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学生普通话能力培养的实践
2019-11-26张晓宁
张晓宁
我国《义务教育语文标准》(2016年版)提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1]一个当代中国的公民,无论从事何种工作,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是必须具备的能力。可以想见,一个“话”都说不好的人,不能与工作中的相关人员进行正常的交流、沟通,甚至是身边的人听不懂你说的“话”,又怎么能把工作干好呢?然而,一个不能忽视的事实是:高考的语文试卷,只有“读、写”,没有“说话”的考查,受此影响,语文教学中最应该被重视“说话”训练,却恰恰被忽视了。考察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发现在许多学生身上表现非常明显的一个“怪现象”:他们能写出文通字顺的文章,但让这些同学开口说话,则表现为病句迭出、话不连贯、毫无逻辑,甚至出现“说”都不会“话”了。这足以证明我们当下的语文教学(尤其是初、高中语文教学)重读、写,忽视了“听”,更忽视了对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把“说”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强化说话的训练,使每一名学生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以适应将来职业生涯的需要。
一.让学生真正领悟“说话”的重要性
语文教育专家、浙江师范大学的王尚文教授认为:语言不仅是工具、载体,他本身就是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人学习、掌握母语的过程就是人成为人的过程。王尚文教授对于母语教育的认识无疑是深刻的。“意义先于形式”[2],学生只有真正认识到“说话”对于他们做好未来的本职工作以及对于人生和生活的重要意义,才能有练习“说话”的积极性,才能收到好的练习效果。语文教师要利用“语文课堂”这个主渠道,用生动形象的生活故事,大力宣讲说好普通话对于一个“中国人”的重要意义:其一,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的职业人,跨行业交流、沟通越来越多,离开普通话寸步难行;其二,一口动听悦耳的普通话,能给人(听者)美的享受,让人如沐春风,尽显说话者的人格魅力,有助于事业的成功;其三,我们更应该看到,计算机技术已经应用到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仅就汉字录入而言,有拼音、五笔等多种录入方法,但录入速度最快的是语音录入法,而语音录入时要实现正常的人机对话,就需要录入者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除课堂教学外,要结合我国每年的“推普宣传周”,在校园营造说普通话的良好氛围。更可以结合本地教育管理部门开展的“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活动,引导全体同学积极参与,激发学生说好普通话的热情,真正做到“我是中国娃,说好普通话。”
二.语文教师一定要“会说”“能说”“善说”
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作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地影响着他/她的学生。在一次“关于语言能力培养”的问卷调查中,其中一个问题:对你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影响最大的人是:A.父亲,B.母亲,C.老师,D.同学,E.其他人。统计问卷的结果发现,有70%以上的同学回答的是C选项:老师。正是基于此,我们国家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3]中明确规定,语文教师的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二级甲等。现实的情况是,我国部分教育发达地区已经明确要求语文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必须达到一级乙等。因此,只有语文教师自身是一个“会说”“能说”“善说”的人,他/她的学生才能成为一个“会说”“能说”“善说”的人。会说——普通话基本标准,辨析事理,能够表情达意;能说——普通话标准,辨析事理,侃侃而谈,逻辑性强;善说——普通话非常标准,音色悦耳,辨析事理,语言简洁、深邃,旁征博引,富有激情和感召力。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个“善说”的语文教师,收获的不仅仅是良好的教学效果;更会让学生信服,乃至影响学生的一生。
三.从解决本地方言入手,对症下药
笔者从教于吉林省西北部,地域偏僻,属经济欠发达地区。5个县市区学生的语言面貌有差异。这表现为:第一,一些口语中的高频词明显带有本地方音色彩。如,许多同学把“知(zhī)道、都(dōu)来了、多(duō)少、三(sān)个、师范(fàn)、质(zhì)量、档(dànɡ)次”等词,分别说成“知(zhí)道、都(dóu)来了、多(duó)少、三(sán)个、师范(fán)、质(zhǐ)量、档(dǎnɡ)次”。第二,在“说话”训练中,该说为“轻声”的词,不说“轻声”,或上句说为“轻声”,下句又变成“不轻”。如,“我最尊敬的人”这一话题,许多同学说“爸爸”“妈妈”是他们最尊敬的人。这里,“爸爸”“妈妈”必须说为“轻声”,可在练习过程中,绝大多数同学,把这两个词一会儿说为“轻声”,一会儿又变为“不轻”。第三,由于缺少说话的训练,说话中不注意“一”“不”“啊”的音变。如,一个同学在进行命题说话“我最好的朋友”时,有一句“这是一个多好的朋友啊”,按音变规律,此句中的“啊”应为“wɑ(哇)”而不是“ɑ(啊)”。这类由不注意音变造成的语音错误比比皆是。找到了“说话”训练中的这些“病灶”,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的集中练习,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让语文课堂处处展现“说”的风采
纵观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除了教师的讲解之外,阅读和写作几乎统治了整个课堂,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必须还“说”给课堂。而“说话”训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又大有可为:1.课前3分钟讲故事;2.用准确、精炼的语言叙述课文的内容;3.阐述阅读教材(课文)的感受;4.归纳师生课文分析的中心内容;5.例说教材(课文)的文学手法;6.简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7.诗歌中抒情主体形象分析;8.围绕课文最具争议的观点,进行正反双方的辩论;9.说一课一得;10.写作训练中行文思路的概述。凡此种种,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促进了读和写的教学。故而,笔者认为,语文课堂的“说”,不是一个孤立地存在,“说”“写”“读”紧密结合,相辅相生。
五.设置情境,让“说话”有针对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一件很棘手的事情,矛盾双方争持不下,互不相让。在多人调停依然无果的情况下,一个“能说会道”的人,与矛盾的双方沟通后,问题迎刃而解。很明显,问题的解决,得益于“能说会道”的人的“说话艺术”。受此启发,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就完全可以设置“棘手的事情”或“很难说话的人”这样的情境,之后让多个学生“出场”与之沟通,尝试各种沟通情状,品其语言,观其效果。最后,让同学们通过讨论,提出一个最佳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怎样与之沟通(说什么样的话)的办法,使“很难说话的人”开口说话,愉快地接受对方(你)所提的请求。这样的说话训练,无疑会使学生兴趣大增,收到“立竿见影”的教学效果——既提高了同学们的“说话艺术”,又使他们学到了有效沟通的手段和方法。
六.生活是“说话”最好的训练场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仅靠语文课堂的训练远远不够,必须向生活学习,向身边“能言善辩”的人学习,向那些幽默风趣的人学习,向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学习。把生活看成是“说话”最好的训练场,在与他人沟通和交流时自觉地训练自己的“说话”,力求做到:语音标准、用词准确、简洁生动、幽默流畅、富于亲和力。长期坚持练习,必定会使自己成为一个谈吐优雅、风趣幽默、举止文明大方,备受大家喜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