs pa thams cad kyi thugs gsang ba’i yi she don gyi snying po rdo rje bkod pa’i rgyud rnal ’byor grub pa’i lung kun ’dus rig pa’i mdo theg pa chen po mngon par rtogs pa chos kyi rnam grang rnam par bkod pa’i mdo),百慈藏文古籍研究室編《舊譯密續集彙編》,tha函,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頁181—193。記述了自在天及其眷屬被調伏之事,專門提到了八鬼母。

通過以上的比對,可知P.T.307是具有一定寧瑪派特色的密教文獻。所涉及的密宗神靈,皆有寧瑪派密典的依據。因此,該密宗文獻是依據相關的密宗經典,將本土的神靈與密教進行融合,形成本土特色的儀軌。此外,也説明上文提及的如《吉祥燃燒忿怒母續》之類的寧瑪派密典,必有來源,問世的時間可能在吐蕃末期,並不完全是11世紀以後本土人士的臆造。而後期寧瑪派的伏藏文獻、祭祀儀軌中,亦可發現與P.T.307相關之内容,如女神的名字,及蓮花生降伏十二丹瑪時,向其等手中賜予金剛,令其等入持金剛之列等。

三 七羅刹母與十二丹瑪之關係

這部文獻最令人感興趣的是有關七羅刹母的記述,從中可以看出本土文化與佛教密宗之間相結合的端倪,並可與後期的相關文獻進行比較。令人驚奇的是,這七位女神在後弘期文獻中被置於“十二丹瑪”(“丹瑪”又意譯爲“地母”或“地祇”)之列。何以後期是十二位女神的組合,而這裏卻只有七位?其中的淵源關係又如何呢?七位何以變成了十二位?P.T.307之所述,與“十二丹瑪”間有無關係?這些問題,皆值得梳理。

“十二丹瑪”作爲西藏本土的一組重要神靈,受到民間的崇奉,又被吸收到藏傳佛教的世間護法神之中,出現了佛教式的各種祭祀文獻,而且各教派有各具特色的祭祀文。(35)參見勒内·德·内貝斯基·沃傑科維茨著,謝繼勝譯《西藏的神靈和鬼怪》,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該書有專章介紹“十二丹瑪”及不同教派的祭祀文獻。另,米瑪次仁的《略談藏傳佛教護法神十二丹瑪女神》(《西藏大學學報》藏文版,2013年第1期,頁84—98)一文介紹班禪卻吉尼瑪所著《丹瑪法類手册目録·明月》(bsTan ma’i chos skor be’u bum gyi dkar chag zla tshes gsar ba),内所收丹瑪法類的文獻有八十四篇。鄔堅巴所著《勝者郭蒼巴傳·集要明燈》(rGyabargodtshangpa’irnamthargnadbsduspa’isgronma)中言:“守護蕃境十二丹巴(瑪)神,前來迎接敬禮並繞轉。”(36)鄔堅巴《勝者郭蒼巴傳·集要明燈》(rGya ba rgod tshang pa’i rnam thar gnad bsdus pa’i sgron ma),百慈藏文古籍研究室編《藏族史記集成》(70),西寧,青海民族出版社,2012年,頁8。原文: bod khams skyongs ba’i bstan ba bcu gnyis kyis// nas bsu zhing phyag ’tshal bskor ba byed。其中的bstan ba應是brtan ma之誤。“守護蕃境”之謂,與七羅刹母肩負之職責完全相同,也能説明二者之間有關聯。這一稱呼在後期的祭祀文獻中也得到了繼承,如五世達賴喇嘛所作有關儀軌文,稱爲“Bod skyong bstan bcu gnyis kyi mdos kyi ’phrin las dpyid kyi rgyal mo’i glu dbyangs”,可譯爲《守護蕃地十二丹瑪靈器之事業·布穀鳥之歌》。

以下將P.T.307中的七羅刹母和《獻供焚香祭》、《具誓護法傳》所述“十二丹瑪”之相關者進行比較:

①《獻供焚香祭》,見《祗敬詞彙編》(bSang mchod bkra shis khyil ba,屬於藏文祭祀文彙編,藏文書名用了五世達賴喇嘛所撰祭祀文之名稱《煨桑供養·吉祥右旋》),西寧,青海民族出版社,1993年,頁43—44。《獻供焚香祭》屬於伏藏文獻,問世於公元14世紀。

(續表)

(續表)

從上表中對比看,七羅刹母是“十二丹瑪”的組成部分。上表中的《獻供焚香祭》屬於寧瑪派的伏藏文獻,而《具誓護法傳》中有關“十二丹瑪”的材料,除五世達賴喇嘛所著外,其餘皆是各類伏藏文獻。寧瑪派的伏藏文獻大致出現於11世紀以後,就時間而言,P.T.307尚難斷代,但應早於寧瑪派的伏藏文獻。後弘期有關“十二丹瑪”的文獻數量頗爲可觀,但所記“十二丹瑪”之名稱等並不一致,甚至可以説是較爲混亂,相互間多有抵牾。對此,《西藏的神靈和鬼怪》一書中,細緻羅列有“十二丹瑪”的各種祭祀文獻,包括屬於不同教派的。如果我們認定P.T.307是已知有關“十二丹瑪”的最早文獻的話,我們就可以發現七女神名號演變爲十二女神的一些軌迹。

P.T.307中同一女神的異稱,後期卻又視爲不同的神靈。如P.T.307中的金剛普稱母,又名工拉第穆。但《具誓護法傳》所引部分文獻中將金剛普稱母與工拉第穆單列,視爲不同的神靈。《具誓護法傳》把金剛普稱母視爲“四魔女”之首,而工尊第穆(即工拉第穆)爲“十二丹瑪”之“四女神”之首(sMan mo bzhi),其密號有多傑尼麥沃拜瑪(rDo rje gnyis med ’od ’bar ma,金剛無二光燃母)、多傑蕃康軍等(rDo rje bod khams skyong,金剛守護蕃境)。有些文獻又將多傑蕃康軍單列,成爲“十二丹瑪”之一,其密號爲工尊第穆。(37)參見《西藏的神靈和鬼怪》,頁209。這樣,P.T.307中的同一神靈變爲不同的兩位神。

七羅刹母中的第二位金剛普賢母,《具誓護法傳》所引文獻中,其密號有色塘玉雯瑪、色塘貢桑瑪、札西次仁、多傑玉雯瑪、多傑蕃康軍等,而部分文獻中多傑玉雯瑪又是金剛普明母之密號。P.T.307中金剛普賢母又名夏梅崗噶(白雪無肉),《具誓護法傳》則將金剛普賢母和夏梅崗噶視爲不同的神靈,稱後者爲崗噶夏梅多傑堅久瑪,住於拉普崗噶、多傑札梅等地,是東日噶波神之妃,乘騎海螺鳥、玉鹿等。但該書所引部分伏藏文獻亦將其名稱之爲“夏梅多傑根迪桑”(Sha med rdo rja kun tu bzang),即“無肉金剛普賢”之義,則金剛普賢母和夏梅崗噶又成同一神靈。所引五世達賴喇嘛的著作又云其密號是多傑玉雯,同樣認爲與金剛普賢母是同一神靈。因此,對金剛普賢母和夏梅崗噶之關係的認知,後世也出現了混亂情況,部分文獻中原本是同一神靈的,卻變成了兩尊神。

七羅刹母中的第三位金剛普明母之稱號不見於《具誓護法傳》和内貝斯基所引文獻中,而有與其别稱拉日雅莫覺斯相關者。拉日雅莫覺斯(lHa ri g.ya’ mo skyol sil)名字中的skyol字,筆者以爲是skyong之誤。若是,則後世似乎也將此名稱分作兩個,即雅莫軍和雅莫斯。前者寫作g.Ya’ ma skyong /mThing ya skyong,後者寫作g.Ya’ ma bsil/g.Yar mo bsil/g.Ya’ ma sil/g.Ya’ ma bsil/dByar mo bsil。部分文獻中,雅莫軍和雅莫斯是不同的神靈,成爲“十二丹瑪”之組成部分。

七羅刹母中的第四位爲金剛勝智慧,其别稱爲達拉贊莫,從上表所引《具誓護法傳》資料看,其名號有多傑雅莫斯、多傑札莫加(金剛猛厲母)等,與别的“丹瑪”之名號相混。

七羅刹母中的第五位金剛燈母之稱號不見於其他後期文獻,但其别名喀若羣宗則較常見。而喀若羣宗和金剛妙曼身之住處在部分伏藏文獻中皆視爲瑪沁博熱山之脖頸處,二者似也相互錯亂。

七羅刹母中的金剛成光母,别稱色當益格科第瑪。《具誓護法傳》中四魔女之一者,名卓欽科第(’Brag chen ’khor ’dul)、卓欽多傑格吉佐(’Brag chen rdo rje bgegs kyi gtso),又言與羌塘燈莫曼(Byang thang ting mo sman)、廷讓廷廷莫尊(Ting ring ting ting mo btsun)是同一神靈,而後者則爲四夜叉母之一。而且《具誓護法傳》講述金剛普賢母時,部分文獻中將普賢母與色當益格科第瑪説成是同一神靈,如云“列教益格色塘瑪,密號金剛普賢母”,(38)《具誓護法傳》,頁172。益格色塘瑪即P.T.307中之色當益格科第瑪。其密號又作 “北方色塘玉雯瑪”(Byang gi gser mthing g.yu bun ma)、“多傑沃拜瑪”(rDo rje ’od ’bar ma,亦可譯爲“金剛發光母”)等。如此金剛成光母與“十二丹瑪”之三種女神有關聯。

七羅刹母中的第七位金剛玉燈母,如上表,即四女神之第四位金剛妙曼身,但《具誓護法傳》所引《伏藏靈器儀軌》(gTerbyonmdoschog)中,言其密號爲金剛勝智慧,如此則與七羅刹中之第四位又是同一女神。

何以出現如此混亂的情況呢?《具誓護法傳》的作者解釋説,原因是“十二丹瑪”本體爲一,化現爲十二神,因此相互可交錯。有時統稱爲魔女,有時統稱爲女神,有時又分爲魔女、夜叉母、女神。但是從P.T.307來看,似乎最初確定的是七女神之名,後來演變爲“十二丹瑪”。“十二丹瑪”之説可能起源頗早,(39)以十二爲單位的神靈,除了“十二丹瑪”外,尚有“十二護母”(sKyong ma bcu gnyis)。但具體的構成及神靈之形相、住地等是後世逐步建構起來的。這種建構也是層層壘積而成,不同時代的人造出了不同的儀軌,做出了各自之認定,從而也出現了“十二丹瑪”相互間的交叉和混亂。如此,P.T.307爲研究“十二丹瑪”之起源,提供了重要的線索,由此可探討其淵源流變問題。

四 本土神靈與佛教密教之結合

依據P.T.307,我們知道印度的七羅刹母與本土的七位女神間發生了對接,使本土的七女神有了佛教式之稱號。

七位女神的住地在吐蕃境内,應是本土的神靈,但將屬於佛教護法神隨從的七羅刹母之名稱安在她們身上,使她們得以變成佛教的護法神。對此上譯文中也提到了七羅刹母入佛門的問題,云:“此後,印度之親教師班瑪薩巴哇和郎·貝吉僧格二人予以調伏,並令(其等)立下嚴厲誓言;給吐蕃地方的這些主宰母手中授予金剛,並置於持金剛之列而起名。之後,囑托(其等)要對按經典修習密咒者助之以神力,做助友,並擔任使吐蕃地方未來不遭毁壞之守護神。”

印度之親教師班瑪薩巴哇之名,意譯即“蓮花生”。他在藏傳佛教史上鼎鼎有名,其調伏吐蕃鬼神的故事廣爲流傳,《蓮花遺教》、《五部遺教》等伏藏文獻中大書特書,《巴協》等史書也有記述。《巴協》言,建桑耶寺時,蓮花生大師舉行圓光占卜儀式,知在吐蕃製造各種災難的鬼神名號,説製造饑荒、疾病者是“十二丹瑪”等,遂一一降伏之。(40)參見《巴協》,北京,民族出版社,1980年,頁29。

《五部遺教·鬼神遺教》云蓮花生降伏象雄之札姆雜梅(dGra mu tsa med,《蓮花遺教》作dGra bla dza mun)後,起密號爲多傑玉雯瑪(rDo rje g.yu bun ma),接着又降伏了蕃境之“十二丹瑪”。之後,在喀若拉卡(Kha rag la kha)降伏了崗蓋莫(Gangs dkar mo,《蓮花遺教》作Gangs dkar gnam sman mo),密號“夏梅多傑玉卓瑪”(Sha med rdo rje g.yu sgron ma,無肉金剛玉燈母)。(41)《五部遺教》,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年,頁39—40。《蓮花遺教》言降伏崗蓋莫後,又降伏了“十二丹瑪”。(42)參見《蓮花遺教》,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頁362—363。按前文,多傑玉雯瑪和無肉金剛玉燈母皆屬“十二丹瑪”之列,但按《五部遺教》、《蓮花遺教》的敍述看,似乎不在“十二丹瑪”之列。而夏梅多傑玉卓瑪屬於P.T.307所述七羅刹母之一。顯見,《巴協》等對“十二丹瑪”之記述十分籠統,而其等身分之一一落實似在後期(11世紀以後)完成。

關於蓮花生調伏吐蕃鬼神的歷史敍述,一般認爲是後弘期的一種人爲建構,以此調和佛教與本土文化之間的關係。不過,P.T.307中的這段記述,使我們對這一問題應有新的認識。也就是説吐蕃時代(末期)就有了蓮花生降服吐蕃鬼神的故事,而且本土的神靈以佛教護法神之面目進入了佛教,開啓了佛教與本土文化之間的融合之門,而這種融合就是佛教本土化的一種表現。

P.T.307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形成了佛教密教式的本土神靈之祭祀儀軌文。

第一,介紹七羅刹母亦即吐蕃七女神之身形、騎乘和名號。密宗的經典中對本尊、護法神及其眷屬等有細緻的描述,以便於人們的觀想和修習。其中幾個關鍵方面,是不可或缺的,如面相、衣着、騎乘、手印等。《七羅刹母儀軌》之第二段,就是對其等外形之描述。雖然内容簡略,但也初具規模。

第二,建立起了與佛教之間的聯繫。第三段中就七女神與佛教的關係,分了兩個層次。其一,受教於嘿汝噶,爲尸林之守護神。其二,受蓮花生、郎·貝吉僧格等人之降伏,給她們授予金剛,新起密號,即金剛普稱母等。如上所述,這些名號本身是印度女神之稱號。這樣她們既有本土的名稱,又有了密教特色的名號。

第三,從第一段和第三段最後一部分之内容看,將七羅刹母引入佛教女神之列。這些女神皆是忿怒相,圍繞於主尊嘿汝噶之周邊。

第四,强調了遵守誓言之重要性。亦即本土的神靈必須聽命於佛教大師,要爲佛教的事業服務。因此也改變了本土神靈的性情,使其止惡修善,成爲佛教信徒。

第五,這些女神被稱爲“蕃境的守護神”,即她們不是某一個地方的守護神,而是吐蕃全境的守護神,這是賦予她們的新職能。這裏我們不能不審視政治與宗教的關係,顯然丹瑪的新職能與吐蕃的政治需求是相吻合的,“蕃境”也是吐蕃王朝統治背景下纔有的概念。進入佛門的地方神靈也要維護吐蕃王朝的統治,爲此要完成滅、增、懷和誅等密教的四業。吐蕃王室之所以不遺餘力地支持佛教,鞏固自身的統治恐怕是其最爲重要的出發點。

總之,該文獻顯示,吐蕃後期按密教的思想和修行方法,爲本土的神靈——七羅刹母建立了祈供儀軌。

五 朗·貝吉僧格(rLang dpal gyi seng ge)其人

P.T.307提到的朗·貝吉僧格亦見於後期史書,視爲蓮花生大師的著名弟子之一。《五部遺教》言蓮花生給“朗欽貝吉僧格後者”(gLang chen dpal gyi seng ge phyi ma,疑glang 是rlang之誤)傳世間供贊密續和修煉方法,(43)《五部遺教》,頁122。獲得“役使鬼神”之成就。(44)《五部遺教》,頁131。P.T.307言其降伏過七羅刹母,則也算是“役使鬼神”之事迹了。(45)《阿闍梨第二佛陀蓮花生傳·消除心中黑暗》(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2011年,頁63)中貝吉僧格之姓氏作rLang,並言其獲得“向鬼神托付事業”之成就。

《寧瑪派源流》認爲他是郎氏家族的先祖,爲蓮花生心傳二十五位弟子之一,求取灌頂時,投花入於世間供贊壇城,獲得猛厲類教法,役使猛厲衆鬼神如似奴僕。其修行地是巴卓達倉(sPa gro stag tshang),於此親見世尊猛厲遍調(Dregs pa kun ’dul),獲得兩種成就。該書記述朗·貝吉僧格的身世時言,其父名阿米絳曲哲廓(A mes byang chub ’dre khol),八歲至鄔仗那,調伏羅刹,又受嶺國之王格薩爾之請,兩次赴嶺國調伏四方之鬼怪;其母名覺莫噶丹(Jo mo skal ldan )。阿米絳曲哲廓夫婦有三子,朗·貝吉僧格爲長子。此段材料來自《朗氏宗譜》,但有張冠李戴之嫌。其一,阿米絳曲哲廓非吐蕃時代人,從其傳記中出現嶺國格薩爾、亞澤王以及他是蓮花生化身的記述看,約生活於公元11世紀左右,顯然不能成爲蓮花生弟子之父。其二,《朗氏宗譜》載阿米絳曲哲廓之長子名貝吉僧格,與蓮花生弟子同名,其生平中自然無拜蓮花生爲師之事。顯見,《寧瑪派源流》將阿米絳曲哲廓之子與蓮花生之弟子混爲一談了。

實際上,《朗氏宗譜》中有兩處朗·貝吉僧格事迹之記述。第一處在“朗氏珍貴史籍有關俗務史實”部分,講述了朗氏先輩在政治、軍事方面的顯赫事迹,包括朗·貝吉僧格。言:“朗氏殊勝者貝吉僧格於頭頂觀想殊勝之上師,祭祀神靈雅拉香波,出兵阿里北部,將此阿里北部地方征服。其英勇之標誌是,生擒北方之首領恩具(Ang ju),奴役阿里(北方)國家,故征服阿里北方者,亦是天神種朗氏。”(46)《朗氏宗譜》(Rlangs kyi po ti bse ru rgyas pa),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頁34。

第二處在“弘揚神聖佛法方面”部分,講述了朗氏先輩在佛法方面的貢獻,亦有朗·貝吉僧格之傳記。其内容充斥神話,傳説色彩濃厚,恐怕是依據口碑材料寫成的。其主要内容概述如下:

其一,弘揚佛法方面。説其赴印度,將印度佛經譯成藏文,使黑暗的蕃域轉向佛法之信仰,恩德無比。在印度金剛座的四面建四座佛殿,其中東面建白螺殿,供奉大悲觀世音;南面建金殿,供奉釋迦牟尼;西面建銅殿,供奉彌勒;北面建玉殿,供奉金剛手。在金剛座上,建五種珍寶所成之佛殿,内用黄金造七世佛、千佛、二菩薩、八大近侍、舊密之衆神、語教傳承諸上師像等,金汁書寫《甘珠爾》。參與唐蕃戰爭時,以擄掠的漢地財富,建造了金佛殿。並仿照漢地城堡之樣式,建三層城堡,供奉各類神像。後來,又赴印度,供養佛寺佛像,並請來蓮花生大師,獲得預言。

其二,參與唐蕃戰爭方面。説其前去抵禦唐軍時,顯示神變,乘騎如獅駿馬,四大天王抬起馬蹄,騰空而行,諸忿怒護法神跟隨於周邊,大黑天、吉祥天女爲先鋒。到達邊界時,唐軍見狀,驚慌而逃。他攻占唐朝之水城虎堡(Chu mkhar stag rdzong),奴役唐王,帶回公主昂覺莫(Ang jo mo),交與朗氏長子。將唐朝之寶物,如珍珠、綢緞、金銀等帶回吐蕃。

以上的敍述缺乏具體時空之交代,又過分地誇大了貝吉僧格擁有的神通和財力以及對佛教的貢獻,顯得荒誕不經。但如將以上記述,置於赤松德贊時期的吐蕃,的確從大致的背景而言與實際的歷史間有一定的吻合度。唐蕃間的戰爭、吐蕃對唐朝的掠奪在當時是司空見慣的,吐蕃攻入印度、印度佛教傳入吐蕃等等也是歷史事實。朗氏屬於蘇毗之大姓,而吐蕃征服蘇毗後,劃分六十一個千户,是吐蕃主要的兵源地之一,朗氏先輩自然也參戰無數。但是,貝吉僧格在吐蕃對外的擴張戰爭中到底有何貢獻,未見其他史書有所記述。也許貝吉僧格僅僅參與過其事,但在家族記憶中他是一位有赫赫戰功的勇士,又是一位大成就者,在世間事務和佛法方面均有建樹。顯然,貝吉僧格的歷史不乏家族後人的精心建構和想像。

《布頓佛教史》所列前後弘期譯師名中,不見朗·貝吉僧格之名。布頓所編《大藏經》目録中,亦無朗·貝吉僧格之翻譯作品。但《五部遺教》所列吐蕃譯師名中,有朗(疑gLang 是rLang之誤)·貝吉僧格。(47)《五部遺教》,頁408。因此,《朗氏宗譜》言其將印度佛經譯成藏文,雖有誇大之詞,但或有所本。《朗氏宗譜》言朗·貝吉僧格從印度請來蓮花生大師,但《韋協》等書記載蓮花生入蕃事時,未見有朗·貝吉僧格者。

《朗氏宗譜》所記朗·貝吉僧格之事迹雖充滿浮誇之語,不過,P.T.307號的存世,使我們也不能將《朗氏宗譜》所言全部視爲子虚烏有之事,朗氏的這位先輩的確在吐蕃佛教史有一定的地位。從P.T.307號記述看,後世將其視爲蓮花生之弟子有一定的可信度,而且參與了所謂降伏本土神靈之事,説明他在吐蕃社會有一定的影響力,也可肯定他是一個真實的歷史人物。雅各·道爾頓認爲,到了後期,相關神話中只有蓮花生,而無其他人。但也不盡然,如第五世達賴喇嘛所著《守護蕃地十二丹瑪靈器之事業·布穀鳥之歌》亦言吐蕃時期,除蓮花生降伏十二丹瑪外,還有朗欽·貝僧(gLang chen dpal seng,“貝僧”是“貝吉僧格”之簡稱)和努欽·桑傑益西等人。(48)《五世達賴喇嘛文集》(28),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9年,頁364。五世達賴喇嘛所言,亦必有所本,則可知類似P.T.307號的文獻曾傳至後世。

另外,丹瑪山摩崖石刻中亦有朗氏人物,名朗·確熱(rLang mchog rab),是該石刻工程的負責人之一。從其名字看,應是一位出家的僧人。朗·確熱是贊普赤德松贊時人,應屬朗·貝吉僧格之後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