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生活中学习 在学习中生活——浅谈语文学习的生活化

2019-11-26江苏省张家港市沙洲小学侯玉华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9年5期
关键词:生活化素养生活

江苏省张家港市沙洲小学 侯玉华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认为:“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必须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鲜活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一、教学资源取之于生活

现实生活蕴藏着取之不尽的语文教学资源,只要是能够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的,都可以看作语文教学的内容。我校近年来就结合地方特点以及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发了多册校本阅读教材,把那些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充满时代感的、趣味性强的、具有人文价值的文章编选在一起,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如反映地方特色的《走近苏州》,有益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经典写景美文赏读》,还有根据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及学生的作文改写而成的《班级日记》等。

当然,开发校本教材需要一定的人力和物力,语文教师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依然可以立足课本,将学生引向更广泛的生活天地,挖掘语文学习的内容。比如,学完了民间故事《牛郎织女》,可以引导学生向家长、长辈收集民间故事,然后开个故事会,比比谁收集的故事多,讲得生动,相信那些“葡萄架下”的故事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一定能滋润学生精神的田园;学完了写景的文章《烟台的海 》,可以引领学生去读读写山水的文章,看看自己身边的山水,游游自己身边的山水,写写自己身边的山水,学生以此作为语文学习的内容,在山水之间尽情遨游,舒畅胸怀,陶冶性灵,抒发情感,何乐而不为?

二、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只有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活动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创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智者,做生活的主人。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

例如:在教学《云雀的心愿》一文前,我让学生结合成小队,调查周围的水资源;或到网上搜集有关资料;或采访环保局的有关人士。课上“水的危害调查小队”做了这样的报告:有的小队说:“由于人类的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河流改道,长江、黄河的洪水泛滥正是这些历史原因造成的。有的说:“再看身边,毛纺厂边上的小河成了一条变色龙,成天张牙舞爪地变换着自己狰狞的面目,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臭味,影响着人们的健康。”还有的说:“我们如果不能遵循自然规律,不注重环境保护,水的危害远远不止这些。让我们行动起来,变有害为有利,让水为我们服务!”他们从调查中体验到人与自然息息相关、水乳交融的事物的关系。再让学生读方博士那语重心长的话语,结果,学生个个投入并读得声情并茂,有声有色。

三、生活中孕育语文教学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因此,我们应当具备一双慧眼,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

1.联系家庭生活,学习语文

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和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我校的徐老师就曾成功地创设过家庭的语文课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当时,一年级小朋友学习拼音,一个小朋友注意力总是不能集中,徐老师就巧妙利用孩子想当老师的心理,和家长商量后,请那个学生回家教爸爸妈妈学习拼音。这下子小家伙来了劲,学得特别认真,回家果真一本正经地当起了“小老师”,很快改掉了注意力不集中的坏毛病,家庭的语文课堂发挥了意想不到的语文教学效果。

2.联系学校生活,学习语文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学校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教师可以把这些活动引导到学生的学习中来。例如:在学校开展“红领巾读书跳蚤义卖活动”,我发现在活动中学生兴趣盎然,劲头十足。活动结束后我便举行一次“红领巾读书跳蚤义卖活动”征文比赛,结果果然不出我所料,就是那些平平常常默默无语的学生所写的文章也由“兔尾”变成“豹尾”,洋洋洒洒写出了五、六百字的文章,且文通字顺,感情强烈。

3.联系社会生活,学习语文

《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的一片天地。例如: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时髦的广告词,如“精点一百”“使用蓝天六必治,让您牙口无炎”等,这一类故意偷换同音字的不规范用字现象,可以让学生扮演一名文字小卫士,走入社会去纠正这类现象。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的知识,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

总之,生活处处皆学问,生活中处处皆语文,语文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

猜你喜欢

生活化素养生活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