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试教育背景下高中生古典诗词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

2019-11-26巫雪琼

读与写 2019年21期
关键词:鉴赏能力诗句古诗

巫雪琼

(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 福建 漳州 363000)

诗歌在中国的传统文学中历史悠久,同时艺术成就也最高。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材中的古诗词内容所占篇幅越来越多。由此可见古诗词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学习古诗词,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那么如何通过古诗词教学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是我们教师当前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和我们探索的内容,下面我们将简析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措施。

1.古诗词鉴赏在高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师认识存在偏差。教师在教学中对于诗词的教学多半是不够重视的,很少引导学生完成诗词的评析,只会为了让学生应付考试简单地带领学习最基本的内容,并没有指导学生进行相关诗词赏析技巧的学习。因此在诗词的鉴赏教学中教师只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做对题目应付考试,并没有完全让学生学会鉴赏和活学活用。

1.2 教师诗词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目前教师的诗词积累量参差不齐,同时有些教师并不懂得诗词鉴赏的指导方法,在教学中没有任何的技巧可言。这就导致学生无法对诗词鉴赏提起兴趣,因此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1.3 应试教育内容欠完善。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当前的语文试卷中关于诗词鉴赏的题目内容形式较为单一,这样的考查内容并不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因此我们应试教育下的考查形式需要进行改革。

1.4 学生当前尚未形成诗词鉴赏能力。鉴于以上的几点原因使得学生对鉴赏能力不能够引起足够的兴趣,学生面对古诗词一方面熟视无睹,另一方面学生会对古诗词内容曲解,使得在古诗词方面不能够形成较强的鉴赏能力,分数也一直得不到提升。

2.应试教育背景下高中生古典诗词审美鉴赏能力培养策略

2.1 注重古诗词积累,解读诗词意象之美。在很多的古诗词中会存在着一些常见的意向,例如杨柳、黄花、孤雁、落日等。这些意向通过诗人的长时间运用,已经形成了其特有的含义。引导学生学习和体会这些意向,能够帮助高中生更好地从整体上把握古诗,理解古诗。比如我们学习到了古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孤帆”和“远影”中感受作者的感情。教师应该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分类积累一些经典的意向,让学生了解这些意象的含义,同时可以适当让学生去根据自己喜欢的意象研究古诗词,比如归类总结高中课本中学习到的古诗词中有关鸟的意向,然后鼓励他们自己搜集诗词,扩展自己的视野,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2 揣摩诗句,品味诗词语言之美。语言作为诗歌的载体,我们在进行诗词鉴赏时对语言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只有我们充分地理解了作品中的语言,才能够对作品进行进一步的评价和鉴赏。因此在古诗词的学习中对学生进行语言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我们应该善于把握古诗词的诗眼。比如在学习《送魏二》这首古诗的中有这样一句诗句“江风引雨入舟凉”,其中凉字便是整首诗的诗眼,在鉴赏时要引导学生从诗眼中把握全篇内容,理解诗词的意蕴。另外在品味语言时还要注意诗句中的一些字词,也就是炼字。很多的诗句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思考某个诗句中一些词语是否能够被同义词所替换,思考不能替换的原因,进行归类,帮助学生对其他诗句的鉴赏。

2.3 了解诗人历史背景,感悟诗词情感美。每首古诗本身都带着鲜明的个性特点,因此对于古诗的赏析了解诗人的阅历和喜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想要读懂一首诗必须要做到知人论世,诗人所处的朝代是怎样的?诗人都经历过什么?境况如何?这些完全可以让学生从古诗词中获取信息,从而把握整首诗的情感基调。例如李清照在经历了自身的一些惨痛的遭遇后,表现在词风上面的变化,还有苏轼被贬后的创作作品等等。教师可以给学生归纳总结一些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思想情感,例如思乡怀人的、送别感情的、忧国忧民的等等,从这些感情中让学生自己进行研究和体会,从而感受诗词中的情感美。

3.结束语

总之,古诗词学习在高中阶段十分重要,尤其是应试教育下,古诗词的题量和分数在试卷中也占据着一定的比例,为此我们高中教师要结合诗词特点展开古诗词的教学,通过教学不仅仅提升高中生的古诗词的分数,同时能够在诗词的鉴赏力方面获得提升。

猜你喜欢

鉴赏能力诗句古诗
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培养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审美鉴赏能力培养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审美鉴赏能力培养
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培养策略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读诗句,写成语
高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方法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