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写作生态与生态写作※
——中国写作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综述
2019-11-26宋时磊
陈 韬 宋时磊
9月20-22日,中国写作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在广西民族大学召开。来自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0余名写作学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的写作生态与生态写作”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这次年会学者投稿踊跃,共收到参会论文74篇,论文集567页。这是中国写作学会成立近40年来规模最大、主题最丰富的一次年会,也是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一次写作学术盛会。围绕年会主题,在大会嘉宾发言环节以及“新时代写作理论”“新时代写作教学”“写作新生态”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广泛交流,砥砺思想,推进了对新时代写作的新现象、新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形成了广泛的研讨共识。
一、主题阐释、写作现状与实践探索
中国写作学会会长、武汉大学文学院方长安教授在致辞中,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写作生态与生态写作”这一大会主题。他指出,“写作生态”指的是新时代写作的生态现状,即写作处于一种怎样的发展状态和生态环境之中。当前中国写作的发展状态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从不同的逻辑关系范畴,可以作不同的分类概括。大体而言,至少可以从以下一些角度进行分类:纸媒写作,网络写作;虚构写作,非虚构写作;纯文学写作,通俗写作;专业作家写作,一般大众写作;校园写作,社会写作;境内写作,境外写作;线上写作,线下写作;常规写作,创意写作;人的写作,人工智能写作(机器人写作);等等。新时代写作生态非常复杂,这种多元化的写作发展生态,与复杂的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如人的网络生存生态、数字化生存生态、大数据生存生态等密切相关。写作多元化是科技革命、社会进步、人的发展带来的必然现象,它需要我们去观察、发现、研究与适度引导。而“生态写作”,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指的是书写自然生态环境,广义指的是书写人的生存环境。新时代的生态写作是广义的,写作学面临的课题也前所未有的复杂。所以,这次大会的主题“新时代的写作生态与生态写作”,是一个包括写作自身发展状态和书写对象的涵盖面极为广泛的论题。方长安会长呼吁与会学者,围绕新的创作现象、新的写作理论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随后,中国写作学会名誉副会长、福建师范大学潘新和教授,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罗振亚教授,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中山大学张均教授,上海大学葛红兵教授,广东金融学院黄灯教授,澎湃新闻“湃客·镜相”“澎湃人物”主编黄芳,广西民族大学董迎春教授等7位专家学者从各自不同领域,围绕大会主题先后作主题演讲。
潘新和教授从传统文献中挖掘写作资源,他认为《春秋谷梁传·僖公二十二年》的一段话,道明人是写作的动物,写作确认了人的自尊和独特属性;写作要信言、道言、时言、势言,拥有如此写作语言能力的人,才有了第二条生命。“不写作,不是人”的夸张性表述,引发了参会者的会心微笑。而葛红兵教授《创意本体视域下的创作方法问题》的演讲,则从西方人本论的角度,探索了创意写作的本源。他基于实体论的身体本位实践,提出创意实践论写作学是以个体的、感性的、身体的创意实践为出发点的写作学。两位学者一中一西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他们不约而同地从“人本”的角度探讨写作,都将“人”置于写作生态的中心位置,体现了写作学理论探索的共同自觉。
“中国当今文坛繁星点点,但却缺少月亮和太阳!”罗振亚教授发出这样的感叹。他以《新世纪诗歌的突破及其限度》为题作了演讲,全方位剖析21世纪中国诗坛的写作生态现状。他反驳了“诗歌边缘化和接近死亡”的论点,认为诗坛还有很多有希望的因子,昭示着未来的希望;诗歌“复兴”论——即认为现在的诗歌时代是朦胧诗以后最好的一个写作时期——则对喧嚣背后的隐忧关注不够。他对当前诗歌写作生态的总体描述是:“正处于一种平淡而喧嚣、沉寂又活跃的对立互补格局之中,娱乐化和道义化均有,边缘化和深入化并存,粗鄙化和典雅化共生。”他指出21世纪诗坛有三个重构亮点:摆正了诗歌在生活当中的位置、艺术表达水准普遍有所攀升、人文化精神落到了实处。但在重构中还有五大难点,即拳头诗人短缺、精神向度不足、网络写作冲击、事件化倾向抬头、未走出古典诗歌的影响焦虑。张均教授的演讲题目是《心境乃能见众生:谈沈从文兼及当代写作的价值启示》,他认为20世纪90年代之后,写作生态和图景有了很大改变,人们不再相信大历史,不再相信真理和共同的信仰,文学进入了小时代。而在这样的时代去看沈从文的作品,会发现沈从文作品中表达的并不是“人跟狗一样”,而是“狗跟人一样”,即沈从文看待生命一视同仁,不分高低贵贱。我们能在沈从文的作品中看到朴素的人生、朴素的际遇、朴素的历练,并为之动容。他作品中所呈现的是一种“万物共生”的世界观和生命观,而这与本次会议的主题密切相关。“我们心中未有标准,我们心中空无一物,才能看得见万物”,张均教授的演讲“金句”不断,令人深省。
与上述写作的理论研究者和批评者不同,广东金融学院的黄灯教授是作家代表,而澎湃新闻的黄芳则是写作平台的代表,她们分别代表了写作生态的两种力量。黄灯教授《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一文,2016年春节期间成为公共话题,非虚构作品《大地上的亲人》同样取得了不错的反响。她从写作背景和写作动机、个人经验上升为公共经验、当今农村的现状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这篇拥有1000多万阅读量的热文的写作历程。“对于我来说写作本是一件私密的事情,让我来到几百人的会场上进行演讲其实挺尴尬的”“我们应该对日常生活有一种警惕,把眼光打开,看见更广阔的世界”“我们身上发生的小事,都是这个时代在个体上的映射”……黄灯教授演讲过程中,会场几次响起热烈的掌声。她认为对于青少年来说,当今的写作生态或许并不是很好,但是以其个人的写作经验来说,纯文学并没有边缘化。关键是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去写作,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去面对生活,面对读者,甚至是面对作者自己。黄芳主编以《地平线上的广阔日常》为题,介绍了“湃客·镜相”栏目作为非虚构平台的写作实践状况,如该平台在2019年上半年举办的“非虚构写作大赛”,在挖掘极具价值的时代标本、培育优秀非虚构写作者、孵化非虚构佳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她认为广大写作者在进行非虚构写作时存在多种可能,有多种道路可供选择。
广西民族大学董迎春教授总结了国内创意写作的发展现状,提出创意写作应当成为21世纪中文教育改革的方向。他表示边疆民族地区高校的诗性表达,具有的民族性、地域性、边缘性,与发达地区经济、文化等存在一定距离,但也促成了师生的创作意识和情感独特性。秉承着“相思湖作家群”的文学创作传统,广西民族大学多年来在写作人才培养上不断探索,形成了“读、研、写、演”的教学传统,并开设“作家班”,目前创意写作已经成为该校中文教育的改革方向。
二、新时代写作理论生态探讨
21世纪以来,各类写作现象不断涌现,写作事件和热点不断,各种写作理念纷纷从国外引进,非虚构写作、创意写作、新媒体写作、人工智能写作等逐渐成为研究者关注的话题。如何从理论上对各类新生的写作事物进行归纳和总结?如何为写作学未来的发展提供新的理论资源?本土化的写作理论如何跟国外的舶来品概念相融合,进而催生新生力量?这些问题都需要学者们在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研究和回答。新时代写作理论论坛的与会者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中国写作学会名誉副会长、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杜福磊教授长期在写作学领域耕耘,在现代写作学理论研究方面颇有建树。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他在《写作》杂志撰文,详细回顾了现代写作学理论所取得的进步①杜福磊:《回眸与前瞻:40年来写作学理论研究进展》,《写作》2018年第7期。。在本次年会上,杜福磊教授又宣读了论文《写作学理论研究的现状与未来之我见》。他认为当前中国写作学还面临着一些需要正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未来需要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提高核心理论研究的科学化水平;二是取得现代写作学科本体理论研究的新突破;三是加强对人工智能写作新的应用技术的研究;四是准确界定不同学历层次写作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使写作课教学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有机对接;五是规范设置高校文科专业和理工科专业学生开设写作课的内容,使课程内容设置与专业岗位需求实现有机对接;六是进一步推进写作教学改革,以写作素质教育为重点,更好地发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七是做好写作学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八是做好写作学专业硕士、博士学位点的设置与研究生培养工作。
与杜福磊教授提出的倡议相呼应,一些与会学者在建构现代化、科学化的写作学科本体理论,拓展写作学理论边界、实现理论研究新突破等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武汉大学研究生王海龙提出了“全域写作学”的概念,试图以此建构元写作学理论。四川师范大学吴远稳的《写作行为的默会维度》一文则指出,写作是思维的一种默会整合活动,他借用了波兰尼等人的理论,对写作过程中难以用语言说明的默会维度进行了探讨。同样致力于探明写作思维过程的还有淮南师范学院孙仁歌教授。他的《小说叙事原理向“非构思写作”观念说“不”》一文在充分肯定“非构思写作”理论贡献的前提下,认为不能过度夸大“非构思写作”现象。他援用西方叙事学原理,指出写作本质上还是思维的“苦力活”,主张高扬理性,呼吁学界重视脚踏实地的写作训练。武汉大学博士生胡冰涛也同样运用了叙事学理论,分析汉语二语写作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汉语二语写作是一个既新颖又有发展空间的话题,当人们谈论写作时,往往默认为母语写作,而二语写作则是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角度对中国写作理论边界的一个有益的拓展,这一论题与中国文化的传播和复兴是密不可分的。
除了上述这些基础理论探索,许多与会专家学者也热烈讨论了各种分支领域中的写作学问题。中共广西区委党校二级教授、中国写作学会荣誉副会长陈学璞的《互联网视阈下写作快线的形成与试验》聚焦互联网写作问题,从新时代写作追求效率的新要求入手,提出了“写作快线”的新概念。他借用了“快线”这一最初应用于交通领域、后来扩展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词汇,系统阐述了“写作快线”理念,分析了“写作快线”的优势和运用途径,举出了践行“写作快线”的案例。
中国人民大学刁克利教授的《非虚构写作中作者的双重角色》对非虚构写作这一方兴未艾的写作模式进行了理论探讨。他指出在非虚构写作中,作者以文本外的积极在场和文本中的策略性隐身之双重角色,尽最大努力忠实呈现亲历者的所见与所述事件的本来面目,恢复了文学的行动力,重拾文学描写事件的本质特征,重建了文学之真的信任。此外,安晓东的《创意写作的实践维度》、鲍明辉的《创意写作与非虚构写作》、陶陶的《论诗歌创意写作的圆形心理场域建构》还从不同角度讨论了创意写作的相关理论问题,提出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创见。武汉大学宋时磊的《新时期第二波写作浪潮的勃兴、特征与前瞻》一文则从当代写作学史入手,在对照20世纪80年代第一波写作浪潮的基础上,提出当前中国写作的第二波浪潮已经到来,其出现背景主要有新兴的技术和传播形式、文化产业崛起、全媒时代到来等,其特征主要表现在文学功能在写作方面的基础化、写作群体的广泛化、写作领域的广阔性、写作学科化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理论资源。
理论研究是写作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次会议关于写作理论的讨论深入而细致,点面结合,有宏观把握,也有微观分析,呈现了当下写作学研究既踏实务本又求新求变的理论发展动态。
三、新时代写作教学生态研究
写作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门现代学科,某种程度上正是因为它具有传承性和知识性——换言之,写作是一种可以传授的理论与技巧。因此,写作教学研究可以说是写作学研究的重中之重。然而,直到今天,写作是否可以被教授、由谁来教授、怎样教授这些“老问题”仍然面临不同声音的追问。与此同时,时代的发展又为写作教学带来了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比如创意写作如何与写作教学结合,写作教学怎样走向产学研一体化,“新文科”理念会为写作教学带来怎样的机遇与挑战等。这些新旧问题交错叠加,大大丰富了写作教学研究的内涵,同时也吸引了为数众多的学者对此进行探索。要言之,本次与会学者关于写作教学生态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高校写作教学模式与课程设计、中小学习作教学、创意写作与写作教学的结合。
高校写作教学模式与课程设计方面,扬州大学柳宏教授和王逊副教授以文本的时空呈现为核心,阐述了他们对高校写作教学改革的思考。他们将时间的流转与空间的位移视为文本世界的构成元素,指出文本呈现包括时间呈现、空间呈现和时空辩证融合三种方式,因此高校写作教学改革也应当从文本的这种时空呈现特征入手。与柳宏、王逊的理论阐释不同,杨果的《写作?交流?成长——南方科技大学通识必修课程“写作与交流”的设计、实践与反思》从高校教学一线的实践出发,强调写作课程设计应当重视教学管理者、教师、学生三方的不同诉求。杨果分析了南方科技大学写作课程的决策、定位与建设过程,介绍了该课程的保障机制,并指出南方科技大学的写作教学实践教学覆盖面广、学生进步明显,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但同时也存在师资队伍建设仍需加强、只有本科课程而缺乏研究生写作课程建设、写作教学重教学轻科研等不足。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他提出高校写作课程建设应重视结构化、系统化、专业化与个性化等。
中小学习作教学方面,崔正升的《文体意识:写作教学走出困境的根本出路》一文强调写作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使他们遵守文体写作规范。在中小学写作教学实践方面,容本镇、陆云、袁刚等人创立的新派作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袁刚在会上宣读了《青少年习作教学现状与趋势浅析》一文,向与会专家详细介绍了“列算式,写作文”的有效写作教学模式。
创意写作与写作教学的结合方面,由于近年来创意写作在国内迅速升温,许多研究者把创意写作引入教学领域。上海政法学院张永禄的《论创意写作教育的人文性》一文旗帜鲜明地指出,创意写作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人文主义教育,它着眼于人的创造力的培养,理论奠基于人的自我创造,并最终落脚于创意写作的大众化和创意公民的培养。无独有偶,东北师范大学于文思的《“人的发现”中的三重维度——东北师范大学创意写作课程的转型与实践》一文也重点论述了创意写作课程与人文主义精神之间的密切联系。庄向阳的《创意应用写作:写作教学与研究的一个维度》深入探讨实用写作教学问题,指出创意应用写作的教学与研究应当相辅相成。此外,陈邑华《创意写作:产学研一体化——以闽江学院创意写作教学改革为例》以闽江学院写作组的教学改革经验为基础,探讨了创意写作如何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问题。教研相长、教改中探索教学新路径,人尽其才、推进创意写作课程体系建设,创设平台、完善创意写作实训实践教学体系,是陈邑华为推动创意写作教学发展开出的三针“强心剂”。
除了上述三个主要的讨论热点外,一些学者也针对其他写作教学问题给出了启发性见解。如杨莉的《中美大学写作教材对比研究》运用了比较分析的方法,探讨中外写作和写作教育的相通性与差异性。再如兰香红的《翻转课堂在公安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石静的《高校写作课与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周秀梅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课程应用型改革与效果分析——以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为例》,都提到了现代科技在写作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这些新技术的介入使写作课堂的训练得到了很大的改变,也相应地产生了一些写作新方法与写作教学新模式。
四、写作新领域与新生态的展望
当下,写作所处的生态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由新时代的新气象带来的,其中既包含了巨大的机遇,又暗藏着无数的挑战。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视觉艺术的进步将会对写作学形成怎样的冲击,写作会因此消亡吗?非虚构写作、科幻写作等热门领域的兴起给写作学科版图带来了怎样的变动?这些在新时代产生或凸显出来的新问题,构成了写作学科的前沿阵地,引发了与会学者热烈而集中的讨论。
2015年刘慈欣成为世界科幻协会“雨果奖”的首位亚洲得主,国内的科幻小说开始从亚文化领域走入大众视野;2019年刘慈欣小说《流浪地球》改编的同名电影斩获46亿票房,业界将该年称为“中国科幻电影元年”。科幻写作因这两次文化事件而迅速走红,成为近年来炙手可热的写作话题。南方科技大学刘洋的《科幻创作中题材创新的若干路径》一文聚焦科幻写作,科幻写作者与研究者的双重身份让他得以洞悉当下科幻写作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富有学理性的分析。刘洋认为,当今的科幻小说创作越来越多地呈现出内卷化的趋势,科幻创新力不足,并且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他提出了“假想科学”“异构世界”“技术奇观”“奇异生物”和“社会结构”五个科幻写作创新方向,并给出了具体的创作意见。可以说,刘洋指出的科幻小说创新问题很有实践意义,给出的解决方案也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人工智能写作也是写作新生态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武汉大学博士生杨逸云的《人工智能写作应用现状分析》一文梳理和总结了人工智能写作技术的应用现状,对人工智能写作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讨论,并展望了人工智能写作技术的应用前景。与这种全景式的研究不同,江汉大学庄桂成教授和舒玲娥老师的《小冰真的能写诗吗?——关于人工智能与文艺创作的思考》一文聚焦于人工智能写作的原创性问题,从写诗软件小冰的写作实践出发,客观理性地鉴别了人工智能写作作品的艺术水准。他们指出,尽管人工智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写作出大量的优质作品,但其学习模仿的写作路径导致它在独创性方面存在天然缺陷,无法像人类那样创作出匠心独运的作品。因此,真正具有原创性的文艺创作是人工智能无法代劳的。
与人工智能写作一样给传统写作带来冲击的还有视觉艺术的发展。湖北文理学院李会君副教授和雷礼锡教授的《“同情”的力量:电视剧〈暗算〉之〈看风〉的叙事策略》一文以谍战剧为研究对象,从叙事策略角度分析了电视剧《暗算》受观众喜爱的心理机制,探讨了该剧在形象塑造、情节安排、精神建构等方面的特点。叙事策略理论作为小说研究的工具,被借鉴到电视剧研究中,这显示出传统写作与影视剧写作的内在而深刻的同一性。与他们不谋而合的是,铁道警察学院赫兰国《从名家小说硬伤到抗日神剧》一文从两者共同面对的硬伤问题中揭示了这种同一性。赫兰国从金庸武侠小说、二月河历史小说讲到抗日神剧,认为传统作家也好,影视剧编剧、导演也罢,都应具备一定的历史人文素养,处理好艺术夸张与艺术真实之间的关系,避免雷文、雷剧的出现。
如果说科幻写作、人工智能写作和影视剧写作在当下还具有某种前沿性或是尚未完全进入写作学视野,学界关注者并不算多,那么非虚构写作则受到了较为充分的关注。本次会议的论文中涉及非虚构写作的成果非常多,且研究角度丰富多样,以具体作家作品为研究内容的有王倩、易邦婷的《非虚构小说〈冷血〉的写作手法摭谈》,禹权恒的《探赜历史与照亮现实——阿来〈瞻对〉的一种读法》等;以作家群作品为研究内容的有韩嘉敏的《非虚构写作的叙事视角分析——以〈人民文学〉非虚构专栏作品为例》等;宏观解读有马德翠的《新世纪非虚构写作发展现状的反思》等;将非虚构写作与其他写作形式结合起来进行探讨的有于凤静的 《口述史与非虚构写作——以 〈额尔登挂口述史〉写作为例》,薛世昌的《“非虚构”背景下诗歌写作“事实的诗意”》等。这些研究涵盖了非虚构写作研究的内部与外部,全景与细节,起源与现状,推进了非虚构写作的研究。并且,上述专家学者还具有很强的问题意识,对同一问题进行了不同的阐发,也取得了一些共识,如王倩、韩嘉敏、马德翠等人都讨论到了非虚构写作与其对应时代的特点,文学中现实主义的回归,非虚构如何与时代脉搏相结合等问题,并在多个层面给人以启发。
五、会议成果与未来研究路向
武汉大学教授戴红贤,中国写作学会名誉副会长、湛江师范学院教授刘海涛,郑州大学直聘教授李勇代表各自论坛总结评议。三位总结人认为会议研讨的论文层次多、角度新、涵盖面广,有前沿意识、理论深度、问题意识、批评意识,拓展了写作学研究的视野,深化了对写作的认知,形成了研究共识;如何总结写作规律、指导写作实践、提升写作内涵、讲好中国故事,是关乎一个文化自信、国家荣誉和国际形象的问题,中国写作学会重任在肩。
陈学璞教授受方长安会长委托作大会总结发言。陈学璞教授回顾了本次会议的概况,对会议主题和讨论内容作出了高度评价。他认为,这次会议是中国写作学会1980年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论文较多、学术较强、水平较高、观点较新、给人印象最深的一次盛会,将是中国写作学会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大会的主要收获和学术成果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学分析写作学研究的现状和走向;二是创意写作研究热以及研究的新突破;三是阐释新的写作学概念和实践方式;四是对改革写作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了有时代感的探索;五是对实用写作的研究和教学进一步深化;六是生态写作与写作实践活动研究。
陈学璞教授还回顾了中国写作学会5任会长吴伯箫、臧克家、裴显生、於可训、方长安领导学会近40年的发展历程,指出武汉大学在筹备和创办中国写作学会成为国家一级学会,创刊《写作》杂志,举办全国第一期写作学助教进修班,建立第一个写作学博士点等方面,率先开拓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强调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十分丰富的写作理论和写作资源。建构现代写作学必须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待包括创意写作在内的外来文化,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结合中国国情和学科建设实际,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写作学,让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写作学走出国门、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