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推进“城乡教育牵手”的几点思考
——以关注乡村教师培养为例

2019-11-26许媛苑浙江省宁海县梅林第二小学陈春水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大佳何镇中心小学

灌篮 2019年15期
关键词:名优支教城乡

许媛苑 浙江省宁海县梅林第二小学 陈春水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大佳何镇中心小学

为了推动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乡村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全国许多地区都开展城乡教育联盟、城乡教育共同体等多样形式的举措,主要对象其中包括不同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之间、城乡学校之间,这些举措,带来了三方面积极的变化:

(一)缓解乡村教师无师不通的滞后现象

乡村学校往往在不同学科的师资结构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由于学校教学需要相应学科的设置以及常规教学开展,所以部分乡村教师身兼数职也是情理之中,容易造成某些学科相关技能传授时的偏差;另外对于一些入职不久的青年教师在缺少相应专业学科前辈引领时,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方面容易存在局限性,使得教学活动事倍功半,长此以往导致自身的业务水平停滞不前。所以“城乡教育牵手”有助于缓解免乡村教师“闭门造车”的尴尬现状。

(二)提高乡村学校相应的教师培养力度

乡村学校对于教师培养方面,主要存在两方面的缺失,一方面是学校内部相应学科导师的缺失,导致学科建设缺少领头人;另一方面是学校相应教学硬件设施的不足,引起一部分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捉襟见肘”。这两者的双重不良影响下使得乡村学校对于校内教师的培养力度大打折扣,甚至成为“天方夜谭”。而“城乡教育牵手”的推进,在一定程度上除了提供学科领域名优教师的助力,同时也给予相应的经费补助和资源共享,双管齐下为乡村学校在教师培养方面的提供保障。

(三)搭建平台强化名优教师的综合能力

相对于乡村学校,城区学校在名优教师的培养方面与其不可同日而语,在无论在师资力量还是环境条件都存在较大的差距。正因如此,我们不可否认由城区学校直接培养出来的名优教师在自身素质还是业务水平都是过硬的。但在面临乡村困难环境下如何调整自我以及培养青年教师方面或许存在欠缺。这也是为何多数发达县市区的名优教师被派送到教学环境相对落后的乡村学校的原因之一,除了“雪中送炭”,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促进这些名优教师在相对恶劣的环境中锤炼自己。

回顾以上三点城乡教育共同体环境下的有利之处,除此之外不得不思考——城乡教育支持计划是否会长此以往的进行下去?除了政策导向,乡村学校自身层面可否寻求可行的发展途径?是否可以在原有一定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促进一如既往计划。笔者结合自身在农村学校十余年的工作经历,对于城乡教育支持计划实施的持续,从当下乡村教师培养的角度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性建议:

(一)加强关注力度

众所周知所谓教育行政部门其实是一个统称,对于乡村教育薄弱地区的关注,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科相关工作部门(例如教研室)的关注,采用集体学科调研和分学科“诊脉”相结合,进一步围绕相应学科教师在工作上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指导,狠抓落实。另外在部分相关学科活动和业务评比中,是否可以考虑适当设置城区组与乡村组,实现帮与辅两者的一体化,有利于提高乡村教师参赛自信心的同时,进一步激发乡村教师关注自身成长的原动力。

(二)延长学徒生涯

针对当下各个地区名优教师的带徒活动,书面师父结对活动往往是三年,而三年过后许多相关的培训、研讨等活动在没有政策文件的支持下,对于乡村教师而言寻求业务进一步成长也许会成为一种奢求。所以针对部分追求上进的乡村教师而言,可否从政策导向层面或者借助导师自身影响力层面,适当延长其学徒生涯,进一步借助导师的力量促进其全面健康的发展,从而间接推进乡村教育的振兴。

(三)置换工作岗位

为促进乡村教育的发展,实现优秀教师“回流”支教,针对城区教师在职称评定时要求具备农村支教经历,从而使得不同学科的优秀教师源源不断支教乡村学校,给相应学科的发展带来良好的变化。在此基础上,从乡村教师培养角度上出发,可否考虑采用一对一工作岗位城乡对调置换的方式,在优秀教师“引”进来支教的同时,也实现乡村教师“走”出去置换顶岗,使其通过一年或几年在资源相对优越的环境下提升自我,最后实现“带”回来的双赢局面,从而使得乡村学校在师资培养方面实现形式与实质双丰收。

猜你喜欢

名优支教城乡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长沙市三种名优虾类池塘养殖研究
在城乡互动融合中推进乡村振兴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福建师范大学连续7年支教留守儿童
让城乡学子同享一片蓝天
“90后”女孩尼泊尔支教:跋涉千里的修行成长
我的泰国支教之旅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牢记使命 强化担当努力创建全国一流重点名优高职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