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室内锦标赛伯明翰站苏炳添60米决赛时间特征分析

2019-11-26刘子强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9年8期
关键词:科尔曼苏炳添步数

刘子强

前言

我国田径的优势以前是短距离110米栏刘翔,还有就是竞走等,现在刘翔已经伤退多年,当人们对田径有少许失望的时候,以苏炳添代表的男子100米站了出来,重新燃起了中国乃至亚洲的短跑的火种;[1]现在苏炳添已经是100米(9.91s)亚洲记录,60米亚洲纪录(6.42S)也是本次2018年国际田联室内锦标赛伯明翰站创造的,但遗憾的是没有战胜美国名将科尔曼(6.37S),科尔曼是60米世界纪录保持者(6.34S),要战胜他绝非易事,下面我们就来全面分析下两者的差距到底在哪。

1 结果与分析

1.1 2017-2018苏炳添与科尔曼60米跑状态分析

本文选取了2017年苏炳添和科尔曼状态最好的两场比赛和2018年状态最好的两场比赛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从数据我们可以分析得出,苏炳添四次比赛成绩呈上升趋势,一次比一次好,而科尔曼四次比赛成绩有点波动,可能收到天气和场地等条件的影响。[2]苏炳添比赛成绩的上升也体现了近期跟国外教练和在国外训练有关系,接受了国外教练新的理念,改变了起跑姿势和牺牲了前段全力跑的速度,为中后段储蓄了大量的能力,训练的结果也证明了这点,近年不管是室内60米还是室外的100米比赛,苏炳添成绩进步神速,可以说重新代表了中国乃至亚洲的速度。

1.2 起跑反应时分析

短距离跑特别是60米和100米跑,0.01s就是一个新的世界纪录,对于短跑运动员来说是渴望提升的目标,而起跑反应的好坏,有时直接决定了比赛的结果,起跑反应是可以通过长期的训练来改变的,人类极限起跑反应是0.1s,起跑检测仪定位运动员起跑犯规的临界值是低于0.1s为起跑犯规,检测仪报警[3]从收集苏炳添和科尔曼四次比赛的起跑反应来分析,两者反应时都集中在0.153s-0.148s之间,最低值科尔曼和苏炳添相同都是0.148s,但是平均值,苏炳添要高于科尔曼;说明科尔曼在起跑反应时环节是占优的。苏炳添以后在训练起动方面,还要加强训练。[4]

1.3 伯明翰站比赛两者全程各阶段速度、时间比较分析

伯明翰站是两者正面交锋的一次伟大比赛,所以两者比赛的数据比较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全程速度数据比较是最能反应两者比赛区别的特征,从两者比赛速度曲线来看,起动加速环节两者差距不大,苏炳添在13.72米时(第一个60米栏点)前还稍稍领先点科尔曼,单过了这个点之后科尔曼就速度曲线出现了上升,也就是这是开始超越苏炳添,到了22.86米(第二个栏点)时,苏炳添落后近一个身位。从23-55米之间,两者速度曲线基本不变,没有明显变化,从全程速度曲线说明两者全程最大的区别在于前段加速阶段,起跑苏炳添稍快,到了第一个栏点时科尔曼已经追上苏炳添,从第一栏点标记(22.86米)至第二栏点标记之间(31.96米)科尔曼已经稍微领先苏炳添半个身位(0.03S左右),说明这段科尔曼加速非常快,加速能力优于苏炳添,从55米到终点线冲刺阶段,科尔曼的身体重心前倾非常好,压线更优于苏炳添(0.02左右),经过录像慢放逐帧处理,前段领先0.03S,后段冲刺0.02s,全程大约0.05秒。从上面全程时间数据来分析,也基本和速度曲线呼应。

1.4 全程步幅、步频、步数分析

苏炳添全程步长平均1.923米,全程步数31.1步,科尔曼全程平均步长2米,全程步数30步;也就是说苏炳添和科尔曼两人在起动加速前几米步长稍小,大约在1.5到1.7米,在加速完后的中后段,步长大约在2.10米到2.25米左右,从步数和步长比较来看,全程苏炳添的步长稍微小于科尔曼,全程跑的步数也比科尔曼多用了1.0-1.1步左右,最后冲刺阶段,两者1.1-1.2米左右。

2 结论

从伯明翰站两者全程速度时间特征分析来看,苏炳添在起跑反应时和起动加速的前段要优于科尔曼,但到了加速的中后段(13-15m)处,科尔曼已经完成追赶并完成反超,说明苏炳添在加速的中后阶段,加速能力差于科尔曼。在最高速度的曲线体现上可以看出,苏炳添的Vmax也稍微小于科尔曼;从全程的步幅大小和步数多少也反应出苏炳添用步多于科尔曼1.0步左右,步幅测量上也稍微小于科尔曼。从以上反映出,今后苏炳添应该在加速段多加训练,特别从蹬地的腿部力量上加强训练,其次是中后段的速度保持上多加强训练。

猜你喜欢

科尔曼苏炳添步数
超越伤病和年龄的“飞人”
——苏炳添
激情燃烧的时刻
苏炳添:泥巴地里跑出的飞人
苏炳添:百米飞人 亚洲荣耀
楚国的探索之旅
微信运动步数识人指南
苏炳添60米又跑出亚洲纪录
国人运动偏爱健走
穿越“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