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动”起来

2019-11-26江苏省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王丽丽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9年5期
关键词:脚本控件文稿

江苏省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 王丽丽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几乎每一堂课都需要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但是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参与进学习呢?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消化、应用所学的知识呢?笔者从自己上课的点点滴滴中寻找着答案。

一、让学生的眼睛动起来

在《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一课中,我本来是这样导入的:今天,老师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演示文稿,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后来经过反思我是这样导入的:今天,老师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演示文稿,仔细看,它和我们上节课制作的演示文稿有什么不同?

一点点改变,效果大不同。前者,学生欣赏演示文稿之后,教师提问:你发现和我们上节课制作的演示文稿有什么不同?有学生一脸茫然:老师,能再放一遍吗?后者,我在学生欣赏前,先给他们的“眼睛”布置了一个任务:找出它和我们上节课制作的演示文稿有什么不同。欣赏之后进行提问,学生一个个举起了小手,甚至还有学生脱口而出。

信息技术课堂中,需要学生把眼睛动起来,绝非只是在观看导入的作品时,在自己动手操作中,在欣赏评价他人作品时,学生都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二、让学生的嘴巴动起来

1.嘴巴动起来,帮助记忆

在《初识scratch》一课中,我让学生跟着我一起读软件名称:scratch!Scratch!Scratch!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第一个班级我没有让学生一起读,中间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总是用“小猫”来代替软件名称,甚至下课还有学生来问我这个软件怎么读。

在《角色和背景》一课中,我是这样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角色、什么是背景的:

师:有没有同学知道什么是角色?

生:回答自己对角色的理解。

师:这位同学说的到底对不对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95页,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什么是“角色”。

师:想一想,背景应该布置在什么地方?那什么是背景呢?

生:背景布置在舞台上(回答自己对背景的理解)。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99页,找到“舞台背景”,一起读一读,看刚才这位同学说的是否准确。

先让学生说一说对“角色”和“背景”的理解,然后通过全班朗读书本上定义的方式,来加深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2.嘴巴动起来,表达想法

在《移动和旋转》第二课时中,我是这样导入的: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移动和旋转,编写了脚本让小猫能够在舞台上来回走动,谁愿意上来再给同学们演示并讲解一遍脚本的编写。

生:边操作演示,边讲解步骤。

师:有没有同学要进行补充?让小猫更加生动一点。

生:上台边讲解,边补充脚本。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我常会让学生上台演示,我鼓励学生边演示边动嘴进行操作步骤介绍,以便更清晰地表达他们的做法。在学生进行自己作品演示的时候,我也鼓励其他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分享自己设计的思路。在作品评价时,如果学生愿意说出自己的意见,愿意进行想法的交流,将有助于更好地改进作品。

三、让学生的手动起来

信息技术是一门以实践操作为主的学科,因此学生在课堂中的操作显得尤为重要。

1.让学生的手动起来,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巩固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

在上《移动和旋转》时,有一个班级在我演示完如何给小猫编写移动和旋转脚本后,下课铃就响了起来,不得已,这个班的学生没有时间来进行动手操作就整队回了教室。等到下一周再次上课时,这个班只有少数几位同学还记得我演示的脚本,大部分同学只记得讲过这个内容,但具体应该使用哪几个控件、怎么组合,已记不得。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能够进行知识的消化、巩固,甚至自己进行知识的拓展。

2.让学生的手动起来,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发现和解决问题

在上《移动和旋转》时,我给学生演示完小猫脚本的编写之后,并没有直接演示运行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学生动手编写脚本,然后点击运行的时候,发现小猫返回时会颠倒过来,怎么办?一部分学生开始自己尝试,一部分学生举手问老师,开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让学生的脑动起来

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每个年级学习的内容难度,都在螺旋上升。学生如何来适应不断改变的内容,我想就是要让他们的脑动起来。让学生的脑动起来,就是要让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

1.学生动脑,可以举一反三

在《设置动画效果》一课中,主要教学内容为动画方案、动画效果和切换方式的设置。三个内容窗口的打开很相似,所以介绍完动画方案窗口的打开后,我就让学生思考如何去打开另外两种的窗口,学生很容易找到。在介绍动画效果时,先介绍“进入”其中的一种方式,然后让学生思考“强调”“退出”“动作路径”中的效果有什么作用,通过思考,加以实践操作,学生能够基本掌握这些效果的设置。

教师平时上课的时候,常常会用到知识的迁移,比如在认识WPS演示窗口组成的时候,类比之前已经学过的WPS文字窗口的组成;在学习scratch绘制角色的时候,类比之前所学的画图软件的使用;在学习logo编程的时候,类比scratch软件的编程思路……

2.学生动脑,可以步步深入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善用他们的大脑进行思考。随着学生知识的不断累积,如建造楼房一般,学生将一步一步筑造起他们的知识高楼。

上《移动和旋转》时,我刚演示完脚本的编写,在让学生自己操作练习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差异很大的两个同学:一个同学歪着头,拼命地回想着老师刚才演示的时候用了哪些控件来编写脚本,左试右试都不对,一脸惆怅;另一个同学除了完成老师所演示的脚本外,已经添加了几个新的控件,并还在尝试加入其他控件,做出的效果很不错。同样的课堂,这两位学生的表现能够体现出学生不动脑和动脑的差异,我想前一位学生很可能到晚上就已经完全忘记今天所学的脚本了,而后一位同学除了理解、记住今天所学脚本外,还额外学习到了其他的几个脚本,接下来他所编的脚本将能够达到一定的深度。

经验来源于实践,经验指导着实践过程,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动”起来,让学生真正去理解、消化所学知识,筑造起属于他们的计算机知识城堡,将是我接下来所要追求的。

猜你喜欢

脚本控件文稿
酒驾
文稿规范
文稿规范
本刊文稿中参考文献的要求
安奇奇与小cool 龙(第二回)
数据库系统shell脚本应用
关于.net控件数组的探讨
快乐假期
文稿打字的小方法
就这样玩会VBA中常见的自定义控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