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悦读越美
——小学语文课外共读指导策略

2019-11-26钟彩虹

读与写 2019年21期
关键词:整本书课外阅读语文

钟彩虹

(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北街小学校 四川 德阳 618000)

阅读,一直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环节,是民族精神成长、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新课程标准》中,阅读正以前所未有的高度被提出和关注。“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丰富语言的积累”“注意积累评议材料”,明确规定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课外阅读不少于145万字。“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而现实却给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思考。

我们正处于一个“泛阅读”时代,微信、微博等自媒体“碎片化”阅读正在泛滥。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我更愿意看到孩子们手捧书卷,沉醉书香,进行整本书的深化阅读。但走出课堂后,学生的阅读环境与阅读现状的确令人担忧。一方面,手机、平板、电视等电子产品的吸引力远比书来得强烈;另一方面,平时繁重的学业负担,也使孩子们减退了阅读兴趣。要使学生从“浅阅读”“泛阅读”“碎阅读”走向有价值的阅读,并获得阅读能力和阅读品质的提高,需要教学的引导和探新。

基于我校“书香校园”氛围下,五年多来“班级读书会”课外共读的经验,小结于下。

我们以一个月为一期,在此时间内进行一本书的师生共读(一学期共分为四期进行,书目的选择围绕语文课本设立的单元主题进行),分共猜、共读、共学、共品四个环节进行。

1.共猜——猜想情节激趣,点燃阅读热情

我们每期共读的书,是由家委会从网上订购的。在等待书来的日子里,我会提前将本次共读的书的书名提前告诉孩子们,并让孩子们根据书名进行第一次情节猜想。等书回来了,给孩子们看书的封面,进行第二次情节猜想。这个过程中,任由孩子们天马行空,自由猜想,多离谱都可以。许多孩子根据封面图画和文字的信息进行了联想和推测,编出了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这勾起了大家强烈想看到这本书的欲望。此举旨在激发孩子的想象力,点燃阅读的热情。

2.共读——接触阅读作品,重视内容指导

当书到达孩子们的手中,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读序言、封底、简介、目录,快速了解书的内容,然后开始自由阅读,此过程中,要求勾画、圈点、批注。

当孩子们读完一遍后(此间,老师要细读本书,做足功课),接下来开始通过参与活动,理解文本,锻炼能力。

挑选精彩的片段,进行朗读或背诵展示。学生在挑选过程中,势必对整本书的内容都会去细细比较、取舍,虽然只是一部作品中的一个片段,但这个片段是打动学生心灵的片段,有学生自己的独特理解贯穿其中。再者学生展示朗读,对其朗读能力、胆量训练都大有好处。

3.共学——加强课内学习,重视方法指导

同步开展教师的课内指导和孩子们的课外阅读,能更好地提高课外阅读质量,使孩子真正爱读又会读。

在朗读背诵展示活动后,开展“聊书”等交流会,从而进一步促进阅读思考。老师要预先精心设计交流的话题,不仅要在孩子们阅读的难点、疑点处设问,还要在孩子们阅读时易忽略的“见怪不怪点”设立话题,展开深度交流。“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与伙伴一起分享阅读感受,学生会享受到更多的阅读乐趣,并将阅读延伸到课堂以外更广阔的领域中去,提升学生在阅读中获得个性化体验,使他们的分析能力与思维水平得到提高。在讨论活动中,更应该引导学生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特色的理解趋于多元。在此过程中,教师不必立即给予评价,肯定一方或否定一方,而应引导持不同观点的学生进行辩论,让他们在争辩中明白要用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评价书中的人物,不能片面、简单地将人物分成“好人”“坏人”。作为阅读引导者,教师必须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并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

4.共品——推进有效阅读,落实习惯培养

鼓励学生把名言警句、精彩片段、好词佳句等写在积累本上,以便随时翻阅、背诵,鼓励学生互读积累本,博采众家之长。同时,对学生在阅读时总结出来的阅读好方法、好习惯要加以鼓励、赞赏,使更多的学生能在阅读时有所收获。

书籍之于学生,不仅是他们窥看广袤世界的一扇窗,更是他们阅读力成长的必由之路。语文之基,阅读起步,通过共猜、共读、共学、共品的共读指导思路,使学生远离浅阅读,而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也和学生一起饱览阅读的真正春色,提升了阅读的品质,师生一起,悦读越美!

猜你喜欢

整本书课外阅读语文
《论语》整本书阅读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2020年思辨式整本书主题阅读1+2书单
重视课外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浅谈课外阅读的策略
语文知识连连看