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
2019-11-26徐云鹏
徐云鹏
班集体的建设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每个班级体都有它特有的心理现象,如凝聚力、舆论、群体准则、人际关系、群体气氛、模仿与受暗示、合作与竞争等,这些心理现象都会对集体中处于不同角色、不同地位的学生个性和健康心理的形成产生不民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在加强班集体建设的过程中,应引导和创造良好的班级心理环境,以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一.班集体心理环境的内涵
班集体心理环境是指班级成员在实现共同目标的活动中,由班级内部成员之间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积淀下来的、具有共同心理反应的、使班级成员都能感受到的心理环境。它渗透到班集体的各项活动之中,使班级生活涂上一层独特的心理色彩,是一种影响班集体成员心理行为、推动或阻碍班集体发展的内在力量。班级所处的外部物质环境和人文氛围都有可能会产生这种心理影响力。一个班级的教室陈设能充分体现出一个班级的风格特点和文化追求,班级干净整洁、充满文化气息的物质环境能给学生带来温馨、轻松的感受,班级精心设计的读书角、黑板报、名人画像以及桌椅摆放等都孕育着隐性的教育功能,对班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样,一个班级的课堂氛围、学习风气、班纪班规、人际关系等人文环境,对每一位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不过,人文氛围相对于班级所处的物质环境而言,对每个学生的心理发展、外在行为及个人成长显然产生更大的影响。
二.班集体心理环境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1.班集体对学生良好的性格特征,避免人格缺陷
班集体对学生性格的形成有特殊的意义。学生参加集体生活,接受集体的委托和要求,受到集体舆论的影响,这些对学生性格的形成与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集体的委托、信赖、鼓舞,可以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义务感;集体的关心、帮助,可以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关心他人的品质,增强学生的荣誉感、自豪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从而激发学生不断追求上进的欲望。一般来说,和谐的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的班集体氛围,对学生的性格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相反,同学之间相互争吵、隔阂、猜疑等,都会给学生性格带来不良影响。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许多学生总是愿意和自己同班的同学在一起,不仅校内的学习、生活在一起,即使放假、休闲也更愿意与班级同学共同度过。与班级同学融洽相处的时候,也是他们最舒服、最愉快的时候,但与班级同学的不一致也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压力。有时社会的迅速变化,使他们无法从父母那里学到现成的经验,而必须与同龄人一起共同面对生活中从未出现过的难题和挑战。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班集体成员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对他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和谐的同伴关系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会产生非常直接的影响。因为每一个学生离开家庭进入学校,都会渴望获得同伴的认可与接纳,他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会因此而发生改变。
2.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而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最重要的本质条件是社会交往,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得到自我意识的反馈与评价。因此,班集体中,教师、同伴对任何一个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都具有重大的影响。在班集体中,学生通过与同伴的相对比较,获得自我和他人的评价,通过了解别人的态度和意见,来强化或者纠正自己的态度或意见,燕逐渐从班集体中分出“自我”,发展自我意识,形成独特的个性。
在班集体的各项活动和交往中,学生才能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客观的自我评价、积极的自我提升,从而更好地关注自我成长。一般情况下,有着健康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的集体能够祛邪扶正、长善救失,有利于形成学生健全的自我意识和健康的心理品质。
3.促进学生不同的个性发展需求
只有集体生活,才能为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创设更充分、更全面的条件。实践证明,优秀的集体可以使个人的潜能和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展,优秀的集体能够给予个人丰富的精神财富。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配合着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谐的人际关系、共同的责任与荣誉,可以使每个成员的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在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中,每个学生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活动、工作和角色,不断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等,突出自己的个性。
4.释放调节学生的情绪,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许多事实表明,在引起人们的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的中,情绪是很重要的因素。当前,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升学压力,给青少年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由于一直处于激烈的竞争中,学生一直处于紧张、焦虑甚至恐惧的状态,久而久之,容易产生情绪障碍。此时,如果所在班集体的目标确立不合理,学生之间也是一种恶性竞争,那么学生就会形成相应的情绪性心理障碍。
反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能在合理建立和执行班级制度的基础上,对待每一位学生都是公平的,给学生营造出一个民主的氛围,组织开展丰富的活动,使学生间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力争上游的学习风气和活动氛围。同学之间相互竞争,但又不失人文关怀。在这样浓郁的学习氛围中、整洁的班级环境下,师生关系与同伴关系和谐,成员之间必然感情稳定,并形成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局面,学生的情绪可以得到缓解,心灵获得净化,感情找到寄托,思想得到升华。
三.构建班集体良好心理环境的方法
1.确立科学的理念
班主任的教育观念和自身素质是营造班集体良好心理环境的关键。如果班主任的教育观念不解决,其行为结果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没有科学的心理教育观和心理教育意识,势必造成心理教育的盲目性、盲从性,甚至背向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导致不良的后果。班集体心理环境建设与班主任自身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苏联教育家契尔卓娃说:“教师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励和惩罚制度不能替代的一种教育力量。”只有有心理健康的班主任,才会有心理健康的班集体氛围。假如班主任情绪不稳定,工作缺乏热情,就会使学生心灰意懒、无所适从,丧失上进心。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工作上、生活上不论是顺利,还是挫折,始终都一如既往地热爱学生、热爱工作,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感情用事,用自己乐观向上的心境去感染学生,使他们始终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
2.创造良好的环境
从我国目前的教育模式来看,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教室里度过的,上课、交往、参加各种课余活动等。因此,创建一个和谐、整洁、充满美感和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室环境相当重要。它是推进班集体建设的一种无形的力量。良好的教室环境能给以清新舒适之感,产生积极健康的心态,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与相同时,班主任还要重视班级文化氛围对学生心理的影响,还要重视和消除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的矛盾冲突,力求二者和谐统一、相对一致。
综上,自主参与要处理好自主性与性的关系。自主参与不是自发性、自流性的行为,而是有指导的自主参悟,这样才能保证参与活动的方向性和有效性。因此,为了创设班集体良好的新环境,在班级民主化管理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决不能动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