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借生活活水,浇开道德与法治之花

2019-11-26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都小学董泉凤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9年5期
关键词:公共设施生活化民族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都小学 董泉凤

生活化教学是新课改后所倡导的新型教育理念,主要的方式是倡导教师将教材上的内容融入生活化的场景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学会关注校园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生活化教学其实也是促进教师的思想发生转变,让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一味地让学生“读死书”。而是学会从生活中汲取知识,学会学习,开阔视野,对学习产生兴趣,让个体积极参与进课堂生活。实践生活化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从观念上作出相应的转变。

一、树立生活化的观念,促进自主学习

教学活动在某种程度上是教师教育理念的具体反映,教师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实践,教师想实践生活化的教学模式需先在思想上发生变化。教师只有树立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才能注意在生活中发现素材,寻找学生熟悉的切入点给学生以熟悉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在《做诚实守信的人》一课的教学时,教师便树立了生活化的教学观念。首先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生从小到大听家长和老师讲述过不少诚实守信的故事,在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教师以诚实守信的故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所知道的故事的名字。接下来让一位同学来向大家讲述《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学生讲述结束教师点评并提出问题:“你知道司马光的父亲为什么会责备他吗?他父亲这样做是否正确呢?”低年级学生虽然年龄小,但已经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分析能力较好的孩子还可以有理有据地解答问题。教师在学生回答完后做适当的总结:“说真话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人良好品质的体现,我们应当从小做起,不说谎话。”教师在设计该环节的教学时,从学生的生活积累入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让他们在课堂上踊跃发言,并且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他们日常行为的期望与要求:“不说谎话,做诚实的人。”

低年级的小学生注意力易分散,想要使每个孩子都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教师必须找到学生熟悉的信息作为切入点,学生生活中的积累、日常便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二、创建生活化的情境,强化责任意识

情境教学法是近年来比较倡导的教学模式,它可以创造出具有特定感情色彩的情境,帮助学生熟悉本节课的感情基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暗示中,感知本节课的内容。情境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便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有话可说,养成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在《爱护公共设施》一课的教学时,教师便采用了情境教学法。为了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了解本节课的感情基调,教师在上课之初便利用了生活中的图片创设情境。教师出示了一系列公共设施的图片并说道:“公共设施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的便利,它为我们默默地提供着服务,最近他们却生病了,他们到底怎么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接着教师出示照片,让学生看到被刻满字的运动器材、被踹翻的垃圾桶、偷窃井盖等,让学生结合图片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听完学生的讲述,相信学生和老师一样伤心,并继续提问:“这些公共设施是如何得病的呢?又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总结:“听完同学们的讲述,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公共设施被破坏后最终伤害到的还是我们人类,那如何才能让公共设施不得病呢?”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最行之有效的方法,然后全班进行分享交流。交流过后,教师继续出示我国的基本法律法规,让学生意识到保护公共基础设施,不仅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应尽的法律义务。

本节课教师利用图片导入,创设了生活情境,让学生意识到公共设施的重要性及生活中存在的不文明行为。通过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根源、寻找生活中可行的解决办法,培养学生保护公共设施的意识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增强情感体验

教育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实践,也应用于生活实践。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为了方便学生的理解,可以引导学生将课本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在生活习惯、日常行为上作出正确的引导。让学生通过对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的学习,树立起遵纪守法、热爱生活、尊重劳动的正确观念,为其以后的学习与成长打下基础。

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一课的教学时,教师便融合了生活实际。教师在上课之初先展示了运动会上少数民族方阵的图片,并提出问题:“你知道他们的服饰代表的是哪个民族吗?我们国家一共有多少民族呢?”接下来教师出示中国的民族分布图,让学生阅读民族分布图,并说出之前不了解的少数民族,比如西藏的珞巴族等。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寻找自身所在的位置,之后带领学生阅读教材并完成两个问题:“少数民族为什么叫少数民族?我们汉族有多少人口?”完成这两个问题后,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是什么民族的,并介绍一下自己民族的特点,也可以向同学们介绍你所了解的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性或文化。紧接着教师又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到了我国的五个自治区,并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说说如果到这些地方旅游,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本节课教师始终注重将课本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来讲述自己民族的特点与节日更具感染力,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观察、了解到的少数民族同胞的习俗,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各民族灿烂绚丽的文化,增强爱国情怀。

总之,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养成学生观念、习惯的重要时期,教师在课堂当中践行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本内容,养成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汲取知识的习惯,并在生活的点滴中,注重自己的行为,增强社会责任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猜你喜欢

公共设施生活化民族
城市公共设施中的交互设计应用探究
公共设施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我们的民族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