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的神秘源于无限

2019-11-26西

写作 2019年5期
关键词:音乐性散文意义

西 渡

1.我们不能用定义的网把所有的诗打捞到岸上来。无论多么完美的定义,漏网之鱼总是比网中的鱼多。诗比我们所有的网辽阔。

2.艾略特给诗下过一个最宽泛的定义:诗是自古以来一切诗所构成的有机的整体。这是正确的定义,却是毫无意义的定义,因为它不能给我们带来任何关于诗的知识。臧棣的定义——诗的定义在未来——虽然也没有给我们提供关于诗的现成的知识,却是启示性的。普通读者对于这样的定义会感到同样的不满足,它却对诗人构成重要的启示。

4.斯蒂文斯说诗是诗人人格的一个过程,不可能有无关诗人人格的诗歌。然而,他又引亚里士多德的语录说,诗人要尽可能少地表现自己的人格。艾略特也说,诗是对个性的逃避。这些说法看起来自相矛盾,实际上却是逻辑地统一的。因为“头脑的主要特点是不断地描述它自身”,“诗人的头脑在他的诗篇里不断描述它自身就像雕塑家的头脑在他的形式里描述它自身,或者像塞尚的头脑在他的‘心理学风景’中描述它自身”。诗人永远不用担心失去自我,如果他拥有一个自我的话。诗人需要担心的是他一直在谈论自我中毫无价值的部分,某种敝帚自珍的“艺术家气质”。真正的自我,归根结底是那个属于全人类的“整体人格”的体现,是那个不可知的自我,也就是那个我们不能认识却能感觉到的真理。瓦莱里说,“凡仅对我们自身有价值的就是没有价值的”,这就是文学的定律。

5.在通常情形下,“说”是主动的,“听”是被动的,在它们之间存在一种根深蒂固的权力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滔滔的“说”完全无视“听”的存在,顶多视为自己的单纯容器,其目的则是把“听”转化为自身的同义反复。但丁说,“说”比“听”更富于人性。我的意见正好相反。“听”首先意味着对他人存在的承认,而在“说”中并不必然包含这种承认。一切人性都是从“听”出发的。

6.祷告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说”,它颠覆了“说”和“听”固有的权力关系,提升了“听”的地位,把“听”变成了“说”的出发点和目的地。诗即萌芽于此。

7.瓦莱里说,听就意味着说,只有当你出于不同的动机说过这些词语时,你才会在听到时理解它。

8.诗是有限对无限的拥抱。诗人们不断地谈到诗的神秘。但诗的神秘到底是什么呢?说到底,诗的神秘就源于无限。在诗人的词典里,无限、永恒、上帝是同义语。瓦莱里认为一种宇宙的觉识是诗的经验与日常经验的分野。他说:“所谓‘一个宇宙的觉识’者,就是说诗境是由于对于一个新世界焕然地觉醒而发生的。”实际上,这种觉识就是整体或无限对我们的启示。一首诗如若指示了整体或无限,它便获得了宇宙的觉识,而世界便在刹那间重新诞生了。

2.2 治疗前后两组Try-2、CER及AMY水平对比治疗后研究组Try-2、AMY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CE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9.隐喻和象征的区别也就在“宇宙觉识”的有无,或者说,能否在有限的语象中指示着无限。叶芝说:“当隐喻还不是象征时,就不具备足以动人的深刻性;而当它们成为象征时,它们就具备了无可比拟的完美。”

10.诗的价值决定于它对无限的暗示力和暗示程度。布拉德雷说:“诗的本身就是目的。”然而,这个“诗的本身”却是开放的:“诗人向我们说了一件事物,但是在这件事物里却潜藏着一切事物的秘奥。他说了他所要说的,然而他的意趣却好像暗中指向它自身之外,或者竟是扩展到无限之境,而它不过是后者所环绕的焦点罢了;这一境地,我们觉得,不仅满足了想象,而且满足了整个我们,我们的外部和内部……”。真正的神秘必须体现在具体的有限中,甚至是一片透明中。神秘出入于如一尊雕塑、一颗宝石那样坚固稳定的形象中。相反,神秘消失于无限的空间。直奔神秘而去的,是巫术。诗人不是跳大绳的。

11.埃利蒂斯说:“欧洲人及西方人总是在黑暗和夜色中发现神秘,而希腊人则是在永恒的光明中找到它。希腊人在认识的圆满中感到神秘,欧洲人则在认识终止的地方感到神秘。”中国人的神秘观显然更接近希腊人。挑柴担水,无非妙道。神秘并不远离日常生活和周遭世界。

12.埃利蒂斯对诗的定义:“一个由光的细胞核组成的细胞。”他说的是正午的太阳之光。中国诗歌也是以光为细胞核的,但是中国诗歌的光是带着阴影的,一个读者在其中时时感到光影闪烁——那是月光,是映在流动的水上的月光。唯一的、至高的一首诗:《春江花月夜》。

13.西蒙娜·薇依说:“屈从引力,这是最大的罪。”实际上,是否屈从引力,也是考验真假诗人的试金石。引力无所不在,对引力的反抗也无所不在。诗就是抵抗引力而向着无限的天空上升。

14.叶芝说,象征是所有文体的本质。这种对象征版图的不适当扩张,反而取消了象征所具有的独立意义。象征是有限向无限的转换。只有在实现了这一转换的地方,才有诗的象征。

15.有诗的地方,有象征;有象征的地方,有诗。

16.斯蒂文斯说:天堂与地狱的伟大诗篇都已写下,而尘世的伟大诗篇仍有待写下。但尘世的伟大诗篇曾经杜甫的手写下。杜甫的诗是最伟大的现实,也是对中国人的独特精神的最高褒奖。从技巧上去评价和认识杜甫,不仅是买椟还珠,而且是对现实和精神的双重蔑视。从韩愈到江西派到近代诸家,学杜者皆死于此。

17.诗在我们这个时代之紧迫任务就是为诗人和读者留住希望的火种,并提升它的品质。它应该如哈维尔所说的,不仅成为某种东西会变好的模糊向往,而成为某种东西有意义而不管结果如何的确信:“这是精神的一种倾向,内心的一种倾向;它超越直接体验的世界,并停泊在它的地平线之上的某个地方。”

18.诗反对寓意而拥抱意义。诗以表象吸引我们、愉悦我们。斯蒂文斯说:“现实不是事物而是事物的外貌。”词语的意义也是诗的表象之一。清陈沆解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以为“太白被放以后,回首蓬莱宫殿有若梦游,故托天姥以寄意。”更有人以为“天姥山中暗藏一贵妃”,李白笔下“仙之人”就是杨贵妃。这是解梦,不是解诗;在这样的解读中,我们得到的是寓意,失去的是诗。古今批评家解诗,多此类。H.D.刘易斯说,从一首诗中抽取一个意义,并且以理性的真理之标准来评价它,是一种道德和宗教热情对诗学的越界侵犯;瓦莱里强调诗中事物关系虽类梦,乃完全不同于纯实践世界,都是在警告此类解梦批评家。

19.诗意如水中之鱼,不能脱离它的形式——它的水,它的表象——得到合理的理解。我们对意义的渴望——希望获得某种明确的、概念化的观念,确实是人类尤其是现代人类不可遏制的欲望之一——却总是不断诱惑我们亲手去抚弄、把捉那一直陶醉于自身的自由的鱼,甚至妄想把它们从河里打捞出来,其结果便是鱼的死亡。领悟诗的最好办法是我们下到水里,与鱼一起嬉戏。

20.诗犹如鲍伊亚多《奥兰多》中描写的怪物奥兰多,具有不断复活、不断重构自身的能力。虽然,粗暴的批评家一再杀死它们,它们却总能在另一个富有同情心的读者那里复活。罗伯特·潘·沃伦发明了这个比喻。

21.表象和本质的对立,是形式和实践的对立。诗对读者只有表象的意义;意义向实践转化之时,就是诗向读者转身之时。这样的转身随时都在发生。威廉斯说:“在胡安·格里斯的作品里,山和海不是山和海而是山和海的画像。”

22.词语的意义在诗中总是临时起意的,它仅仅受制于它的上下文。散文中的意义不仅受制于上下文,也受制于它的历史语境和历史积淀。诗是对词语意义的历史积淀的爆破。

23.然而,诗本身就是行动,它悄悄挪动了人性的标尺和底线。在我看来,没有比这意义更重大的行动。

24.诗人总是徘徊于诗的真实和现实的真实之间。作为一个诗人,他怡然于文本;作为一个人,他渴望行动。这里的自相矛盾是割裂文本和实践的结果。实际上,写作就是实践,也是改变生活的勇敢的行动。

以上两条和再上面两条的矛盾,是我难以解释,也难以自圆其说的。

25.瑞恰慈说,柯勒律治最光辉的成就之一就是指出了“意识到一种音乐的快感是想象的赐予”。音乐在诗中是一种组织的力量,是它把纷乱的、互不联系的各种冲动组织成一个单一的、有条理的反应。一首诗如果缺少音乐性,就意味着诗中的各种冲动仍然是未加组织的和混乱的,也就意味着诗的失败。

26.叶芝说,必须从严肃的诗歌中清除那种像奔跑的人那样的强韵律,因为后者的产生,是意志仅仅着眼于做或不做某事时所造成的结果;应该去寻求那些震颤不定的、沉思冥想的、有机的节奏,这些节奏体现了想象,它既无所向往,又不会有所仇恨,因为它已经和时间断绝了关系,唯独希望放眼观看某种现实、某种美。叶芝的上述观点当然关联于他所钟爱的某种风格,但仍具有普遍的意义。理解叶芝的这番话,你大致会对诗歌的音乐性形成比较正确的观念。

27.帕斯说,音乐是诗的一个危险的同盟。确实如此,如果把音乐性理解为音乐的音乐性,而不是语言的音乐性。这个危险的同盟在一千年内几乎窒息了中国诗歌。

28.有一种诗歌的音乐性是献给聋人的耳朵的——像贝多芬一样精通音乐的聋人耳朵。无论多么完美的嗓子也无法传达这种音乐性内在的丰富、细腻和万千变化。在这种音乐性的领域内,仅仅一个词语就包含了丰富的和声,仅仅一行诗就呈现了丰富的动机。

29.希尼说:“诗人说话的音调的核心与其诗歌的音调的核心之间,他的原始音调与他所发现的风格之间具有某种联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当然是对的。但诗的风格化的声音既非全然建基于某种“自发的敏感”,也非全然来自他听到的其他诗人的声音(所谓“所流出的便是所流进的”),而是建基于诗人有意识的努力。诗人的声音归根结底是一种创造。如果我们在一个诗人的作品中总是听到他日常生活中说话的音调,就会干扰我们对其诗作的倾听——所以批评家避免和他的批评对象直接接触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也说明诗人还没有创造出他自己的个性。诗人说话的音调是他发展其个性的胚芽,但这是一个未加工、初始的胚芽,要发展成为真正的诗的个性,诗人还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30.为了研究诗的韵律,庞德希望将词语与节奏分离,以免文字的含义分散诗人对节奏的注意,所以庞德建议初学者研究异国语言的韵律。但庞德的意图不会成功。词语的声音与意义是一个连体儿,试图将它们分离的努力,将会同时伤害到两者。在这一点上,曼杰施塔姆的看法更为内行,“词的有意识的含义和逻各斯都是一种极好的形式”。也就是说,诗人必须把词的声音、意义、书写法和诗的组织一同视为词的质料的不可分割的性质,而加以同时性地把握。这一历程从马拉美就开始了。瓦莱里说马拉美“以非凡的成就论证了诗歌须赋予字义、字音甚至字形以同等价值……内容亦不再是形式的起因,而是效果之一种。每句诗都成为一个实体,它有自己存在的物质原因”。因此,瓦莱里说“对别人来说是形式的,对我来说是内容”;贝恩说“艺术尝试着在内容的普遍颓败之中,把自身当作内容来体验”,“形式就是存在,是艺术家的目的,艺术家存在的任务”;埃米尔·施泰格说“形式是最高的内容”。

31.庞德身上还保留了根深蒂固的分析的习惯,他不止割裂声音与意义,还试图割裂感觉,他的告诫“不要用一种感官的知觉去解释另一种感官的知觉”对诗人有害无益。诗人的首要目标是身心的合一和各种感觉的合一。帕斯说:“阅读一首诗是用我们的眼睛倾听这首诗。倾听一首诗是用我们的耳朵看这首诗。”人的感觉本来就是综合的,颜色里有芳香,声音里有形象,思想里有感情,感觉中隐藏着思维的运动。分析的习惯不是庞德一个人的陋习,也是很多英美诗人的陋习。庞德的目的是精确的表现,但综合的表现并不就是含混,它是更高的精确。

32.瓦莱里说,如果你写诗是从思想开始,那就是从散文开始。诗中的思想是思想的一种特殊形态,它是“不能写进散文的思想”。

33.诗凭着听力认出世界,散文则是凭着气味闻出世界。声音是精神的,气味则属于身体。

34.蒙塔莱说,任何诗的发现都孕育于散文的土壤。然而,从散文的土壤中恐怕只能孕育出散文。在一个人身上,诗的才能的发展快于散文的能力。一个人可能要到30岁以后才能写出有价值的散文,然而,一个诗人到25岁就已经相当成熟了。可见,诗的才能是独立于散文的能力而发展的。有的诗人写不了散文,正如有的歌唱家是结巴。好的小说家同时写一手好诗的则是个例。

35.罗伯特·洛威尔认为,在表现真实的经验上,散文家比诗人更有优势。诗的形式加工会使最后呈现的东西失去现场感。他认为在这点上,现代诗人中只有弗罗斯特是成功的,艾略特的《荒原》也只有部分的成功,而弗罗斯特“既具备了照片的真实,也具备了艺术的手腕”。但是,我敢保证,人们记住的诗句要比小说的细节更多。诗当然有它所不擅长表现的东西,但是你很难说诗比小说更少真实性,除非你把真实性限定在小说所擅长的经验上。“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其中有多少细节的真实和心灵的真实!对我这样的读者来说,它胜过一部小说。

36.诗的重要性见于它的复合性,它所唤醒不是某种单一的感官知觉,而是我们的全部身心。诗由此极大地扩展了我们的潜力,并把我们还原为一个完全的人。这一点在一个分析的时代尤显珍贵。瓦莱里说,在读小说的时候,读者仅仅是一个脑子,而诗动用了读者的全部身心。

37.真正的诗人依靠耳朵判断诗歌的音乐,而诗律学和不合格的读者依靠计数。新月派诗人的失败在于向计数主义的妥协。就此而言,新月派中只有徐志摩没有完全背弃诗人的直觉。

猜你喜欢

音乐性散文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格里格《索尔维格之歌》的赏析
格里格《索尔维格之歌》的赏析
贴近大众·从古典诗词形式美中吸取营养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