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人性向度解读朱自清的“不宁静”

2019-11-26张欣屏

文学教育 2019年27期
关键词:朱自清荷塘美景

张欣屏

在教学本课时,我带着自己中学时的困惑、疑虑,深入研读了文本,汲取了部分学者观点,也融合了自己的一点思考重新解读文本、设计教学。自我感觉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现将几个教学片段呈现如下:

教学片段一:关于背景,也即作者“颇不宁静”的原因

多少年来的教学,都把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知识分子的苦闷彷徨设定为本文的写作背景,也即朱自清心理“不宁静”的原因。以至于在情感的解读上甚至出现了“撞车”现象,比如,戴望舒的《雨巷》也基于这一背景进行解读,把“丁香姑娘”看作是作者在黑暗社会中所苦苦寻觅的渺茫理想的象征。那是不是说在这个时间段内所有作者的所有文章都必须和这个政治背景发生绝对联系呢?或者说,在这个历史时间中,某一作者的内心就不能有其它心绪呢?这是我在教学完《雨巷》又进行《荷塘月色》的教学时的一点发现和思考,但我也没勇气完全摒弃多少年来的说法。所以我在教学时,选择将这一说法和让我感到比较信服的另一种说法都抛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理解、去选择。对于高中生,应该留给他们一些自己思考的空间,这也符合课标“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注:另外一种说法是,朱自清因为父亲曾经代领自己的工资而带妻儿离家,这一举动触怒了父亲,导致父子关系紧张,1922年暑假朱自清曾带妻儿回扬州老家,打算和父亲和解,结果不仅没有解决矛盾,反而加深了精神上的痛苦。1927年,又一个暑假来临,朱自清想回扬州,但是又怕难以和父亲和解,犹豫不定,因而有“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之语。)

教学片段二:基于学生的生成性教学

在对“荷塘月色”层次结构的梳理中,我的预设性结构梳理是这样的:

不宁静——求静——得静——出静

(在家里)(走向荷塘)(来到荷塘)(离开荷塘)

但在实际讲解中,因为我的导语是“91年前的一个暑假,一位头发二八分、戴圆框眼镜的清华大学中学系教授坐在院中乘凉,感到心里不宁静,而且是颇不宁静,这一个不宁静就成就了一篇传世经典散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荷塘月色。那这篇散文既是因不宁静而作,我们就围绕一个“静”字来梳理结构,当我写下“不宁静”时,就有学生喊“想静静”,我就势说,那去“找静静”呀,于是走向荷塘“找静静”,来到荷塘找到了“静静”,心情大好,于是用三个自然段的篇幅倾其文采、用尽修辞把“静静”猛夸了一顿,然后才回家。如此顺着学生偶然的一句调皮捣蛋的话进行梳理却也殊途同归,消解了思路梳理的刻板枯燥之弊,思路还更为清晰,学生们也欢愉非常,课堂气氛活跃,同时又无碍于教学任务的完成。自我认为这一教学环节的处理是还是不错的。

教学片段三:基于散文作者的独特情感体验

在赏析完经典写景段落后,我让学生带着两个问题(荷塘是否真有那么美?使作者心理获得宁静的是否真是荷塘美景?)重新读课文二、三自然段。读完以后,学生遮遮掩掩地给出了否定答案,也能够提出荷塘或许没那么美的证据:“沿着荷塘是一条小煤屑路,路边的树也不过是一些杨柳和并不知名的树,白天里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也能够发现作者离开家去往荷塘的路上已经获得了宁静,心情转好。由此启发学生,使作者获得宁静、心情转好的是“独处的自由”,是离开妻子和孩子后获得的心灵上的解脱(这时候的朱自清29岁,已是5个孩子的父亲),是卸下作为丈夫、儿子、教师、父亲种种责任后所获得的短暂的自由,是摆脱白天的烦累后一颗终于轻松解放了的心情。

接着就第三自然段所写到的“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继续探究作者情感,什么都可以想?想了什么?什么都可以不想,作者在回避想什么?带着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读7、8、9自然段。发现7、8、9自然段中,《采莲赋》、《西洲曲》所写内容为民间少男少女调情嬉戏、恋爱欢会的场面,所以,这其实是一个29岁的青年男子、满腹诗书的浪漫文人、16岁由父母安排直接进入婚姻的男人的心理骚动。是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的朱自清,是“本我”的刹那体现。

作者不想想什么?“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到底如何解?如果是思念家乡,大大方方的思念就好了,为什么还要加“到底”一词?说明作者本是不想去想的,可到底还是想了。说明让作者感到颇不宁静、烦扰作者的还是父子之间的矛盾,还是要不要回老家跟父亲和解,能不能和解这一事。但也说明血浓于水的亲情,让作者到底还是惦念着父亲,惦念着亲人。

这样的解读,我想或许是更接近作者情感内核的,也更能为学生所接受的。

教学片段四:以情感体认为旨归的散文语言教学——经典写景段落赏析

之所以把这一教学片段放在最后阐述,是因为教学效果不是特别理想。对这一经典段落的教学处理,常规的做法是引导学生体会各种精妙的修辞手法所烘托出的荷塘美景。赏析过程趋于模式化:这个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甚而再复习或衍伸学习这种修辞手法运用的好处,缺乏对语言细致的分析和对情感深入的触摸。简单粗暴地归纳为表达了作者对荷塘美景的喜爱之情。却不去引导学生体察在轻风薄雾、花香弥漫、月色朦胧的荷塘美景后面,是作者摆脱了白天的烦累后一颗终于轻松解放了的心灵。这是我在教学本部分经典写景段落前秉持的理念,就理念而言,我想大致是问题不大的。然而,实际教学中还是没有跳脱较为常规的教学处理,同样地引领学生体会了各种修辞手法的精妙,以及各种手法对烘托荷塘美景所起到的作用,在引导学生体察作者情感方面做的依然抽象,依然乏力。感到乏力的原因在于,就本篇而言,单纯地立足文本、透过语言去触摸作者的独特情感体验确实有难度。王荣生教授提出,“散文作为一种表达内心体验和抒发内心情感的文学样式,作者主要是通过精准、贴切的语言去捕捉幽微的感觉,表达自己丰富且细腻的人生经验的”。也就是说散文语言承载怎样的情感与作者的人生经验是有直接关联的,所以如果缺乏对作者人生经验的了解,对作者情感的体认便也难深入触摸。而我在教学时又固执地认为情感还是应该要立足文本、透过语言去体认,而不是依靠背景材料去知晓。也不觉得讲这部分时是托出作者相关人生经验的最佳时机。所以对引导学生体会文字背后承载的情感方面做的不甚理想,对这一环节的教学也没能翻出新意。究竟怎样处理合适,至今依然困惑。

结语:整体而言,本教学案例从人性向度解读朱自清的“不宁静”,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其中教学片段二、三尤为理想,让文本真正走进了学生心里。在讲解过程中,自己也是投入的,动情的。始终坚信,打动了自己的教学才能打动学生。谨将自己的一点思考与困惑,与各位同仁共享。

猜你喜欢

朱自清荷塘美景
清芬正气朱自清
荷塘联欢会
热闹的荷塘
筼筜美景
荷塘
独特美景
荷塘三记
海洋美景
田园美景
朱自清的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