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语文教学策略

2019-11-26江苏省苏州市带城实验小学蔡利萍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9年5期
关键词:差异评价语文

江苏省苏州市带城实验小学 蔡利萍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当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潜能实施差异教学。我在工作中尝试了以下策略,效果较好。

一、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

在日常的教学检查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的教学工作存在片面性,只追求走过场,形式化,而忽视了学生的整体发展。

案例一:在备课时,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教师以教材为中心,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导致教学低效。

案例二:课堂上好学生唱主角,表现活跃,学困生只是陪衬,习惯于被动学习。

案例三:练习、作业整齐划一。全班都做同样类型和难度的练习和作业,没有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

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教学目标体现层次性

如在教学完《东方之珠》一文后,我要求全班同学都能背诵全文,这是基础目标,而对于一些学有余力且语文能力较强的学生,我设定了发展目标,即请你根据课文的内容,写一篇导游词,把家人当游客,给他们当一次小导游。这样,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都可以朝着与自己对应的学习目标去努力,他们跳一跳都可以摘到桃子,从而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教师只有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差异性,教学目标与方案顺应了学生的学习,才能做到以学导教,以教促学,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进步与发展。

三、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营造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

学生的课堂学习是由一个个不同的学习活动组成的,由于学生认识的角度、思维的方式各不相同,参与学习活动的方式和对某一个问题的认识也存在着差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

首先,要给每一个学生表现的机会,我就去了解每个学困生的学习能力,尽量多给予他们关注。

例如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文的过程中,揣摩人物心理活动是一个难点也是课堂最精彩的高潮,我先让学生充分思考后畅所欲言,学生可以体会父亲的心理,也可以揣摩汤姆的心思。优秀学生一定滔滔不绝,但此时我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尤其关注学习能力较弱的,我俯下身来听听他们是怎么想的,即使他们的理解简单粗浅,我也会给予认可和帮助,因为对于这样的讨论话题,没有对错,只有认识程度上的高低。学生的个体差异造成他们对同一道题的解答不一样,但是能得到老师的鼓励与认可,对他们来说,既得到知识与能力提高,又都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那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对学习较落后的学生来说,更增添了学习的自信心,这是最重要的。

其次,要赏识学生,让孩子得到鼓励。我常常采取赏识教育的方法,多用欣赏的眼光去赏识学生,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不吝啬自己的溢美之词,尤其是落后生的点滴进步都非常郑重地夸奖一番。例如从不举手回答讨论题的学生能主动朗读课文,而且努力做到了正确流利;一向胆小不敢举手的学生能大声背诵课文了;总是人云亦云没有独特见解的学生有与众不同的观点了等,我都及时给予鼓励赏识。

四、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设计多层次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练习是检查学生对某一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同时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评价的作用。练习设计时,我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设计有层次的练习,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收获。一般设计三个层次的习题:基础题要求全班学生都必须掌握;提高题是为中等和中等以上水平学生设计的练习题;深化题是为学习能力较高学生设计的练习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地进行选择。这样的作业设计灵活性比较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选择,练习的分层设计,既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验,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倡导多元评价机制

语文教学中,我坚持多元性评价,更多地考察各层次学生达到本层次目标及递进的情况。

1.多角度评价

我在评价学生时,多方面考查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又考查学生独立分析与思考能力,语言组织与逻辑思维能力。

2.纵向评价

这种评价适用于学习较落后的学生,比如一名学生通过努力在考试中取得了65分的成绩,这样的成绩如果与全班同学横向比较,应该不算是好成绩,但如果与他前一次55分的成绩比较,就说明他有了较大进步,值得表扬。这样的纵向比较会使这名学生发现自己的进步,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自身更加努力。

3.多标准评价

对于同一份作业,传统的评价标准往往是同一把尺衡量,这是忽视学生个体差异的做法。关注个体差异,就是要改变这种格局,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用不同标准来衡量。例如在一次写景的习作训练中,作文能力较强的学生我要求他们能通过观察,展开想象,用多种修辞手法对景物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同时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而对于作文能力比较薄弱的部分学生,能合理分段,每一段围绕一处景物来写,语句通顺,正确用上一种修辞手法,我就会对他们大加鼓励和表扬,因为我能从中感受到这些学生对这次习作已经尽力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都远比优秀生弱又怎能以对优秀生的标准来评价他们呢?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因人而异,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较客观的学习评价,这样的多标准评价更能服务于学生的发展,更客观地评价每一位学生在学习上的努力程度。这也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从而有效地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总之,教师只有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确实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承认差异的客观存在,了解、尊重、接纳学生的学习差异,并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因材施教,才能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和谐、全面、健康的最优发展。

猜你喜欢

差异评价语文
相似与差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找句子差异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